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小衡 《母婴世界》2013,(10):34-35
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简称FC)是儿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多发生在6个月-3岁小儿。约2%-4%的儿童出现过高热惊厥,其中半数发生在1-2岁之间。典型病例都是先热(测量体温38.5℃--40℃或更高)后惊厥(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2.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对惊厥小儿立即给予针刺、药物止惊等急救处理,同时做好惊厥、高热、基础、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降低高热惊厥小儿的意外伤害率、减少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人口质量以及减少惊厥的复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抽风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孩子在高烧时很容易发生,医学上叫做高热惊厥。在患中毒性痢疾、流脑、乙脑等疾病时更容易发生。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还不完善,受到刺激容易发生抽风,抽风大都发生在6个月至四五岁的孩子。小儿抽风发作很快,突然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或上翻,面色由苍白转为青紫,面部和四肢抽动,颈项向后  相似文献   

4.
年轻的朋友们,在您拥有了自己可爱的宝宝后,宝宝的健康问题是你经常碰到的麻烦,尤其在宝宝一岁之内,常会在您没准备时发生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水痘、小儿高热、小儿惊厥等疾患,尤其是高热和惊厥,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手足无措,惊恐万分。在此,秦大夫为宝宝患疾病的您献上一些基本的护理常识。  相似文献   

5.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新生儿至年长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以婴幼儿最为易见。由于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引起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地积极止惊,同时判断病因后进一步治疗。 一般资料 本科自1990年1月-1994年4月共收治惊厥患儿100例,其中高热惊厥27例,占77%,癫痫8例,占8%,颅内感染11例,占11%,低  相似文献   

6.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疾病,最多见于六个月~三岁的幼儿,因这时期幼儿脑的发育还不够成熟,神经细胞结构简单,脑的兴奋和压抑系统的平衡很不稳定,当体温高至39℃以上时,小儿就会突然全身痉挛,神志丧失,一般时间短暂,大都在半小时内就能恢复,这种现象就称为“惊厥”,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也不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儿,多次发作后会造成脑的损害,影响幼儿的发育及智能发展,甚至转化为癲痫,因此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急症。不明病因而漏诊误治会带来不良后果。现就我科1986~1987年期间住院的小儿惊厥100例分析如下。一般资料一、男女比例:本组100例中男62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67:1。患儿居住区:城市40例,其中高热惊厥20例,低血钙16例;农村60例,其中低血钙33例,高热惊厥20例。惊厥首发年龄:新生儿8例,1个月~6个月36例,6个月~3岁37例,3岁~7岁18例,7岁1例。病因的年龄分布:低血钙:新生儿期~6个月35例,6个月~12个月14例,  相似文献   

8.
蒋华 《早期教育》2005,(11):34-34
江西读秦先生来信说,他5岁的儿子在家莫名其妙地发生过两次惊厥,醒来后又并无其他异常。他们很担心孩子会再次惊厥,故询问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惊厥。  相似文献   

9.
惊厥或称抽风,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引起的紧急症状。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和四肢痉挛或阵发性抽动。惊厥的发作时间可由几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导致小儿惊厥的原因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自新生儿至各年龄小儿均可发生,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伴有或不伴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引起惊厥的疾病甚多,现将我科1982年2月~1987年2月五年间以抽搐待查收住院诊断明确的4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0例中男27例,女13例。发病年龄:12天~1岁以内22例,1岁~3岁9例,3岁以上9例。发病季节:1~3月13例,4~6月12例,7~9月8  相似文献   

11.
癫痫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有关扁桃体炎及扁桃体切除手术与癫痫发作关系的报道甚少。现就我科近五年来曾遇2例癫痫发作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有密切联系,并在扁桃体切除术后使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的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女,21岁,由其母代诉病史,患者为第2胎,顺产,家族中无癫痫病史。于5岁时经常发作扁桃体炎。且伴发热,需静脉滴注青霉素约一周可缓解。于15岁时扁桃体炎频繁发作,高热达39℃~40℃,伴抽  相似文献   

12.
正宝宝出现高热惊厥,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对于家长而言,却好像有几个小时那么长!因为高热惊厥看起来太吓人了!宝宝感冒发烧很平常,可如果出现了高热惊厥,会令家长又害怕又担心:为什么宝宝会高热惊厥?高热惊厥会伤及宝宝大脑吗?高热惊厥什么样?小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脑神经的功能不稳定,出现高热时,随着体温的急剧升高,可能引发惊厥的现象,这就是高热惊厥。说到底,高热惊厥,是宝宝身体对热的一种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反应,宝宝患麻疹、感冒、幼儿急疹时都可  相似文献   

13.
因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导致自身体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冬季应注意对婴幼儿保暖,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小儿发热时,切忌用厚被紧裹,特别是对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 当发现小儿突然发热时家人不要惊慌,应先检查室内通风是否良好,衣被是否过厚,检查无误后如过半小时小儿体温仍超过38.5℃,可口服退热药(按医  相似文献   

14.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其与血钠、血钙、血糖等亦有一定的关系 ,现将我们收治的 2 5例高热惊厥患儿情况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 .9~ 2 0 0 2 .4月共收治惊厥患儿 2 5例 ,年龄 7个月~ 6岁 ;其中男 15例 ,女 10例。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 18例 ,肠道感染 7例。1.1.2 临床特点 均表现为全身性抽搐。惊厥持续时间 :≤ 10min者 10例 ,>10min者 15例 ;惊厥次数 :1次者 16例 ,2次及以上者 9例 ;惊厥时的温度 :38℃~39℃ 10例 ,≥ 39℃者 15例。1.2 方法 清晨空腹抽血 2ml,用日立 715 0全自动生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因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导致自身体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冬季应注意对婴幼儿保暖,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小儿发热时,切忌用厚被紧裹,特别是对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  相似文献   

16.
惊厥俗称抽风,对宝宝的身体危害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单就惊厥发作的样子,也足以使家长产生极大的恐惧感,而此时恰恰又最需要冷静的头脑,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处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预先了解有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你就会从容应对而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相似文献   

17.
女,4岁。因发热两天,惊厥一次持续30分钟,于1994年12月10日收住儿科。按支气管肺炎并高热惊厥治疗,抽搐停止,体温下降呈睡眠状,12月11日出现双侧腮腺肿张,颈强直,一直昏迷,大小便失禁,四肢阵发性痉挛,按流行性腮腺炎转入我科。病前一周其邻居小儿患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密切: 体检:T37.4℃,P120,R30,发育正常,呈昏迷状,神志不清,颈强直,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两侧腮腺肿大,表面不红,无波动感,咽红肿,扁桃体Ⅱ°肿大,心脏听诊正常,双  相似文献   

18.
陈继培 《山东教育》2003,(33):48-48
正常小儿体温在36℃~37℃之间。若测量腋温高于37.5℃,肛温高于38.2℃,即称发热,体温达到或高于39℃为高热。据统计,发热占小儿夜急诊80%以上。这是因为,4岁以下小儿对高热耐受较差,当体温达到40℃或高于40℃并持续较长时间,不仅可促发惊厥,还可产生永久性脑损伤,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瘫痪、智力障碍等)。对夜晚突然发高烧的小儿,母亲不必惊慌,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来退烧。一、温水擦浴采用温水擦浴法给小儿退烧,既安全又有效,取材简便,做法方便,最适合于体弱幼儿。温水擦浴全身的皮肤,可使体表面血管扩张,促进血流加速,改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母婴世界》2012,(8):54-55
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故因此而得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夏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孩子突然昏迷,眼球固定上翻,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呼吸困难,颈项强直后仰,四肢抽搐等症状,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表现。这些患儿大多因患流感、痢疾、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而在发高烧。其他伴有高热的疾病,如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脑损伤、脑炎、脑膜炎、破伤风、败血症等,也很容易导致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