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照片型明信片是一种能够个性化制作并达到照片品质的邮资明信片,是从网络个性化明信片发展起来的,从2011年年初开始使用。目前照片型明信片在普资片中仅见映日荷花邮资明信片一种。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术明信片的大量生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邮票贴在明信片画面一面的新的形式的收藏品。这种明信片的画面有不少与所贴邮票主题相同,人们在欣赏明信片时,既可欣赏明信片画面又可欣赏邮票画面,比一般的明信片多了一些趣味。这种新形式的明信片的收藏者,是明信片收集爱好者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旅游者、记者等,这也正是许多早期的这类明信片大多保存在明信片集藏者的藏品集中的原因。这种崭新的形式被收集者称为“T.C.V”(法文TimbreCoteVue的缩写),意为图片旁的  相似文献   

3.
湖南武陵源     
2006年8月1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天子山》邮资明信片正式作为天子山索道公司的邮资门票首发使用。邮资图为张家界本土摄影家孙建华先生摄影的落日余晖掩隐下的天子山御笔峰,这也是御笔峰第三次出现在国家发行的邮资图案上。为配合“武陵源邮票”、“武陵源邮资明信片”、“天子山邮资明信片”邮票或邮资明信片等发行和使用,张家界市邮政局、武陵源区邮政局先后启用了3套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去年初夏收集到多件寄自福建南安的邮政汇款回音函和回音卡,每套包括一个实寄封和一张空白明信片。信封背面印有“汇款回音函业务是为方便用户使用汇款业务,及时、轻松、了解汇款兑付情况而开办的。”但封和片上都没有具体的印制单位名称。使用时将明信片放在信封内套寄给收款人,由收款人将明信片寄还汇款人。明信片左上角印有“贴邮票处”  相似文献   

5.
李根 《集邮博览》2013,(6):68-69
双明信片也称回邮已付明信片(简称双片)。它是可供往返通信使用的两张相连且对折的明信片,即正片和回片,两片都贴有相同的邮资,寄信盖销正片,回信使用回片。如果将双片寄往国外,可先在正片上贴足本国邮局规定的国际明信片邮资,写上对方地址姓名,背面写信的内容,并在回片正面贴上相等值的邮资,写好自己的地址姓名,背面留给对方写信。明信片寄出后,当地邮局只盖销正片的邮票;国外收信人在回片上写回信,不需要再贴邮票,  相似文献   

6.
自1895年后,明信片就成为邮政用户的宠物,用于作为沟通信息的手段。1997年7、8月里,仅德国邮局就递送过明信片4500万张。 我国自清末发行明信片以来,也受到人们的青睐。毛泽东同志早年就经常使用明信片通信。1919年9月5日,他就从长沙修业学校,用明信片给黎邵西先生通报信息。毛泽东同志在明信片中告诉黎先生“长沙的留法班有成立的希望,留法一事算是湖南教育界一个新生命。”同时,也写到“湘江评论目前出至第五  相似文献   

7.
有些风景名胜旅游区使用明信片式门票,我用这些明信片式门票制作极限片,既为旅游留下美好记忆,又为集邮增添情趣。现撷取几枚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8.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炫耀其武装攻占上海的凶狠,发行了一套14张题为《上海战迹》的明信片。这套明信片当时发行于日本本土,主要限于日军内部使用,上方印有“军事邮便”字样。这套明信片成了揭露日本侵略者法西斯暴行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南京读书时,偶然从故纸堆里获得几个1916年使用的邮资明信片。当时并不太在意邮戳,后来翻阅藏书,才知道这些明信片还记录了袁世凯复辟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广告宣传明信片简称企业明信片,由邮政部门发行或监制,以印有精美的广告图案和文字简介为基本形式,它对企业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邮政部门从受理业务起,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设计、印制和发行方案,利用中国邮政独家提供投递到户的特殊服务,把企业要宣传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出去。企业明信片的发行,邮政部门首先获得了广告营业的收入,而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他们投入相对很少的资金,换来的却是丰厚的经济利益。通过企业明信片的广泛流通,使用邮公众在使用或接触企业明信片时,了解到优秀企业所生产的名优产品以及星级企业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等。根据这几年收集到的不同的企业明信片,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现做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1月中旬,我国邮电部印制发行了“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以便让集邮者在即将来临的1982年元旦期间使用。自此之后,这一系列贺年邮资明信片连续发行了10年,共10套,总计31枚。自1991年改为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后,一直发行到现在。HP系列第一套贺年邮资明信片共两枚,邮资图面值均为4分。  相似文献   

12.
1950年3月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邮资明信片,与普东1邮票同图,邮资图注有“东北贴用”,面值东北币2500元,为当时国内明信片邮资,邮资图旁印有“另加纸费五百元”即明信片的售价为3000元。普东1型片仅限在东北币流通的东北地区使用,使用时间也仅15个月左右,因此在新中国邮政用品中东北币邮资片的实寄品相对比较珍贵。  相似文献   

13.
企业拜年卡,又名企业金卡,简称“金卡”,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以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为载体、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背面图案缩小或取消,印刷申请发行单位提供的新内容,并交由申请发行单位自行支配使用的一种邮政用品。(以下简称“金卡”)“金卡”的产生和发展 1991年底,原邮电部在贺年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1993年底发行时,  相似文献   

14.
黄勇 《集邮博览》2013,(11):36-39
近年来,由于印刷技术和原材料的发明革新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出现了很多特种印刷的明信片。所谓特种印刷的明信片是指采用不同于普通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的特殊印刷方式印制的明信片,如全息明信片、液晶油墨印刷的明信片、UV胶印油墨印刷的明信片、木板水印明信片、木板手工油印明信片、金属箔明信片等等。本文仅介绍液晶印刷的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且均为无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5.
从朋友蔡小鹤那里发现一本非常有趣的集子。《洋人眼中的清末中国》。这是一本全部用明信片编纂的集子,明信片使用的时间是在1898—1908年,也就是八国联军侵华前后。洋人用在中国拍的照片和绘画制作成明信片,然后又在中国各地的旅馆商店出售,在华的外国人买了又寄回国内。  相似文献   

16.
风光邮资明信片(FP)是1984年我国邮电部开始发行的,每套邮资明信片分为A、B两组。A组片邮资面值供国内使用,B组片邮资面值为国际航空资费,各片上的邮票图案即是该片背面风光图片的缩小图。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24日,湘潭县邮政局发行“恭贺新春”企业免资明信片。明信片正面图案为徐悲鸿作品“奔马”图,图案无邮资无铭记,印有“中国邮政”及邮政编码框、“邮政编码”字样,背面印有“恭贺新春”及广告用语。同日,县邮政局向所辖部室、支局、邮政所印发了“关于使用、交寄县局印制的‘恭贺新春’明信片有关事项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贺年邮资明信片是从1949年年底为1950年新年使用开始发行的,迄今已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由于这类明信片多年来每年发行量多达几十亿枚,加上中日建交后人员交流扩大,因之在邮市上很多售外邮的摊位上常能见到。但令人感到惊异的是,邮市上能看到的这类明信片正面印刷的颜色(除兑奖号码外)都是单一的红色,而且年年如此,显得十分单  相似文献   

19.
极限明信片的特征,就是邮票、明信片和邮戳三要素和谐一致的结合,形成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集邮品。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在邮票和明信片配好后,能否盖好一枚恰当的邮戳,是一枚极限明信片成败的关键。一、风景日戳与其它邮政日戳制作极限明信片的优劣比较极限明信片上盖销的邮戳常用的有三种类型:纪念邮戳、风景日戳和邮政文字日戳。从“极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信片与旅游景点门票,原本属于邮政、旅游两个不同的收藏类别。明信片与旅游景点门票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以邮资明信片(或无邮资明信片)为载体,印制精美的旅游景点图案的门票(简称明信片景点门票),是邮政部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