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念图是一种促进建构性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策略。本文在简介概念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 ,在促进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运用概念图 ,诊断学生的前概念 ;运用概念图 ,促进知识的整合 ;运用概念图 ,改变学生的认识方式 ;运用概念图 ,促进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概念图是一种促进建构性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策略。本在简介概念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促进知识建构中的作用:运用概念图,诊断学生的前概念;运用概念图,促进知识的整合;运用概念图,改变学生的认识方式;运用概念图,促进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概念图与数学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全新课题,而研究概念图与数学理解之间的关系又是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概念图在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制作概念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概念图有助于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概念图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整合和数学反思.另外,利用概念图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评价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4.
概念图教学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概念图为学生提供了记笔记、建构知识结构、复习巩固知识和自我评价的工具。此外,概念图还可以作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展示教学内容和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海霞 《教育与职业》2012,(11):121-122
概念图是一种重要思维工具,是教学过程中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是改善学习态度的有效载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概念图,能够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设计科学化;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效果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9,(6):23-24
介绍了概念图的概念及作用,说明了在高中生物学新授课中运用"概念图"教学的4种策略,总结了概念图教学的4种优势:组织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工具,作为评价的功具来梳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图的产生背景、结构特征和发展历程,隐含着独特的教学功能,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实现知识建构.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应合理使用概念图,促使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和命题,促进知识的整合;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以达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概念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念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与教的工具,可作为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及评价的一种方法。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概念图,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有关概念的掌握,而且还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概念图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空间网络知识结构图,它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理论物理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教学中采用概念图进行辅助教学,并使用概念图考察学生该门课程部分知识点的知识体系,我们发现:目前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还很不完整,归纳、分析能力还很低。概念图在教学中使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掌握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概念图在构建及评价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及素质方面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评价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它以不同形式广泛适用于生物学课堂内外的各个评价阶段。把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概念图评价工具仍有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它并不能替代一切。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总结性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而过程性评价较好地克服了传统评价的种种弊端,主张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强调在学中评,以评促学。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特点、教学大纲以及过程性评价的内涵等,构建了过程性评价方案。方案的实施对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晓娟 《成才之路》2020,(1):136-137
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文章分析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坚持科学分组,促进合作学习实施;设置探究任务,增强学生合作热情;指导合作技巧,提高合作学习效果;重视合作评价,改进合作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高职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开展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让学生逐步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双重推动下,高校实验教学正在转向混合式教学。在此背景下,文章构建了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化学实验视频评价量表、访谈的研究方式获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重点探讨了混合式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与学习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式实验教学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技能;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操作技能提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混合式实验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佳的学习体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会正向促进学习成效。文章构建的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对于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双高计划”建设的相关要求,高职院校应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园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高职园艺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培育和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发展园艺专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施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创新园艺专业产教融合的方式和思路,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相似文献   

16.
《普通生态学》是生物类和环境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涉及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将课程论文评价纳入生态学理论教学成绩评价体系。文章主要在课程论文内容选择、题目拟定和批改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实践结果表明,将课程论文写作纳入高校生态学理论教学成绩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抚顺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不断探索"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制定了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探索出"4+1"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主""辅"教学方法相结合;开展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多种课外活动;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尹达 《中学教育》2014,(6):45-52
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诊视"与"判断",发现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和技能,诊断视角为人际关系、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反馈等。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具有的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也是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却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短板"。只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竞赛为例,指出技能竞赛在项目设置、比赛模式、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产教融合以赛促教、对标国赛以赛促学、完善评价和指导体系的竞赛体系构建,同时讨论了分阶段竞赛、模块化课程竞赛内容。通过技能竞赛的改革进行研究,期待技能竞赛、职业教学和企业合作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The learning/teaching systems through which distance teaching universities (DTU) operate open up new avenues and possibilities of actions not available in conventional universities. Distance educ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widen and exp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ny way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DTU to improving learning/teaching practices in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It focuses mainly on the experience of Everyman's University, the Open University of Israel. More specifically it discusses seven potential areas of contribution: (1)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level textbooks; (2) enhancing independent study skills; (3) improving the pedagog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4) 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5) contributing to inter-university collaboration; (6) adv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into the learning/teaching systems of the universities; (7) promoting research on adult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