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董俊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100-102
针对在体育教学中一些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结构平稳的现象,阐明了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要素,而体育教学的不确定性确立了体育教学艺术性的地位。通过对体育教学艺术特性的论述.提供给了体育教师展示教学艺术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逐渐在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开始注意对体育教学单元的探求,但在新课程标准下还未从一个较为系统的角度具体对单元教学进行研究。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都与单元教学有关,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单元的概念不清,二是对单元设计不合理,即构建的单元不合理。本文针对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单元构建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对其如何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期望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一些实际问题有所借鉴。一、体育教学单元的基本问题l.单元的历史演变和体育教学单元的概念单元的概念不断发…  相似文献   

3.
对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教学模式除了具有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体育教学本身的特点。我们将之加以概括,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依据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规律提炼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样式,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国家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身体教育之上,对学校体育开展社会化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社会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功能多方位来试述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超 《中华武术》2023,(12):69-71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趣味田径,不仅可以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禁锢,让体育教学更具魅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策略,旨在抛砖引玉,为广大体育教育者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创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许多困扰教学实际的疑难问题,大幅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且还能明显地促进高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访问,问卷等方法,对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学体育教学中真正的民主,平等,俣作的师生关系尚未完全建立,体育教学带有强制性。教师对学生学法重视不够,以学和来本的思想在课中真正体现不多,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体现学生个性化,自由自主性的教学教学组织形式还没有占主体。  相似文献   

8.
毛振明 《体育教学》2008,(12):23-26
前不久,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圆满结束,26节综合展示课和专题研讨课集中地为与会者们展示了近两年来在教学第一线出现的教学研究成果,活动中还进行了围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专题讨论,未来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对过去8年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和总结、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实际操作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科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被与会者们热议着。  相似文献   

9.
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在国家的体育教育课程中都十分强调社会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基本上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有关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还很少,因此了解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关培养与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论网络体育教学的优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网络体育教学,它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阐述网络体育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与传统体育教学相互糅合、取长补短,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即指学生通过学习与理解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完成体育锻炼的能力。这种自我锻炼能力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增强自信心,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鼓励学生自觉获取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以及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所以,体育教学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成为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概述及意义,分析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现存问题,由此提出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有效对策,从而实现全面教育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在高校女生体育课中引入舞蹈课程的可行性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舞蹈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可见的练习效果深受广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因此,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开设舞蹈课是符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标认识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和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行动存在很大偏差,新课标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学校体育地位有待加强。农村体育教师比较热爱本职工作,但教学目标重点不够明确;认为根据学生身心需求,设置特色课程、自选教材、保证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和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李文艺  胡好 《四川体育科学》2007,(2):104-106,110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法,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科学化进行了阐述,研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落实必须要做到:明悉体育教学思想与最新体育课程目标、把握什么是有效的体育教学、树立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观、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采集的评价数据准确进行甄别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交往即是多方面的又是非常活跃的,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影响极其深刻。为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针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探讨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交流的因素和提高交流水平的对策,这是达到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胶东半岛部分高校田径课程"受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胶东半岛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选修课程的项目选择情况调查,发现选择田径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少。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田径课程在高校“受冷”的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完善、创新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田径俱乐部、丰富教学形式等对策,以期尽快使田径课程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热”起来,使之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顾大成  钟宇 《体育科技》2014,(2):151-154
为了解田径运动在我国小学现阶段开展的情况,从课时比重、态度认知、客观条件和课余活动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表明田径课仍然是小学体育课主要内容之一,但没有培养出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喜爱体育课受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田径运动需求并不了解。师资、场地、器材并不是影响小学田径课教学的原因。80%的学校有经费支持开展课余训练,大课间安排田径运动的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18.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因此必须抓住体育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需要。本文总结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常用的8种学法,重点论述了学法指导的意义、特点,并提出了教学中运用学法指导的要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9.
浅论构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勇 《四川体育科学》2005,(1):94-95,105
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是专业人员的基石,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和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体育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是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体育教师的培训中,把不同的知识进行不同的整合,以满足培养专业体育教师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表象训练应用于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综合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在中学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中采用表象训练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改进动作,提高教学质量。分析探讨了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列出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教学方案。经实验表明:结合表象训练进行教学,对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的,着重表现为对成套健美操动作完成的准确性和熟练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