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的哲学运动观,只讲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不讲相对的运动,并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不但否定了相对静止,同时也否定了绝对的运动,从而使运动观不能自圆其说,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理论上缺乏严密性和完整性。本文把相对运动引进运动观,全面论述了相对运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统一的真理,从而进一步严密和完整了马克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辩证法三规律实际是矛盾运动的动因、内容和过程的规律的总结,三规律缺一不可。对立和统一都是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它们之间互为条件,构成彼此间的相对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共存,绝对包含在相对之中才是绝对。“对立同一”中的对立指的是互相排斥的倾向。“统一”不如“同一”更贴切。不一致性的否定是发展的形式。发展就是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争论中的一个内容是如何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即它们之间的对立仅仅是绝对的或仅仅是相对的,还是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长期以来,在宣传中主要强调运动的绝对性,强调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绝对性方面,而对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相对性方面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的属性,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一直到复杂的思维活动。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认识需要深化。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值得反思。实践表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与矛盾普遍性的绝对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对性直接相联系的。我们必须完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立统一学说的论述,深化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本质属性。只有弄清这两重属性及其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矛盾范畴。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目前理论界的流行说法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其理由是:第一、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同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相一致。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就必然要承认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6.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结合,是对立面的统一学说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原则之一。为着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川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并从而抓住辩证法的核心,本文拟就这条原则所揭示的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矛盾二重性及其意义,试作初步探讨。先从这条原则包括的两对范畴的涵义说起。什么是运动和静止?什么又是绝对和相对呢?所谓运动,如恩格斯所说,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即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的方式”,“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1页);而所调静止,则是对物质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课程改革亦不例外。改革固然意味着运动绝对性的一面,悉心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又有其相对静止性。根据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及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8.
一、难点突破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对立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苏格拉底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评析]苏格拉底的观点割裂了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关系,只看到了事物运动的普遍性、无条件性、永恒性,  相似文献   

9.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媛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来。 1.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看不到十八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这段话从辩证法的方法论角度看,主要包含的方法是 A.两分法,两点论或一分为二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 2.我们肯定右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说法,就是 A.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 B.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要懂得静止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  相似文献   

10.
论证了惯性质量,引力质量,惯性参照系,惯性力的不合理必,确定了物质质量的概念,统一了惯性参数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否定了力的绝对性,引出了加速相对性原理和力相对性原理,提出了相对力,相对加速度,相对参照系和绝对力,绝对加速度,绝对参照系的新概念,建立起初步绝对相对论力学。  相似文献   

11.
主权理论产生至今已有400余年。冷战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新干涉主义”的冲击下,传统的主权理论受到了挑战。国家主权既有绝对性的一面,也有相对性的一面,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有机统一。我们既不能因主权形式的可变性、有限性而否定主权的基本原则,也不能固守主权普遍的基本原则而否定主权的相对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理论界流行一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否定文本有自身独立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目的是为文本创造意义,主张各不相同的理解都具有合法性,认为把握文本意义是不可能的。这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对人们实际的理解活动是十分有害的。理解的基本性质是相对性,同时人们的理解又具有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辨证统一。前见、间距、语言、解释学循环、人类的理解实践以及改造世界的实践等都证明了理解的这一性质。  相似文献   

13.
陈海飞 《现代企业教育》2006,23(22):195-197
当前理论界流行一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否定文本有自身独立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目的是为文本创造意义,主张各不相同的理解都具有合法性,认为把握文本意义是不可能的.这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对人们实际的理解活动是十分有害的.理解的基本性质是相对性,同时人们的理解又具有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辨证统一.前见、间距、语言、解释学循环、人类的理解实践以及改造世界的实践等都证明了理解的这一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无赖打官司” 被列宁誉为“辩证法奠基人”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命题,形象地阐述了运动的绝对性,无论何时何的运动都无条件的存在着,表明了他的“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辩证法思想。但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把老师的名言发挥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认为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万变无法捉摸,从而得出了万物变动不居,一切都在“亦此亦彼”之中的相对主义结论。这就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和物质的相对稳定性,把老师的辩证法弄成了诡辩。  相似文献   

15.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除具有客观物质性外延在身还包含有多重辩证属性。运动本性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运动动因是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统一;运动态势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我们知道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除了运动的物质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就机械运动来说,宇宙中任何物体都在不停地作机械运动,找不到绝对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看到的车辆在行驶,机器在运转等,即使通常所说静止的高楼大厦、广阔田野等也都随地球一起自转和公转……总之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就机械运动本身来说是绝对的。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1—2题。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A.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肯定了物质的运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存在D.夸大了物质的绝对运动2.克拉底鲁的观点()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将会导致不可知论B.正确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肯定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 ,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骆驼照样充满魅力。”据此回…  相似文献   

18.
列宁提出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人们一直把对立面的统一理解为对立统一规律。本文依据列宁原意和唯物辩证法宇宙观的自身规定,对对立面的统一的含义解释为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并从四个方面说明它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文章指出,对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问题,应从它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规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9.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看法是正常的 ,也是必然的。但是 ,并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本质。在解释学循环中 ,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客观存在的 ,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 ,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相对性和统一性、绝对性两个方面。应当辩证地看待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防止和克服理解中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0.
夏英 《数学教学》2005,(12):24-26,23
运动与静止是物理学永恒的话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领域中,尤其是立体几何中也普遍存在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