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思潮)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美国出现了心理学界的所谓“第三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代表人物是由俄国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后裔马斯洛(1908—1970)。马斯洛由于对人类社会心理和价值理论的贡献而为世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范铭 《时代教育》2007,(10Z):114-115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当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第一思潮和第二思潮,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第三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本文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历史意义着手,通过对理论的解读,重点分析了其对教育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这就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年)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第三思潮”。它是相对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约翰·B·华生(J.B.Watson,1878—1958年)的行为主义——第二思潮而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在美国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影响很广,被心理学界按其创始人称为“马斯洛心理学”。现已有专门的学会和刊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罗杰斯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罗杰斯的学习观。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以“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理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一系列假说,其中包括对学习的基础、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及方法和学习的条件等方面的论述。兹分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简介: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著名心理学家。最初任教于布鲁克林大学,后任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曾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的需求层次、自我实现理论闻名于世,对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德鲁克等管理大师也深受其思想影响。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祖师,他再造了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中力图把全部的性回归到科学中去。他最著名的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峰值体验等理论,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成为现代心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  相似文献   

6.
健康人格:人本心理学的理论模式与教育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崛起于本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传统心理学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反叛,倡导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研究,强调社会文化应该尽其所能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与普遍的自我实现,以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的二律背叛。健康人格观的提出及围绕健康人格而展开的广泛研究成了代表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对人本心理学的健康人格观及其教育价值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从冯特开创了心理学的先河之后,各种心理学派如雨后春笋,流派纷呈。在1954年马斯洛的《动机与个性》一书出版时,已有两大学派即以佛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派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以马斯洛为首的心理学家率先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猛烈地冲击着当代西方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心理学上的“第三思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理论意义,而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认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自我实现”;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的课堂教学改革,应通过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意义学习和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等措施。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美国兴起,它猛烈地冲去着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似乎有代表当代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趋势,现已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或“第三思潮”。它强调,心理学应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研究人的本性和价值。它既反对只研究心理病态的人、具有生物还原论倾向的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第三思潮”,同弗洛伊德主义和行为主义一样,不仅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且也是一种人生观、一种科学哲学,对医疗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有着深广的影响。因此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它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它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生命力和影响力,首先必须从根本上对它的方法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主动学习与学习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对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应当将各类动机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以此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创知学习就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新活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它不仅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与传统学习有本质区别;创知学习和以创知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新境界;要搞好这两种学习,就必须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完善终身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论学习自由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学习自由的实践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学习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学习型组织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学习、有行动的团队组织 ,自从上个世纪 90年代彼得·圣吉 (PeterSenge)的《第五项修炼》一书问世后 ,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对于终身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在现实社会各个层面中得以充分利用 ,促进各类团队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 ,以最终实现学习化社会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学习,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它一方面要求学校向社会开放,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形成开放、灵活、发达、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学习成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学习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围绕信息和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组织学习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即组织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有凝聚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有明确的组织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也一定是有组织的思维和情感,即组织成员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组织防卫等。从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的关系看,组织学习着重研究、探讨的是学习在组织中发生的内在方式与过程;学习型组织探索的是建立和优化组织的机制、制度和环境,以保证组织能够有效地进行组织学习、最大化地获得学习的效果。从实践的角度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实现组织学习,是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组织知识的创新,这种知识即包括组织的外在,如结构、制度等,也包括组织的文化、组织成员的态度与技能等,还包括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等,且后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35  
近年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的网络教育从1998年开始,经过八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步入规范化、正规化、注重质量的发展轨道。这是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文就今后网络教育的发展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习观与数学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数学教学背后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的主导主流——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有许多瑰宝.儒家关于学习的论述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方法论的意义,深刻影响着我国学子的数学学习.努力使这一传统中的宝贵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对搞好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