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如簧 《快乐阅读》2012,(31):74-7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趣味识字以趣味为眼,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景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识字为快乐识字,从而引导他们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  相似文献   

2.
师萍 《青海教育》2007,(1):45-45
《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通过多年的识字教学,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闫芳芳 《农村教育》2005,(7):128-12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强调“识写分开”,“多识少写”。面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任务重的现状,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枯燥的识字方法,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验识字过程的乐趣,感悟汉字本身的人文性、艺术性,并尝试用多种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操,开启智慧。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拓展识字范围,丰富识字途径,坚持识写结合、识用结合,努力做到让学生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在写好端正汉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沈燕 《新疆教育》2013,(1):135-13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呢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创新的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其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喜欢听,乐意读,主动记,使抽象的汉字具体化,静态的汉字动态化.复杂的汉字简单化。而“故事识字法”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从这一点意义上讲,低年级识字教学必须走改革发展之路,摒弃有碍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高兴听,乐意读,主动记,使抽象的汉字具体化.静态的汉字动态化,复杂的汉字简单化。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见,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更应选取最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将之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是《新课程标准》超越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最显著之处。识字、认字是一年级新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苏教版教材识字部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恬静、雅秀、清纯、和谐的插图艺术风格如丝竹般清新流畅,更为一年级儿童所喜爱,展示了一个纯洁率真的儿童心灵世界。我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时,立足于孩子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努力开放识字教学,开拓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趣味识字,把识字变成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创造的一种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练的乐趣,美的享受,知的满足,理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优化活动情境,让学生快乐识字。  相似文献   

10.
吴志英 《广西教育》2013,(41):47-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汉字中形声字居多,在形声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让小学生乐于识字,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这就表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意识,并能学习一些识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褚春梅 《教师》2012,(30):63-6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所以识字课一定要努力做到趣味十足,让孩子喜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体现新课程的“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理念。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爿惯”。要教给学生多种自主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将识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式识字,实施有效激励和评价,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形音意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用”中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偷决的心理情境中学习识字,让兴趣这种特殊的意志倾向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透过教材,走进生活,在需要中识字,培养学生见字识字的好习惯。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小学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的汉字学习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提高了认识汉字的量,降低了“会写”汉字的量。从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编排都体现了让学生“多认少写”,“早认字、早阅读”这一思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使…  相似文献   

18.
刘琳 《甘肃教育》2003,(12):20-2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而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又要求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会独立识字”。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依据《课标》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及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刘丽君 《新教师》2019,(9):38-3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有关识字教学的要求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学习独立识字”等。统编版一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13次“识字加油站”,其中上册6次,下册7次。“识字加油站”根据生字的特点,灵活地编排了识字内容,在较好地呈现识字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笔者结合统编版一年级教材“识字加油站”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给低年级识字“加油”。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不能单纯去为了识字,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孩子们在语文实践中体验快乐,积极地学习.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①创设一个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②培养识字兴趣,激发识字愿望;③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