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索生安 《内江科技》2012,(7):156-157
当前,着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是河南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基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认识、坚持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等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一个很重要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文明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研究了,因为我国历史文化建筑不仅仅可以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信息,还对当代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以及科学价值,本文就将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的策略这三方面来分析论述,力求有效的保护好我国历史文化建筑。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认为历史文化是贯穿城市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先以荆州古城为例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认为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将自身“历史文化”视为城市的一种宝贵资源和发展的根基,绝不可将这种难得的资源当成城市前进发展的包袱。  相似文献   

4.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基。由于王朝的兴衰,人民的迁徙,河南又成为各民族交融汇合的熔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具有原生态资源的多元性和文化的包容性,极大的丰富了河南的文化内涵和景观,本文对河南的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的古村落传统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调研,分析了古村落的选址、空间格局、文化特色。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合理的保护历史文化名村。  相似文献   

5.
广西秀水状元村是第四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因其保存完整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筑而闻名,且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为了使秀水状元村真正发挥传播历史文化载体的作用,引起人们重视和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争取给其他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从古村落、古建筑、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状元村的现状,考虑目前影响因素和未来影响因素,确定保护目标,从古村落整体格局、人文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状元村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肃  郑浩  路科 《科技风》2013,(8):275
"渤海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之一,在其229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十分辉煌的文化,不仅补充和完善了东北地区的文化格局,对于中国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文化是指将建筑所处的大环境中的某些历史、文化的脉络情节引入建筑创作中,并将其转化为建筑语言,再现于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或细部装饰等,从而使建筑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产生历史或文化上的脉络关系,使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进行"对话",让建筑具有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汪天雄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210-210,203
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的种种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团山文化以其在东北乃至全国考古、地方历史与民族研究等学术界的广泛影响对于打造吉林市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也具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对西团山文化的作了介绍,并从历史研究、展览展示和旅游宣传三个方面分析了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程芬 《知识窗》2013,(4):78-79
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承袭、改良和完善.才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大内容有机构成。地方志则用其独特的纪实方式.详尽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代代相传,永不断章,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张文昌 《科教文汇》2008,(3):160-161
晋文化源远流长,有五千年的历史。本文分要素研究山西历史文化现象,在综合地理、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文化地域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全面系统的文化区划方案。这对山西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具有广泛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大连的城市现状,明确历史文化,尤其是殖民历史文化对大连的文化、教育、经济及旅游开发的发展意义,探寻大连在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定位发展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与汉族不同的文化。随着客家人的海外迁徙,客家文化也随之传至海外,并基本保持了其文化的本来面貌。客家文化中强烈的认同感等文化特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它在海外实现良性传播,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客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也出现了危机,客家文化不得不开始探寻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强化乡土历史教学 弘扬开平碉楼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乡土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平碉楼及其文化是当地乡土历史教学的鲜活教材。强调对碉楼及其文化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开平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最为闪耀的瑰宝就是中华民族。我们的中华民族饱含五千年历史岁月的磨砺,其艺术,文化底蕴更是毋庸置疑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园林景观的融合,它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了传统文化的概念,成为了园林艺术的点睛之笔。本篇文章就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良赞 《科教文汇》2010,(14):114-114,119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乡土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平碉楼及其文化是当地乡土历史教学的鲜活教材。强调对碉楼及其文化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开平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6—2010年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呈现上升的趋势,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倾向使纪录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6—2010年是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其意义在于主流话题以一种新的叙事方式和形态为观众所接受,从而实现了主流话题的普及与再现。本文以2006—2010年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人文历史—纪实台》中播放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为样本,对具有代表性、典型特征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在叙述话语、叙事内容、叙事视角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点阐述了新的历史阶段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它是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承载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也呈现了这个城市的艺术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其中古代北方民族更是经历了多民族的变迁与融合,成就了如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那么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是怎样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呢?本文将就此为中心,通过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沿袭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