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本文以“虚构与真实”为轴心,考察上世纪40年代活跃在上海的电影人1950年在香港拍摄的电影《花街》与在沦陷时期与日本合作拍摄的《春江遗恨》的历史事实及遭遇,理解其制作意图,并通过观众的接受态度及当局的应对方式,以“小市民”“国家”“解放”为关键词,探讨“小市民”(民众)的人生价值观及站在党、国精英立场上对民众之期待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反思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分子“落难”后重归辉煌,“落难”过程中总有底层人物特别是底层劳动女性对他们表示青睐乃至崇拜,其背后却是知识分子的自恋和对底层人物的任意扭曲。这是作家精英意识的典型表现之一,暴露了作家潜意识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而底层的苦难被边缘化,自身的苦难被无限夸大并成为精英身份的自证之物和炫耀的资本。而且这些“落难精英”重返旧位后的等级越高,往日的底层人物越是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创造社“转向”主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这一具有深刻矛盾性命题的转换,在此种转换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现代性本身特有的性质。“转向”的发生不仅使创造社作家放弃了自我中心意识和浪漫抒情的理想,更为重要的是它造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的丧失,大多数作家纷纷背离现代精英知识分子的意识而将注意的焦点“转向”了收效甚快的政治运动,这是创造社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相似文献   

4.
据200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不少城市同时刮起了一股在青少年中打造“未来精英”之风;与此同时,宁夏的一个“吃苦夏令营”却因报名人数太少而不得不取消。对此,很多人认为这种“精英”之风不可助长,理由是孩子的吃苦精神最重要,应该让他们多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可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比利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斯·梅特林克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苹果树下读书的农民、看一场高雅戏的小市民、走向田野或者到城墙上看日落的工人,他们都把一根无名的、无意识的,可绝不是不重要的木柴投进了人类的大火之中。”  相似文献   

6.
1940年代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文学写作一直遭受着处于主流地位的“工具文体”的严重制约.“新时期”文学突破“工具文体”的历史起点,并不是有学者所认为的“八五小说新潮”,而是“伤痕”、“反思”小说.这一突破,主要是通过“精英主体”的语言表达、“精英语言”的本体追求和“异语”的现代性录用等策略,从而建立“精英文体”的方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自从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斐在1956年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一对概念后,“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一人类学术语对中国当下的学术格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体现了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学科互渗.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的理论思路即按照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来展开.葛兆光早年研究道家与禅宗,侧重上层文人士大夫,随着研究深入,视野开拓,目光也就转向了民间文化.道教与佛教不只在上层精英文化中传播,更在基层民间代代传承.而过去的研究者只看到从精英到民间的过程,强调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渗透.而自从接受人类学的概念后,葛兆光承认大传统与小传统问题是他在整理中国思想史过程中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人类学  相似文献   

8.
韩福林 《科学教育》2007,13(6):90-90
鲁迅小说《故乡》主要写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课堂教学中,多数老师只注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忽略对杨二嫂这一形象。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我”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而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镇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  相似文献   

9.
据200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内不少城市同时刮起了一股在青少年中打造“未来精英”之风;与此同时,宁夏的一个“吃苦夏令营”却因报名人数太少而不得不取消。对此,很多人认为这种“精英”之风不可助长,理由是孩子的吃苦精神最重要,应该让他们多去参加“吃苦”夏令营。可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过去我们往往把“苦”看得很狭隘,以为山寨乡间才有苦,于是发动声势浩大的运动,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砥砺意志,锤炼灵魂。后来国人才觉悟到,人生处处有苦难,平凡的岗位上也有难念的经,何必靠“上山下乡”来折腾自己。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  相似文献   

10.
《论语·颜渊》中棘子成有句话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关于其中的“何以文为”,前人对其结构多有不同看法.我们从历时角度考察古汉语中“何以文为”类句式“何以A为”的特点及其发展,认为其中的“以”不是动词,不可解作“用”,而是介词,引介对象“A”,此处A不论是名词还是动词,均已指称化,其与动词“为”构成某一特定行为,因此“为”不是句末语助词;而“何”则为疑问代词作句首状语,表反诘,用以否定“A”与“为”构成的这一行为,故“何”并非“为”的表语或宾语.所以棘子成“何以文为”并不是质问“文”有什么用,或“文”是什么东西,而只是因为他觉得君子追求内在品质就够了,即“质而已矣”,就不要修“文”了.这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说相悖,故棘子成这一说遭到了孔子弟子子贡的反驳.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说“关怀和忧患时下的中国是我的天职.”他的长篇小说无不体现着这一创作思想.他的首部长篇《浮躁》以政治和社会为视角,对改革开放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作了整体的评判,然而作家因对所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无奈而致困惑,因而在以后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改从文化视角上寻找新的切入点,《白夜》、《土门》、《高老庄》即体现了作家以“文化批判意识”为核心的创作心理和文化探索精神.尽管作家的种种文化探索仍不免流于无奈,但他执着的艺术探索精神却十分可贵.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第11册第16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杰作。“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本是两个极端的断言,听到好似给人当头一棒,让人难以承受。但正因为有这两句话的存在,伴随作者童年,却让他最终成为美国红极一时的大作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墙”这一自然建筑被赋予了一层文化内涵,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不同作品中赋予了“墙”不同的象征意义。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之后,人们思想陷入苦闷阶段,这些作家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墙”这一意象为思考的立足点,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进行追问,找寻存在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地域文化的审美表达。淮河流域因长期的灾荒记忆而形成淮河文化“慢”的特质,全面而深刻影响到当代淮河流域文学书写的价值立场、叙事心态和审美形态,并使之在总体上呈现出与淮河文化相契合的“慢”的叙事特征。以安徽作家许辉的小说集《人种》为例,具体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国著名作家柯南道尔因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侦探角色而名留青史,但近日有历史学家却指出,首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连载小说,其实是柯南道尔一位友人的作品,而柯南道尔为掩饰内幕,更不惜把该友人毒死.  相似文献   

16.
周政 《湖南教育》2006,(1):43-43
朋友说,他们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目标管理时,有“教师辅导学生发表习作”一项。我朋友是教物理的,辅导学生发表了几篇短文章,年终评比时均被五折处理。问其故,领导说,文章字数少于五百,每篇文章只能算半篇。初听起来,也没什么稀奇,一言堂社会,哪事不是领导说了算?但仔细思考,我却为此事而忧。笔者认为,文章算不算一篇,应看文章是否有主题,主题是否说清了,而不在字数。倘若文不揭题,离题万里,字数多又有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一封信只有一个“?”,出版商的回信也只有两个!”,不是被传为世界通信史上的美谈吗?我们能说这不是两封信吗?信中内容不是…  相似文献   

17.
月人先生是在长安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当代著名词人.对月人先生的自寿词作历时考查,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对于时间流逝、社会责任、生命价值的追问与思考,这其中更多是他对词的“痴”和对传统文化的“专”.尽管创作时期不同、感情基调不同,却表达了作家对词学的痴迷、对于人生的坚定、对待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在抗战文学中,作为文化符码的贵州意象在不同作家笔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以一种历久而弥新的文化资源参与抗战时期新文化的重构.它曾因相对封闭而不被发现,也以同样的原因保存了其特有的民族与民间文化,以它的“山”和“城”,以它的恬静和崇高,重塑着民族精神和性格,从而在抗战时期主体性诉求更为强烈的语境下成为了新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资源,并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荷马的“英雄”开创了古希腊男性气质的某种原型,构成了西方历史上一整套男性的观念、价值与话语。作为某种文化的霸权与资本,“英雄”首先是精英自我展现的文化形象,同时也是策动、劝说非精英群体在政治上依附与配合的话语资源。这种信念鼓励男性在充满危险的公共世界中角逐荣誉,甚至牺牲个人与家庭的利益。另一方面,主流价值同样拥护男性在婚姻与家庭中的利益。私人生活也是构成荣誉竞赛的重要方面,而这要求尊重女性的基本价值。阿基里斯与奥德修斯成为这两种男性气质的典范。然而,“英雄”却又暗中排斥着边缘的社会群体,他们无从接近作为社会与文化资本的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上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最能写好某一地的自然和人文古迹的 ,往往不是本地作家而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的外地作家。古代孔子登一次泰山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 ,苏东坡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之千古绝唱。今人余秋雨的匆忙的“文化苦旅”也留下了许多散文名篇 ,而我们广东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 ,有影响的也多为外地作家、艺术家所为。怎样看待这种“走马观花”现象呢 ?这中间有个审美体验问题。审美体验即是古人所说的“感兴”、“兴会” ,哥德所说的“最强烈的瞬间”、“达到顶点的激情”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