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标记“名量”式名词与数量短语搭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堃 《天中学刊》2010,25(1):100-104
“名量”式名词在语义上都有[+集合]的特征,学界历来认为,正是这个特征导致其不能与含有个体量词的数量短语搭配。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名量”式名词都遵循这个规则。在我们的分类范围内,有14个“名量”式名词可以与个体量词,或者含有个体量词的数量短语进行搭配,有10个可以与常规型数量短语搭配,有5个可以与特殊型数量短语搭配,这是[+集合]义内部强弱差异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名词动词借用为量词时的作用吴天霞一、名词借用为物量词时的作用1.突出事物的特征例如:“头、尾、口”等名词用作物量词时,与数词搭配修饰限制名词,构成“一头牛”、“两尾鱼”、”三口人”等名词短语。“头、尾、口”等名词借用为物量词,既表明人或事物的单位,又...  相似文献   

3.
量词经常与数词、代词组合,构成量词词组,对名词或少数动词进行修饰或限制,这是量词的主要特点。名(或动)词选用量词,随意性很小,往往要遵循一定的搭配习惯,究竟什么是它们搭配“习惯”的基础?这里有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能与动量词搭配的动词总是“有界动词”,从动作所占时间段是可重复的角度,能得出动词与动量词各次类之间的对应搭配规律;动词过程结构三要素(起点、终点、续断)的强度差异最终决定了其后能否带动量词。能带动量短语的动词一定是双限动词,并且其续段强度必须达到4;部分“有界动词”后无动量词,则是因为信息缺省等机制的内在作用所造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名词和名量词的搭配研究得多,但对动词和动量词的搭配则关注得少。认知上的“有界”与“无界”对立反映在动词与动量词搭配上使得能与动量词搭配的动词总是“有界动词”。本文先从“有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占据的时间段是否重复的角度归纳了“动 数 动量”这一动词和动量词最常见组合形式中的动词与动量词的搭配规律;然后进一步考察了动词和动量词共现时其过程结构三要素(起点、终点、续断)的强度,发现动词过程结构三要素强度差异决定了其后能否带动量词形成“动 数 动量”组合,能带动量词的动词一定是双限动词并且其续段强度必须达到4。  相似文献   

6.
赵雪莲 《时代教育》2009,(11):63-64
量词“片”的用法比较复杂,本文旨从认知角度揭开量词“片”在与名词正常搭配和异常搭配时所用到的认知理据问题.进而对认知语言学及量词“片”的用法加深了解。  相似文献   

7.
石期土话的量词重叠式“量 哒 量”的构成及使用特点较有特色;句法功能上.“量 哒 量”重叠式可修饰限制名词、动词、动词性短语,从而在句中可做主语、定语、状语、补语、谓语;量词构成“量 哒 量”重叠式后产生了附加意义,附加意义随着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宾语还是补语?——关于动词后的数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杯”、“一次”这样的量词短语用在动词后面时的定位,长期以来在汉语语法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有的将它们处理成宾语,有的将它们处理成补语。对这种“动+量词(数量)短语”结构,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名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正”、“在”、“着”、“呢”连用共现时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主要是动宾短语)的搭配所呈现的不同句法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同时又根据以上各词在连用共现时所体现的“体貌”特征,即“进行”和“持续”,分析了以上各词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搭配时,在语义语用平面的自足或成句的情况,并从信息量承载和前景、背景认知关系方面,对以上各词与活动动词及其短语搭配所呈现的句法分布特征做出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量词“团”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量词“团”与数词、形容词及中心语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量词“团”的句法语义特点.得出结论:量词“团”对中心语具有选择性,符合圆状聚集这一性质的事物,可接受量词“团”的选择;“团”主要与数词“一”和“两”搭配:受“大”、“小”、“整”三个形容词修饰。就句法成分而言,主要是与数词“一”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补语。  相似文献   

11.
郭绍虞先生在其《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中将动词“V-V”结构视为动量结构,书中有关论析似有可疑之处。下面作些讨论。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行为动作的数的单位,量词和数词组合构成量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动词组合成动量结构,这种结构表述动词所形成的量,仍是一种短语。《新探》谈到“动量词的较早形式”时说:“数限于‘一’的,如‘等一等’、‘歇一歇’、‘看一看’、‘去一去’之类。”(第402页)我们认为,这种“V-V”结构不宜视为动量结构,它实际上是动词对称重叠式“VV”结构的变体,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与英语比较,它有极为丰富的量词系统。这些丰富的量词与数词、名词组成“数量名短语”(S-L-M短语),与指示代词、名词组成“指量代名短语”(ZH-L-M短语),给运用汉语表情达意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为表情达意的细腻精密、准确生动、自然得体提...  相似文献   

13.
"一脚深,一脚浅"类并列短语,其实是"一量形1,一量形2"格式中,量词是动量词和时量词的情况.这类短语可以做状语、谓语、定语等句法成分,短语的内部成分及成分之间,有着不同的句法语义特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4.
动量短语的功能比较复杂,应该分成不同的类型加以分析,指示代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接近表物量的量词短语,数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也有一些方面与表物量的量词短语相通。  相似文献   

15.
“全”是既有分配解又有聚合解的总括副词。“全”在单用时根据不同的谓项,或作分配解,或作聚合解。与表统指的表达式共现时,如果一个统指表达式单用时既可以作聚合解又可以作分配解的,“全”与之共现时则作分配解;如果一个统指表达式单用时是总括整体的,那么“全”与之共现时也总括整体。与逐指或任指表达式共现时,“全”作分配解。有时还起到提供量化动力的作用。“全”与“凡(是)”搭配使用,还起关联结果的作用;与“都”搭配使用时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前可后。  相似文献   

16.
“量”否定的结果与词序的关联标记模式具有语用、认知动因。否定词与被否定对象的次序是动宾结构的隐喻表现;量否定的结果是“足量原则”和“量级隐含”共同作用的结果。此模武中应加上对被否定成分的指称的考虑,因为只有对有指的名词短语才能进行全量否定,对无指的量化名词短语只能进行部分否定。否定极性成分在动词前后的理解机制一致,都是对代表主观最小量的无指名词短语的否定已达到对全量的否定。全称量词有两个侧面,在动词后接近无指,在话题位置接近定指,因此否定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除度量衡单位外,在上古汉语中是很少见的(大约只有“匹(马)”、“乘,两(车)”、“张(幄幕)”、“筒(矢)”等少数几个),唐宋时名量词才发展起来。它可分为三种:(一)以度量衡单位来充当的,如“尺”、“寸”、“升”、“斤”等;(二)专职量词(即为表量专造的量词),如“笺(鸟)”、“卷(书)”等;(三)兼职量词(即由其它词性的词兼表量作用的),如“杯”、“车”,本是普  相似文献   

18.
以语义决定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为基本指导思想,根据数词“半”与名词形成的语义制约关系给部分量词划分了小类,还根据“半”在时量短语中的语法分布分析了时量短语蕴含的两种教学运算法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汉语人体器官量词中的原型量词和非原型量词在语表手段:量词短语加“的”、重叠、插入成分、在特殊格式中主观量的变化,研究汉语人体器官量词的主观性表达,期待对此方面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与其它限定词比如“每”相比,限定词“各”在量化和分配方面有其特殊性,从最小结构当中可以看出限定词“各”和数词不能同时出现。限定词“各”是普遍量化词,能在分配算子“都”的作用下主题化被修饰的名词短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