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学业拖延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学业拖延量表,对1 0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保护性因素自我控制和危险性因素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自我控制、手机依赖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两两相关。体育锻炼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自我控制负向预测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手机依赖正向预测学业拖延。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单独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和手机依赖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建议:以体育人,充分发挥高校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以“体测”促锻炼,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心融合”,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以研促教,全面覆盖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2.
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深入探索冰雪运动持续参与行为的促进机制有助于推动冰雪运动长期发展。以社会生态理论模型为框架,以大学生对持续参与冰雪运动的态度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建模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构建大学生冰雪运动持续参与行为促进机制的AMOS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我效能对于大学生冰雪运动持续参与行为的中介效应。得出结论:行为动机对大学生冰雪运动持续参与行为影响不显著,且自我效能在其路径中中介效应不显著;知识技能、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冰雪运动持续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且自我效能在其路径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151及0.258。建议在后冬奥时代持续强化政策引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冰雪运动科普宣传以及公益指导,以期完善冰雪运动参与生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基于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主动反刍分量表和自主性动机分量表,以2 754名本科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Mplus 8.3进行数据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405,t=13.639,P<0.01);主动反刍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519,t=21.395,P<0.01)。(2)主动反刍在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β=0.210, 95■CI[0.178,0.244],P<0.01)。(3)自主性动机正向调节了自我效能感对主动反刍的作用效应(β=0.297,SE=0.049,t=5.994,P<0.01),同时正向调节了主动反刍对体育学习投入的作用效应(β=0.241,SE=0.712,t=3.386,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是大学体育学习投入的重要预测因素;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学习...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大学生避免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的认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风险因子认知的整体性偏高;男、女生在风险因子认知未具有显著性差异;代表队与非代表队学生在三个维度认知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受伤与未受伤学生风险因子认知中未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项课学生仅在"自我认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体育活动"自我认知"风险认知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依据统计结果,应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减少学生运动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一般自我效能与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关系,揭示锻炼自我效能和锻炼效果认知在一般自我效能与冰雪运动参与行为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3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通过锻炼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冰雪运动参与行为;锻炼效果认知调节一般自我效能和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关系;整体模型检验发现,一般自我效能、锻炼自我效能、锻炼效果认知、冰雪运动参与行为构成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2)一般自我效能和锻炼自我效能是两个不同且有联系的层次。本研究结果扩展了锻炼行为的研究领域,有利于揭示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制,对促进大学生乃至全民冰雪运动参与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并验证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4所高校107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ERS)、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USSCS)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体育锻炼、自我控制和抑郁进行评估。对调查数据依次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男生体育锻炼和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分别与抑郁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0,p<0.01),体育锻炼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r=0.112,p<0.01),体育锻炼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0.087,p<0.01)和正向预测自我控制(B=0.115,p<0.01),自我控制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B=-0.527,p<0.01),并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间的起中介作用,Bootstrap95%CI为[-0.095,-0.027],效应值...  相似文献   

8.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最著;身体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崔海龙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4):73-75,86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影响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的教育对策,为广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提供有意的帮助。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言语和数理智力上存在性别差异。2)大三学生心理成熟度较高;男生对待事物的积极性普遍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0.
分析自我效能在个体体育锻炼行为改变过程中的作用,以探索体育锻炼情境下跨理论模型的内在结构。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锻炼代价以外,行为变化阶段与模型各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锻炼收益、自我效能与变化阶段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认知过程、行为过程均与变化阶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1)自我效能在锻炼收益对变化阶段的作用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锻炼收益对变化阶段(R2=0.014)和自我效能(R2=0.017)的预测效应较弱;(2)自我效能在认知过程对变化阶段的作用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行为过程对变化阶段的作用中亦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检验名人榜样和身边榜样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60名男性足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实验一,观看视频控制注意诱发自我损耗,阅读榜样文本产生启动效应,最后完成迷宫任务.40名男性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实验二,观看视频控制注意诱发自我损耗,填写《自我控制检查表》促使研究参与者回忆身边榜样的自控能力产生启动效应,最后完成Stroop任务.实验一发现,运动领域榜样文本和非运动领域榜样文本启动下,损耗组与非损耗组的坚持时间不存在差异;中性文本下,损耗组的坚持时间显著短于非损耗组;实验二发现,损耗条件下,回忆身边自我控制好者的研究参与者比回忆身边外向性格者的研究参与者在Stroop任务上的不匹配正确数表现更好.来自运动领域和非运动领域的名人榜样都对自我损耗起到补偿作用,且补偿效果不随榜样的社会类属及损耗状态改变;身边榜样可以补偿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损耗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效能、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攻击行为量表》对扬州某高校796大学生(男生405人,女生391人)进行团体测量,并进行链式中介模型的构建,运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1)体育锻炼与攻击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r=-0.26,p <0.05);(2)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r=0.21,p <0.05)和自我控制(r=0.21,p <0.05)、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两两正相关(r=0.48,p <0.05),自我效能(r=-0.44,p <0.05)和自我控制(r=-0.53,p <0.05)与攻击行为负相关;(3)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和攻击行为间存在中介效应,具体路径为: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攻击行为(95%CI:-0.07,-0.03);体育锻炼→自我控制→攻击行为(95%CI:-0.07,-0.02);体育锻炼→自我效能→自我控制→攻击行为(95%CI:-0.06,-0.02)。结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攻击行为起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天津9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行为、运动自我概念和运动自我效能总体均高于女生;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女生的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通过交互作用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而男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受运动自我效能影响;性别、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是预测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抗性运动项目对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强化运动的自我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大学生品格和毅力的锻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结合对抗性运动项目群对大学生身体的自我描述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掌握大学生对对抗性运动项目群的认知,提升对抗性运动竞技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242名运动员采用成就目标和自我妨碍量表,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目标取向的4个维度、自我妨碍水平及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运动员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与自我妨碍呈正相关,掌握接近目标与之呈负相关;运动员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自我妨碍与之呈负相关.成就目标取向通过自我妨碍对网球运动员运动成绩有影响;性别、年龄对掌握接近和成绩接近有显著性差异,对掌握回避及成绩回避的差异不显著;运动员性别及运动等级对自我妨碍的差异效果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曹光豪  高远 《湖北体育科技》2023,(5):447-450+46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认知重评策略是否在体育锻炼和自我控制之间起中介作用。方法 本文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对504名大学生(男239人,女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自我控制两两呈现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认知重评策略频率(β=0.206,t=4.647,p<0.01)和自我控制水平(β=0.202,t=4.541,p<0.01),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β=0.292,t=6.762,p<0.01)。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频率在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第9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女运动员成就目标及其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任务目标定向和自我回避目标定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队伍中较高或较低的成就目标者的比例较高;优秀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任务目标定向及自我趋近目标定向的适宜范围为30.13±4.06、33.84±6.73;自我趋近目标定向是影响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体操教学中大学生的运动学习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实验班的体操成绩好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探讨道德认同、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检验多重中介模型适配性。采用道德认同的内在化分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的自我定向分量表、体育道德推脱量表和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1537名大学生(年龄20.42±0.532岁;男874人,女66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F=76.668),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偏差行为的正向影响分别显著(F自我定向=186.899,F道德推脱=137.076);在道德认同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时,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分别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二者的多重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10%、5.04%和9.88%,即: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53.02%。结论:道德认同是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心理特质,自我定向、道德推脱是诱发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前因要素;道德认同既可以直接的方式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还可以通过抑制道德推脱机制来缓解自我定向,进而有效避免产生体育学习的偏差行为。本研究可为防范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诸多潜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个人项目运动员自我设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青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8,28(1):22-26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事先设置障碍,为失败创造一个合理的借口,从而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通过两项研究考察了个人项目运动员自我设限倾向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一通过对来自不同运动水平和运动项目的187名运动员的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自我设限倾向和整体自尊具有中等水平的负相关(r=-0.450,P<0.010),低自尊的运动员拥有更高的自我设限倾向;成就目标定向的主效应显著(F=3.104,P=0.028),高任务/低自我定向的运动员自我设限倾向低于采用其他目标定向方式的运动员,而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控制了自尊水平之后,运动水平不会对运动员的自我设限倾向产生影响(F=0.200,P=0.819).研究二以61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采用2×2组间实验设计,以自我设限倾向(高、低)和运动情境重要性(重要、不太重要)为自变量,自陈式自我设限行为为因变量,做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设限倾向的主效应显著,F(1,57)=19.381,P=0.000;情境因素的主效应不显著,F(1,57)=2.648,P=0.109;自我设限倾向和情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达到了边缘显著性水平,F(1,57)=3.184,P=0.076,交互作用不客忽视,有必要进一步讨论.高自我设限倾向的被试在重要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自陈式自我设限行为,而低自我设限倾向的被试在不同重要性的情境中表现几乎无差异.两个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均有可接受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