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微纳电子产业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至关重要,欧盟在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和自身优劣的基础上,于2013年公布微纳电子产业战略,以增强欧洲的微纳电子产业竞争力,并在未来十年内大幅提高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根据该战略,今后7年欧盟、欧盟成员国和地区层面的研发创新总投入将超过100亿欧元。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能源战略导致国际能源危机和低碳产业逐步兴起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近三年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国先后抡起光伏“双反大棒”,使中国光伏企业举步维艰.文章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创建评价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熵值法对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差距,从而为提升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联盟”居”欧洲2020战略”七大旗舰计划之首,旨在为欧洲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创造最佳的创新环境。欧盟委员会于3月底发布报告显示,创新型联盟的政策框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报告还指出,欧盟将继续加快变革,深化创新型联盟,为高增长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好环境,并缩小地区创新鸿沟。一、欧洲科研和创新系统现状。1.面对危机,投资未来欧洲需要更多更好的科研和创新投资,以支撑产业竞争力,并实现科研和创新体系升级。面对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由于丽水市的发展战略是围绕“生态”展开的,促使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随着旅游业在丽水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丽水生态旅游产业仍存在诸如“单打独斗”、以开发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竞争力差、异质性不大、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劣势。本文通过对丽水现有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丽水的本土产业纳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注重当地居民参与性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碳密集型产业进行了识别,测度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中国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已下降40%,完成中国自主贡献目标一半以上。碳排放量较高的6类产业累计碳泄漏量占欧盟对中国碳泄漏总量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碳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出口量大,但已经不具有对欧盟出口的比较优势。而其他非金属矿物等产业虽具有出口竞争力,但却属于新兴技术产业亟需的稀缺资源,应对其出口规模加以限制。产业调整的同时,也需积极应对碳泄漏背景下的相关贸易壁垒,为碳密集型产业出口战略转型获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针对欧洲动画电影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面对国际动画产业新的趋势.欧盟扶持动画产业计划在原来的三大行动“Cartoon Masters”、“Cartoon Forum”和“Cartoon Movie”基础上,推出新行动“Cartoon Feature”.2008年11月25日~27日.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圣塞巴斯蒂安举行“Cartoon Feature”。  相似文献   

7.
欧盟认为高性能电池是其能源转型、实现脱碳目标和提升欧洲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欧盟委员会推出了一系列推动电池技术发展的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本文介绍了欧盟委员会在“建立电池领域组织协调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制定电池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制定《电池法规》以及“部署电池领域科技计划专项和项目”等方面的做法,分析了欧盟在电池技术领域的举措将带来新的竞争格局,提出对我国电池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三者关系分析,构建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型,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对此战略模型提出实施分析框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园艺产业在世界园艺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经营管理竞争力、信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角度分析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保持成本价格优势、实施优质化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施产业化及多元化市场战略等措施,提升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未来,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转将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版权密集型产业和商标密集型产业的构建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了2008年-2010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GDP以及就业人数的贡献值和贡献率,并与美国和欧盟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及就业的贡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根据已有产业政策以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转型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机遇和政府等角度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提升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欧洲风险投资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对欧洲风险投资业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洲风险投资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水平、较高的退出壁垒决定了欧洲风险投资业投资行为特征,即欧洲风险资本主要流向非科技企业的后期发展阶段,并最终导致欧洲风险投资业相对较低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纳信息功能器件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纳电子器件和新原理的纳功能器件的最新进展,指出硅基微电子技术正在向与新的、目前尚不明确核心技术的纳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型,这是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后来居上的重要机遇。基于纳尺度各种显著的物理效应和多场耦合原理,开展低维纳功能器件的新原理、新性能、新架构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与现实意义。这类纳信息功能器件与硅芯片技术相融合的设计、工艺和技术将是需要突破的重大问题。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向功能化器件系统方向发展,如何加强以产业发展为背景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微纳电子、芯片设计制造业与纳米科技基础研究的结合,加强微纳硅工艺与新的纳米技术的结合,加强高水平科学研究发现与关键技术创新的结合,是我国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场怎样的邂逅?人工视网膜、人工神经,也许有一天瘫痪的病人会站起来。微纳电子创可贴,它是干什么用的?蜜蜂当间谍?最时髦的肿瘤免疫治疗怎么也和微纳电子有了交集……让我们去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大厦,请李志宏教授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5.
陈岩峰  谭宏 《未来与发展》2008,29(2):47-49,46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也是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和环境的竞争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竞争主体与竞争客体上和国外企业存在差异,通过在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比较,提出应发挥比较优势,以成本领先战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考察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特定含义。并由此提出了几点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相适应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如: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变动规律适时调整竞争策略、谋求早期进入和领先一步的战略优势、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的特点调整创新的路径和内容、在现有核心产业衰退之前就要确立和培育接替产业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法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北京2000~2007年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既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又有较强的竞争力;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虽有一定竞争力,但增长处于劣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需要大力发展电子与信息制造行业,扶持潜力性强的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为切入点,结合美国和欧盟2016年最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官方报告,对比分析中、美、欧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认定方法,并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涵盖的具体细分行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认定方法广度不足、深度不够,具体行业结构单一、特色不明显。研究借鉴美国、欧洲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认定和分类等管理方法,以期为我国制订兼具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各类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认定方法、建立健全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和M·E·波特产业国际竞争的阶段说,探讨了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福建省和上海市的石化、机械和电子三大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福建省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GEM模型的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模型--GEM模型,分别从"资源"、"设施"、"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企业的结构和战略"、"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等六个方面对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劣势,最后提出了增强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若干条对策,以推动其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