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语法哲学》是著名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的一部经典著作。他在这本书里探讨了指导语法研究的总原则,提出了语法研究和语法描写的新分类法,其中的许多观点,尤其是“三品”说,对中国学者影响很大。此书虽写成于1924年,但今天仍被作为高校语言专业的重要参考书。在我院廖序东教授的主持下,《语法哲学》一书已由何勇、夏宁生、司辉译出,并经王惟甦据俄译本校阅,即将出书。本刊现将该书第七章《三种词品》(The Three Ranks)先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品"理念的涵义,"三品"理念引领学生主体发展,"三品"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三品"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以"三品"理念办"三品"学校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以三品教师营造三品文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三品"是品格、品位、品牌。"三品"教师是高品格、高品位、高品牌的教师,即师德高品格、业务高品位、育人高品牌的教师。师德高品格是为师之"本",业务高品位是为师之"根",育人高品牌是为师之"晶"。师德高品格是"三品"教师其中之一"品",也是笔者以下将重点简述的内容。师德是教师从教的准则,"师有百行,以德为先",师德高品格是指教师具有正直信念和情操;热爱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产生一种积极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专家们常常提到"三品"教学,即品词、品句、品读.其中的"品词"就放在首位,可见阅读教学中品词教学的重要性. 但凡语文教师都知道,细致到位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强化语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情感.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某一教学特色,忽略了品词教学,这是得不偿失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我们不愿意听到变了"味"的语文课.有效的品词教学应成为滋养学生心智的一泓清泉,润泽学生的阅读历程.请看下面的品词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5.
正三年前,我有幸跟随吉春亚老师的课堂三个月,每天听一节课,享受着吉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当然,老师也提供给我们实践的机会,有时说课给她听,有时上课给她看。每次上课前的教案,吉老师至少会指导我修改三遍后才能走进课堂。印象最深的就是跟随吉老师学习上《金蝉脱壳》一课。我谨记老师"教学设计要一线串珠"的教诲,抓"神奇"一词来设计教案,整堂课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正当我自信满满地将"作品"交与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发展教师的专业品格,专业品位,专业品牌。因此,我们通过对比研究、行动研究、学习反思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三品"教师与三品文化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通过培育师德有品格,知识有品格,能力有品牌的"三品"教师来营造"三品"文化,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对高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对人性三个等级的划分旨在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以使封建统治长远延续。“性三品”说对于维护当时的封建统治及其等级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需要一定程度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董仲舒“性三品”人性论所倡导的秩序观念和对于人伦秩序的规定,对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思品课的学生,教师的授课对他会产生多大影响。所以教师要善于做"媒婆",把思品课"说"进学生的心里,让他们对思品课产生倾慕之心,只有两情相悦,思品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魅力,实现它的价值。2011年,暑期远程培训学习了专题五"谈思品老  相似文献   

9.
陈萍 《现代语文》2007,(1):115-115
现在如果你要乘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出门旅行,在车站、码头、机场及旅途中,你肯定会经常地跟"三品"这个词打交道,诸如"三品检查""严禁携带三品进站上车"之类的标语口号会不时地进入你的视野和听觉.毋庸置疑,"三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极为常用的词语了.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由来 "专化作用"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丹麦语言学家耶斯柏荪(Otto Jespersen)提出来的,用以区别实体词(除抽象名词外)和形容词之间的差别的,即:实体词的外延(extension)是很小的,但是它的内涵(intension)却比形容词大,实体词的专属性要比形容词强得多,所以,实体词有较强的"专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当我们将减负进行到底时,教育所赋予孩子的是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可能性;而不是只剩下一种语言,一种可能性!——黄建栋小学生家长语文教育,真正应该反思的其实是鲁迅作品该如何读与如何教,如何让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美感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内涵。在鲁迅作品"鸡肋说""晦涩说""过于深刻说"甚嚣尘上的  相似文献   

12.
友分四品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教释迦牟尼:"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释迦牟尼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哪四品呢?"信徒问。"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是谓四品。"释迦牟尼说,"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弃,见富贵附,贫贱则弃,这是花友。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思品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它往往通过教师以各种"说话"的形式展开.所以思品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说话"艺术.根据多年实践研究,笔者以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可以灵活运用否定的问题肯定说、复杂的问题辩证说、抽象的问题形象说、糊涂的问题清楚说、片面的问题全面说、棘手的问题婉转说、常见的问题幽默说等多种"说话"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古文是小学阶段篇幅比较小的文言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小古文.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小古文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开展"读—品—悟"三步教学,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受文字的音韵美;在层层递进的品味中,体会语言的意蕴美;在自主探究与实践中,体悟文化的厚重美.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新的思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本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充分利用好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不仅可以让思品课变得有价值、有意义,而且可以让思品课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诗人何其芳说过"凡是有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文题和要求]有一位作家说过,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简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茶需要慢慢品,生活亦然。那人、那事、那景、那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请以"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17.
达成高效思品课堂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所谓高效思品课堂,简单地说是指教学效果好、学生收获大的思品课堂,即三雏目标真正得以实现的思品课堂。综观当前思品课教学现状,笔者认为,要达成高效思品课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儿童教育家斯霞有著名的"三品之说",即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但"三品之说"与现代教育的发展已不相符合,我认为应当在"三品之说"上再加上一品,即心理不好是易碎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印胜山 《生活教育》2015,(3):103-105
该文以南京华电中学的初三思品复习为例,探讨了初三思品复习必须始终注重"理念关"、"研究关"和"管理关"等三个关键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品"为明线,以"探"为暗线,包括导入、课中三个活动、课后延展在内的"五品三探"环节贯穿教学,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之美。导入以"品"引"趣",调动学生情绪,营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视觉美;课中以"品"导"思",引发学生探究,铸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成美;课后以"品"促"动",催发学生践行,实现课程育人的行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