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氯化钠俗称食盐,常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制得粗盐,再通过提纯最终制得粗盐.其中粗盐提纯的步骤、注意事项是本节重点之一.碳酸钠俗称纯碱,但不是碱,而是盐.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可采用加酸(观察放出气体快慢)或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盐.通过学习常见盐的性质,可知盐的化学性质一般有四点,而具体反应能否发生需要根据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酸、碱、  相似文献   

2.
例1:工业制纯碱时的第一步是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第二步是利用碳酸氢钠制取纯碱。第一步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两个反应的总结果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3.
黄颖  刘萍 《教学考试》2024,(14):76-80
<正>1.典型“三产品”生产史1.1 纯碱的生产历史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1.1.1 路布兰制碱法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首先取得专利,以食盐、浓硫酸、煤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得了纯碱,称为路布兰制碱法。①制取原理与步骤首先用NaCl(s)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改进了“工业制备”的教学。首先分析了工业制硫酸的三步反应特点,让学生感知生产模型中生产原理的核心地位;然后结合原理分析工业制硫酸的生产设备与条件选择,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模型;接着思考制硫酸的“三废”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工业生产模型;最后,评价索尔维法制纯碱的生产工艺,应用模型。整节课从模型感知、理解、构建到应用,始终以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类型。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一部分同学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只是一味地“交换成分”,出现许多与实际不符的严重错误,然而他们却不知错在何处。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复分解反应,下面就对复分解反应的类型、条件、规律进行总结,并给出适当的练习,以期对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有所帮助。一、总结类型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两种化合物发生的离子互换反应,即同时互换阳离子或同时互换阴离子。有关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可总结为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工业废渣氮化钠与硫酸铵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工业氮化铵等产物过程的研究,表明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浓度和配比的条件下,再通过加碱、洗涤及活性炭的吸附、脱色,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氮化铵等产品。  相似文献   

7.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生成、有气体生成或有沉淀生成.酸和碱的反应、酸和盐的反应、碱和盐的反应及盐和盐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8.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直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据此,文章对中考化学中的“复分解反应”的考查内容及其常见题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学化学里,复分解反应被认定需满足三个条件之一才能发生。因为有了这样的概括,其副作用是不少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无限制地放大,以为只要满足其"条件"就能发生反应。鉴于盐的水解也是复分解反应,所以也可以将貌似完全进行的复分解反应以反应平衡常数对其限度做出判定。具体分述如下:一、酸与碱的复分解反应1.强酸、强碱的复分解反应倾向有多大?【推证】以常温下HCl与Na OH两溶液  相似文献   

10.
一、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用表达式可表示为 :AB +CD =AD +CB .它的特点是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 ;②生成物是由两种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 (即交换简单的离子和原子团 )而得到 ;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特点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如反应CO2 +Ca(OH) 2 =CaCO3 ↓ +H2 O ,虽然具备特点①和③ ,但不具备特点② ,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判断酸、碱、盐的溶液混合时 ,如果相互交换离子并生成沉…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止错判与误写复分解反应,本文对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学习说三道四如下:"三"--即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对生成物所要求的三个条件.一是有沉淀析出;二是有气体放出;三是有水等难电离的物质生成.这三个条件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其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并趋于完成.例:(1)Na2CO3+Ca(OH)2=  相似文献   

12.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其定义为: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其发生条件为:(1)有难溶物产生;(2)有易挥发性物质产生;(3)有弱电解质(水、弱酸、弱碱)生成,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反应即能发生.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向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下面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出发。简单分析一下常见的几种复分解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13.
    
你想知道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生平事迹吗?你想知道他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吗?本单元的学习,会给你满意的答案。我们还将了解食盐、纯碱、硫酸铜等盐的性质、用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肥料的种类与特性。学会鉴别碱溶液和碳酸盐。本单元学习会使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判断酸与盐复分解反应的产物是我们中学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分类讨论,若生成物为可溶于水的盐(如碳酸氢盐),则可以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分析;若生成物为难溶物或不溶物,则以生成难溶物或不溶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酸、碱、盐、氧化物之间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理论上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一般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及生成物中有无沉淀、气体或水.若反应物中的离子结合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则该复分解反应就能进行,否则就不能进行.我们应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判断酸与盐复分解反应的产物是我们中学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分类讨论,若生成物为可溶于水的盐(如碳酸氢盐),则可以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分析;若生成物为难溶物或不溶物,则以生成难溶物或不溶物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一、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根据上述定义,可得出判断复分解反应的依据:(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是化合物;(2)反应中要相互交换成分(交换简单离子或原子团);(3)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必须是两种。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把该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如Ca(OH)2+CO2=CaCO3十H2O,反应虽符合判断依据中的(1)、(3),但不符合(2),即反应中没有相互交换成分,所以不是复分解反应。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两种化合物相…  相似文献   

18.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是学好酸碱盐知识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理解并会应用复分解反应解题.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通过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形式为AB+CD=AD+CB.1.明显的特点是"双交换,价不变"1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2Na OH+CO2=Na2CO3+H2O该反应不是复  相似文献   

19.
1.强酸强碱盐溶液混合: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 Na2SO4+BaCl2=BaSO4↓+2NaCl 2.溶液酸碱性一致的两种盐溶液混合: 由于水解相互抑制,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NH4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从化学热力学视角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即通过化学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找出复分解反应的发生与其典型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帮助一线中学化学教师正确分析、解决该问题,同时也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