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二版第三章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P48)课本的原文是: “苹果落地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要问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我们会回答,那是由于苹果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A版(以下简称《数学2》)是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必修课程·数学2编写的,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两部分,分为四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教A版高中数学课标实验教科书《不等式选讲》简介………………………………俞求是(2-1)人教A版高中数学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二章“统计”简介………………………李勇(2-5)《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1简介……………………王嵘(3-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数学2简介……………………张劲松(3-4)人教A版高中数学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三章概率”简介…………张淑梅(4-1)数学教育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新加坡数学教育特色分析及启示……………………………………马萍(5-1)概念的属…  相似文献   

4.
“双面”阿Q     
现行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节选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名作《阿Q正传》的第二章“优胜略记”和第三章“续优胜略记”。在谈到这两章中的阿Q主要思想性格时,无论是教材还是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以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为例,设计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学生数学抽象素养评价细目表,并具体阐述运用评价细目表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6.
1 展示矛盾,引发思维冲突 日前在进行《k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相互转化》(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第三节)一节的教学时,举了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7.
以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2.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第一课时为例,通过问题驱动,由浅入深,调动思维,激发兴趣,挖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素养。  相似文献   

8.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第三章第3.3节的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以两点间的距离为基础的,它可以用来解决线线距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人教A版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设计思想阐述、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位、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  相似文献   

10.
在新教材人教A版中,一元三次函数作为一种函数研究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必修1第二章中的幂函数Y=x^3教学中,就强调学生要掌握它的图象与性质;在必修1第三章中的函数零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粤教版《物理》(选修3—2)第一章第二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安排在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强调了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性、独立性、同时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容易忽视合运动与分运动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同一性,普遍出现以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的第二块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I后,研究函数与方程关系的内容,它是“函数与方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选修2—3》的第三章是“统计案例”的学习,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教师教学用书》中,均提出了对本章学习的具体要求和教学建议.对于统计案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领会统计思想在分析和认识客观现象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从直观上感受方法的合理性,但不要求从数学上给出严格的论证;  相似文献   

15.
1 高考展望 三角函数在新课程人教社A版教材中共有3章内容,分别是必修4中的《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形》和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内容向上承继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内容,中间穿插平面向量的内容,后续与导数、不等式以及选修模块中的坐标系和参数方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正>三角函数是初等数学中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五节"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第1课时).笔者就课堂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准标实验教科书&#183;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三章不等式中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由若干直线围成的平面区域互相转化,它是进一步学习简单线性规划内容必备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正弦定理的教学安排约2课时,下面笔者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研究方面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面简称为《课程标准》)编写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三套组成,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A版、B版两种版本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种版本.以下为叙述方便,分别简称为人教A版、人教B版和北师大版.这三套教科书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一章第一节"正弦定理"为例,通过一些教学实例,对如何构建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