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的“的哥”能侃是出了名的,天南地北,天文地理,国家政事,他们都能侃出个一二三来。这不,刚上车,这位老兄就开侃了。   “哥们, MBA知道吗 ?”   这主儿对新名词还接受得很快,我心想,便笑着答道“不是工商管理硕士吗 ?”   “知道就好,现在 MBA可火爆了,读 MBA,年薪 10万元不是梦,我要是有那两把刷子,也弄个 MBA,就不干这侍候爷的活儿了。”   我逗他:“不是可以花钱买嘛 ?你也买个证书不就得了 !”   “嗨,哥们,学位证书能买来,学问可是买不来的。”   这老兄还真说到点儿上了。事实上,如果能真有…  相似文献   

2.
每次参加写字比赛,我都能捧个一等奖回来,在得到别人的夸奖时,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因此,初站讲台的我,在三年级学生面前自我介绍后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个“王”,不料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王’不是这样写的,你写错了。”错了,哈,我明白了,这是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叫行楷。以后,总有学生向我提出:“不”的下部是“竖”不是“竖提”,“露”的雨字头不是“雨”。我笑着解释这不叫错,这叫书法。  相似文献   

3.
多多和表妹兰兰在客厅里捉迷藏,两人嬉笑追跑,突然“砰”一声,茶几上插满鲜花的花瓶碰翻在地摔破了,看着渐渐流散的水和一地的玻璃、花瓣,兰兰首先尖声喊叫起来:“不是我,不是我干的!”“我,我,我……也不是!我……”多涨红了脸,一个劲地表白不是他碰翻的。  相似文献   

4.
“我没有香香公主的美丽,也没有建宁公主的权利……”酸溜溜地哼唱着《我不是黄蓉》,我抱怨上帝为何把美丽的外表和智慧的头脑统统送给了别人,却对我如此吝啬。 我尝试着去改变这一切。我戴上了伪装的面具,穿上了名牌服饰,举手投足也尽量让自己散发着“明星气质”……我努力改造着自己,可是我并  相似文献   

5.
解语老师:我在培养优等生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本地也算得上小有名气,可是这学期学校却让我教了一个普通班,我心里颇为不满,同事中也有人为我鸣不平。我愈发闷闷不乐,对班级也赌气不管,最近班里接二连三地出问题。重新抓班吧,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依旧不管不问吧,又觉对不起学生。编辑同志,请帮我拿个主意吧。江雪老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极少数优等生的“精英教育”,只要有哪怕极少数的“学困生”在我们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之外,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教育。那些很有潜力却尚…  相似文献   

6.
友人曾经向我说起这么一件事:邻家有一小女孩上小学三年级,某日放学回家,神采飞扬,脸上写满笑意,心情好得不得了。她爸爸觉得很奇怪,问其原因。“你猜猜看。”孩子调皮但不无得意地说。“今天考试得了好成绩?”“不是。”“选上班干部了?”“不是。”“上课被老师表扬了?”“不是。”……做爸爸的怎么也猜不着正确答案。最后,小女孩附在爸爸耳边悄悄地说:“爸爸,今天中午我在走廊上踢毽子,班主任老师从我身边走过,他轻轻地摸了一下我的头,走了几步,还回过头来朝我笑了笑。爸爸,老师摸摸我的头,那种感觉真好!”“老师摸摸我的…  相似文献   

7.
无所事事时,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四周宁静无风,日头懒懒地从东面升起,在我们都差不多忘记它的时候,仍然耐性很好地挂在上面。这种感觉发生在很久以前。我曾经也听摇滚乐,跳迪斯科;也玩《星际》,在《最终幻想》里畅游;也看好莱坞大片,阅读金庸、蔡智恒和安妮宝贝。但现在我开始向这些说:“我很忙。”化学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刺得我心痛。这已不是第一次了,我被老师“请”进办公室。老师右手的食指定定地指着一个大大的红叉:“这道题上课的时候说过两遍,我不是说极有可能考到吗?为什么还错?”我很抱歉。整整10分就这样没了。你知道…  相似文献   

8.
记得我们班举行过一次“成功靠什么”的讨论会。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成功。轮到我了,我脱口而出:“恒心才是成功的金钥匙!”刚上学时,我的语文作业从没上过及格线,数学更是常捧“鸭蛋”。我不是不会做,而是字写得乱,老师“看不懂”。这是我给自己找的病根。药方呢———与自己赛跑,坚持练字!我在作业本最醒目的地方写下这句话。于是,我开始在“字”上下苦功:从汉字到阿拉伯数字,从标点符号到运算符号,一样也不马虎。短短几天,方格纸已写了厚厚一叠,可是,我的作业本上还满是“灯笼”,老师的评语依然是“字太乱”。面对着刺…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班,最有人气的人不是班干部,不是帅哥美女,而是“嘻哈二将”——也就是我和我的死党齐超。“有嘻哈二将在,就有嘻嘻哈哈的笑声在。”这是我和齐超的口号,也是我们受到全班同学热烈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距离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首先给我的感觉是距离。儿子长大了,正是由于长大,才一步步拉大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说几件小事吧:儿子是北京军医学院的文职军人,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全家其乐融融,可也难免话不投机。我和儿子一块上街,他非拉着我靠人行道最右边走。我说:“你看中间人少吗?”儿子说:“也许他们中间不乏文盲、法盲。”我无言以对,从此不敢再往中间走。和儿子一块在广场散步,咳嗽一声,他立马会奉上卫生纸。我说:“这不是北京。”他说:“北京也不是一个公民后边跟一个警察,自觉与否取决于文明程度的高低。”我只好乖乖地接…  相似文献   

11.
我是什么     
因为我不了解,所以我想了解。我是什么?这好像是废话,当然是人了。我也知道我是人。不过, 我的问题是我“是”什么,而不是我“属于”什么。这就是数学上的“=”和“∈”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Iloveallofyoudeeply.“Anyone”iswhatI`dliketomostGodblessismybestwish.Isay--Enjoyeveryminuteofyourlife!初次见面,是在那次“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英语竞赛”上,他是我的监考老师。他不是平常人们所说的那种帅气,也不是英俊,但是仍然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胖胖的身形、“精华”(浓缩即是精华)的身高,走起路来有种蹦跳的感觉。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这些,而是他爽朗的笑声,那笑把下巴都遮住了。那是一种独特的英俊吧。一个偶然重新分班的机会,“他”成了我的英语老师,也成了我的班主任。我知道他姓马。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孩子要从小做起,从小事抓起,抓住时机,对孩子的惩罚教育也是这样。记得儿子1岁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刚下班,婆婆无奈地指着坐在茶几上的儿子说:“看看你们的好儿子吧,怎么说也不下来,我是没有办法了。”儿子抬起头,调皮地望着我,好象在说:“你有什么办法吗?”我静静地望了他一会,轻轻的把他抱了下来。“茶几是吃饭的,喝水的,不是坐的,懂吗?”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第二天,他又坐在了上面,我什么也没说,就把他抱了下来。后来他又坐了上去,好象天天等着我下班从那里抱他似的。这次我什么也…  相似文献   

14.
学会尊重     
沙平 《湖北教育》2005,(3):62-62
世人常感慨:为人难!为人的确是“难”。这“难”不是难在公事上,而往往是难在私事、难在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上。我解决这道生活“难题”的钥匙是:尊重别人——它虽非“万能”,但的确为我创造出无数的好心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缕缕清风。  相似文献   

15.
“不是说好在学校举行文艺汇演吗?咋带我们出来了?看看这么大的太阳,这也不是春游啊!”我小声对同桌嘀咕。“就是就是,大中午的又累又渴,蚊子还这么多,唉!”同桌也嘟囔着。旁边渴得低着头的同学们也怨声载道。你说说,这算什么六一?  相似文献   

16.
背书     
“我的妈呀 !这么长的课文 ,居……居然要全部背下来 ?!饶了我吧 !”手上的语文书随着我的抱怨 ,也极不情愿地飞到了桌角。“谁去背那长篇大论的。简直是浪费时间嘛 ,反正再怎么背也背不出来。”的确如此。我在背书上从不下功夫 ,每每都是要抽查时才临时抱佛脚地去翻书 ,草草地速记下来 ,最后便会顺利过关。但 ,若碰到“长篇大论”时 ,我也只有祈祷老师别抽查到我。“……不是这篇 ,这篇你上学期不是背过了吗 ?是这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来———”“又是隔壁的 ,”我嘀咕着 ,“边洗碗还边教女儿念古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相似文献   

17.
渴望理解     
“你知道周颖慧的‘广播操标兵’是怎样得来的吗?”“不是评委评出来的吗?”“才不呢!你没看见她爸爸坐在主席台上吗?”“对,我好像看见她爸爸还和评委嘀咕了几句。”“上次的‘演讲比赛一名’肯定也是这么得来的。”“还有,还有……”我惊呆了,要不是正好从这儿经过,怎么也不会知道她们对我竟有这么多的议论、误解。天!我……我……真是百口莫辩!这些荣誉不全都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吗?并不是靠爸爸……不是!决不是!不一会儿,她们走了过来,看到了我,表情是那么冷谈。我强忍住眼中的泪,也慢慢地走了过去……直至放学,她们都…  相似文献   

18.
刘扬 《教师博览》2023,(32):11-13
<正>下课铃声刚停,音乐老师就怒气冲冲地走进了办公室。她径直走到我的办公桌前,“啪”的一声,把两根木制的杆状物拍在了桌子上:“刘老师,你瞧瞧,音乐课都要成武术课了,这让我怎么上课?”我一阵脸红,一边嘴上赔着不是,一边心里寻思着:这帮“熊孩子”又惹啥祸了?  相似文献   

19.
我问朋友:“你是爱上弦月,下弦月,还是满月?”朋友说:“我都爱。”这句话打动了我,很让我思索。是啊,真的喜欢月亮,又何必在乎她是圆是缺。我想,这才叫“喜欢月亮”,喜欢得脱俗,喜欢得深切,而不是贪图她在某一阶段的美丽月色。我想,假如我们能这样看待人生就好了。爱生活,就爱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这不是“宠辱不惊”的盲目的热爱,更不是贪图享乐的虚伪的热爱,而是把自己融入生活;高兴时笑,悲伤时哭,只有悲喜交加的生活,才是真的。十六岁的我们,正处在“花季雨季”,在这样明媚的日子里也会有雨有风,而阳光普照的日…  相似文献   

20.
李继彦 《华章》2011,(7):50-50
有一道考题,要求写出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作者,考生写“唐李白”,却不得分,因为标准答案是“李白”。难道此诗并非唐代李白所作,而是异代同姓同名的人所写?当然不是。莫非历史上有个姓唐名李白的人,那个答案误指了此公?似乎也不是。何以不给分?因为不是标准答案。我疑心这试题是由电脑改卷,它只认标准答案。电脑也有不如人脑之处,此其一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