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多数人认为是麦克卢汉首次提出了全球化媒介的概念,但实际上麦克卢汉在1960年《关于理解新媒介的报告》的打字稿中仅仅提出“地球村”一语,始终没有预见全球化媒介——初级网络和全真网络的诞生。如果跨越麦克卢汉的预言,会发现全球化媒介早在17世纪就开始起程,经历跨国办报、环球广播,到20世纪90年代初级网络的出现,人类正在走向全真智能网时代。到21世纪中期,人类将进入智能媒介的生活环境,为全球共同体的形成创造精神和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今传媒》2006,(1):11-12
1960年麦克卢汉在《关于理解新媒介的报告》的打字稿中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今天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对全球化媒介的预言。实际上,麦克卢汉受到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局限,始终没有真正预见全球化媒介——初级网络和全真网络的诞生,也没有把全球化媒介视作一个发展过程。本文认为,如果我们跨越麦克卢汉的预言,会发现全球化媒介早在17世纪就开始起程,经历跨国办报、环球广播、初级全球网将走向信息全真视频网,到22世纪前叶,人类将进入全真媒介的生活时代。(一)跨国媒体、环球媒体与“球距村”17 ̄18世纪的殖民主义东扩带来宗教和其他文化的越洋传…  相似文献   

3.
"媒介杂交释放出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这是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的预言,彼时电视媒介刚刚兴起。站在媒介融合、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阅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越发感受到其对于媒介发展的洞悉。麦克卢汉的思想火花遍布全书,我惊喜于其令人眩晕的超前观点,又陷入梳理不出脉络的困惑中。他的超前观点时常隐藏于晦涩的警语、格言、典故、暗喻中,这一习惯冒犯了著书立说的传统模式,所以他的著作经常因不够学术化招来批评。  相似文献   

4.
华维慧 《传媒观察》2005,(11):52-53
在短短的十年之内,网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著名媒介理论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任何媒介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类环境。将这一论断着眼到网络上,可以发现,网络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确实在逐步开创一个不同以往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5.
江璐璐 《青年记者》2007,(14):37-38
麦克卢汉认为电视媒介是一种清晰度很低、使人深度介入的冷媒介。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一经提出就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直到今天有关冷热媒介的争论和质疑似乎还是没有结束。麦克卢汉认为热媒介就是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的媒介,如广播、电影等。冷媒介是指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  相似文献   

6.
麦克卢汉在40多年前关于电子媒介社会的许多预言,如"地球村"、"信息时代"、"多学科交叉"等等,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他提出的"内爆""图像时代"等许多概念已被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演绎为重要的思想。尽管麦克卢汉的许多论述遭受了争议,但他那先知般的预言,不得不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7.
<正>1.传媒史话的三个核心观点1.1关于人类传播发展史的分段问题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传播""书面语传播"和"电力传播"等三个时代;加拿大物理学家、传播学家,罗伯特·洛根在《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一书中对此进行了细化补充,把人类传播媒介发展历程划分为"非语言的模拟式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大众电力传播时代"和"互动式数字媒介或新媒介"等五个时代;国内有的学者,将媒介史分成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五个发展阶段。结合我们的实践感悟,我们将远古时  相似文献   

8.
前言:这是一个网络的纪元,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人类跨人Web2.0的世界让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预言变得更加坚实。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新闻时代,虽然技术垄断没有让文化最终投降,大众也没有因为媒介的无孔不入而最终童年消逝乃至娱乐至死。堆是,就在这个机器新娘隐喻下的“美丽新世界”,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媒介在让假、恶、丑无处藏身,让舆论尖刀变得更加锋利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张爽  于秀秀 《新闻世界》2014,(6):309-310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在媒介的推动下逐渐成为现实。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存在着霸权主义,一些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正在试图控制着另外一些国家。本文从媒介发展的角度入手,浅析媒介发展对文化霸权的影响、文化霸权产生原因、文化霸权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以及媒介在文化霸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不管麦克卢汉在媒体不发达的年代里遭受过怎样的批评和嘲讽,如今他的一个个预言正在变成现实。从"地球村"的预言到"媒介即讯息"理论的提出再到"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划分,无一不闪烁着他耀眼的思想光芒。本文试以微博为例,分析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在新时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通过管窥多伦多传播学派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德克霍夫的媒介史观,特别是网络观,将其与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进行比较,以此阐释其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麦克卢汉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部落时代、脱部落时代、重返部落化,其中重返部落化指电子媒体时代。本文通过对比列维布留尔关于原始思维的论述以及黑格尔辩证法,认为电子媒体时代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部落时代的特征,但麦克卢汉所期待的人类感官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始思维"阶段却并没有再次到来。电子媒介的时代是一个在深刻的理性文化背景上实现感觉整合的时代,带来的是全然不同于部落时代的更为自觉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薛可  陈晞  梁海 《当代传播》2011,(6):67-70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早在数十年前就对互联网传播的形态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作出了预言.互联网,尤其是web2.0时代的互联网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它与前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人际传播形式之间有何异同?本文从麦克卢汉、梅罗维茨等人的媒介技术思想出发,首次以茶馆和微博为一对范本,在对二者的信息传播模式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微博传...  相似文献   

14.
历来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化研究异议颇多,本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选取了宏观视角,在历史的,社会的和化的大环境下考量媒介技术,并且涉及技术哲学的研究课题。大大突破了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局限,因而,其媒介研究富含深厚的化意蕴和学科张力,不仅具备时曾经占据优势地位媒介的强大追溯力,而且蕴含了对未来可能出现媒介(如网络)的天才预见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体及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甚至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核心品格。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在大众媒介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人们必须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诗秒 《新闻世界》2013,(9):280-282
大众传媒的兴起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在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以来,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已经成为了现实。消费社会成型后,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无物不媒介的社会中,广义大众传媒社会已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7.
吴雯 《新闻窗》2012,(3):53-54
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讯息”印证了网络时代的本质,在虚拟网络中传播的“讯息”并不是媒介想要传递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诚然,不断出现的新媒介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曾经预言“技术将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生长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力时代到来的19世纪末期,也可以说,现代主义与电力时代同步到来。麦克卢汉在《媒介理论》一书中认为,电力时代指的是新发明的发电机、地下电缆等应用到工业,电话电报等系列产品在商业与生活中被推广应用的时期。新的电力产品引发了生产组织方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其连通与整合的空间,甚至突破了过去民族国别的边界,大规模的国际交往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梁波 《青年记者》2015,(2):19-20
成名于电子时代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其理论中流露着诸多新媒体发展的思想,对当下的新媒体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对"媒介"肌肤化和使事情所以然的预言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人的延伸)即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可以与人体发生联系的事物都可以称为媒介。例如衣服是皮肤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和电视是耳、眼、手的延伸。他强调媒介的特性之一是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是人的延伸。媒介的第二个特性是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同一性,即著名的"媒介即讯息"论。一切媒介的内容都是另外一种媒介,传播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而今,随着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新的媒介不断产生,如果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具有某种前瞻性,那么,随着新型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趋于大众化,特别是网络“播客”文化的兴起,让我们有机会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再一次解读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