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策划与制造新闻兼与丁未先生︽﹃新闻策划﹄现象析︾一文商榷刘文帅新闻是可以策划的吗?新闻媒体可以“制造”新闻吗?丁未先生在《‘新闻策划”现象析》中作了否定的回答,为什么泥?作者认为“‘新闻’不等同于‘新闻本体不能策划应是十分明确的”。请问:“事实本...  相似文献   

2.
6月15日至17日,“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者济济一堂。大会共收到《新闻策划》、《新闻传播的策划与报道》两本专著和十五篇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分别作了《再论“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和《新闻传播策划理论体系与教学实践》的主题报告。与会者就新闻策划的有关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探讨。与会代表强调,在学术探讨过程中,不要急于下定义。由于新闻策划的内涵、外延不够周…  相似文献   

3.
王瑄 《青年记者》2007,(12):38-40
商务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发掘、再认识的过程。一位办报者曾言,“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  相似文献   

4.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基本上已被新闻媒体所认同。认为:“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等。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新闻根本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就不能称为新闻”,听起来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郭赫男 《现代传播》2001,(4):121-123
200年 6月15日至 17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全国各地新闻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者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玉泉、副书记刘献君和武汉地区部分新闻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及主题报告会.大会共收到《新闻策划》(赵振宇著)和《新闻传播的策划与报道》(蔡雯著)两本专著和15篇论文.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并于1997、1998两年达到高潮的关于“新闻策划”的争论,虽然规模宏大…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新闻策划”在我国已渐成风潮,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理论界对此也表现出相当的关注。然而,在什么是新闻策划,如何在理论上界定新闻策划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合理地解释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新闻策划”现象,并找出其产生、流行的现实和理论根基等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 本文通过对当前媒介在“策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与反思,以期对“新闻策划”作进一步的理性梳理,从而科学地规范媒介的“策划”行为。  相似文献   

7.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8.
陈朝晖 《军事记者》2008,(10):62-63
近年来,“新闻策划”这个词组在我国新闻界使用频率很高,争论很多也很热烈。赞成者认为:“有新闻就会有新闻策划”:“有新闻竞争就会有新闻策划”。反对者认为:“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凡策划出来的也不能称之为新闻”:“策划新闻只不过是披着新闻的外衣的广告和宣传”。这是争论中极具代表性的两种观点。双方虽针锋相对、各占其理,但双方讨论的概念却不一样.自然难达成一致意见。赞成者讨论的是“新闻策划”,而反对者讨论的其实是“策划新闻”。实际上,“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9.
2004年初秋,我们策划了“战地式”跟踪报道《史光权南下卖猪记》:派两名记跟随一个卖猪农民.行程3000多公里,现场采写“卖猪新闻”。这在宜昌新闻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新闻策划“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大读的空前关注和对新闻活动的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10.
莫把奇策当正道——关于新闻策划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新闻界对策划的研究已经由新闻能不能策划、要不要策划转移到如何策划,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探讨新闻策划艺术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是,新闻能否策划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这是因为,在通常意义上,“新闻策划”其实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基本形态;新闻事件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①新闻报道策划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已经为新闻实践所证实,而新闻事件策划的合理性还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3日至5日,由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浙江嘉兴召开。来自新闻评论学术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皮传荣 《新闻知识》2005,(10):37-39
21世纪新闻媒体的剧烈竞争,催生了新闻线人。媒体对新闻线索的大量需求,使一些新闻线人开始专职化,虽然目前专职的新闻线人还相当少,但新闻实务界和理论界已有人开始提出新闻线人职业化这一观点。然而,从新闻线人目前的生存状况、基本素质和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来考察这一问题,笔发现,新闻线人职业化之路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13.
陆高峰 《声屏世界》2007,(12):66-66
“奥运‘金银砖’纪念卡震撼发行”、“萨马兰奇:用时间来纪念2008百年奥运第一套‘翡翠金钻表’诞生”、“全国货源告急……奥运‘金银砖’纪念卡一卡难求”、“首套奥运金银‘鸟巢’亮相”……近日,一批打着奥运旗号的金银制品广告、新闻和以新闻形式做的广告,在报纸上频繁亮相,让人感觉到2008年的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与在其他国家相比,似乎是异乎寻常地“贵重”和“璀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一文(以下简称《不是》)最初发表在1998年第1期的《新闻前哨》上,后来又被收入《浅论新闻发现》和《大江潮涌》两本文集之中。它的一再发表,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不是》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新闻学家不过是一些只懂得新闻学理论却不会做实际的新闻工作的人,“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新闻学家的行为目的是建立‘新闻家’的行为规范;而‘新闻家’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要把这些规范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家与‘新闻家’就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是立和破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新闻学术界对新闻策划的提法与做法恰当与否的讨论相当热烈。归纳起来.有两种相左的意见:一日新闻策划是媒介也、不可少的,是“报纸的新的生长点”‘;一日“策划新闻一制造新闻””。笔者想通过分析新闻策划的定义入手一就新闻策划的论争发表一点看《。一、新闻策划定义分析(一)广义的新闻策划纵观这两年新闻学期刊上的有关新闻策划的论文,不难看出,争论的双方对新闻策划的理解存在着偏差。赞成者所说的新闻策划的内涵很广,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广义的新闻策划”。广义的新闻策划者认为,“新闻策划作为媒介的一种决策和组织…  相似文献   

16.
媒体新闻策划与企业新闻策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庆  尹应芬 《新闻前哨》2003,(10):29-30
一、媒体新闻策划和企业新闻策划的对比分析 在讨论企业新闻策划之前,有必要来看一看理论界对媒体新闻策划的界定以及对其出现的原因分析。“狭义上的新闻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也就是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的设计与规划”。①不难看出,媒体新闻策划的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记者,编辑等人),客体是新闻传播活动,它所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7.
李文强 《军事记者》2004,(11):32-33
策划是新闻竞争得分的一个重要“砝码”。同样的新闻题材,宣传效果的好坏,策划是关键。为此,许多新闻媒体都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随着策划在新闻界的广泛运用,另一种现象——策划新闻也应运而生。策划新闻到底是不是新闻策划呢?结合这个话题,本从“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角度,力求对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处理好策划与采访的关系、在新闻策划当中应注意的问题略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8.
当下新闻评论整体繁荣的形势,得益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外交流,得益于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也得益于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与不懈实践。今日看似水到渠成的新闻评论盛景,是由新闻评论学术界与实务界闯出来、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新闻转载的版权侵权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新闻有传播速度更快、转载中署名和出处等信息更易被篡改或删除的特点。但是,除了时事新闻以外,其他新闻作品都是受版权法保护的,网站之间的随意转载引起了新闻作、被转载网站的不满,因为他们作为新闻作品的版权人,在这样的转载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权益。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网络作品版权的热烈讨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要求记者不仅能够策划新闻,还要能够进行公关策划,并将公关策划与策划新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组织公关与新闻传播中把握一种平衡,将这种平衡贯穿到所有公关新闻中,让公关新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