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对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音乐的差异性,同时教师也可以穿插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进行放松,用舒缓的音乐来治疗学生的情绪,以此来有效改善学生的负性情绪。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帮助学生在学习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周刊C版》2016,(25):164-165
小学生是提升自身修养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音乐有一种可以为学生减压的力量,可以给学生排解一些不良的情绪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且音乐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学生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素养,还可以接受自身特点,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情感,非常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音乐这门学科涉及的领域很多,可以给学生不一样的精神上的营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观念、审美价值等,可以把学生引领到更广阔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观念意识,让学生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郝海燕 《文教资料》2020,(4):112-113
音乐课是高校重点科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保证学生有优秀的素质。高校音乐鉴赏课至关重要,在这一课程中融入多元音乐文化,可以解决现阶段音乐鉴赏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音乐鉴赏课质量。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情感,可以美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又是一种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用优美的旋律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竖笛进入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激励和净化,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静听和辨听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静听和辩听。可以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水平。使学生体验到在音乐中蕴含着哲理和丰富情感,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静听和辨听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静听和辩听。可以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水平。使学生体验到在音乐中蕴含着哲理和丰富情感,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周敏 《中国教师》2023,(5):115-117
奥尔夫教学法以“人”为本,并以趣味学习的方式贯穿于音乐技能学习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音乐到表现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学科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其音乐潜能,为培养音乐综合素养夯实基础,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综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音乐的审美能力是指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情感体验过程,它主要受到一个人的认知特征、生活状态的影响。因此,在农村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必须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此外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也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教师需要依托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教学目标,注重加大教育力度于锻炼学生音乐审美与音乐创造能力,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全面理解与实践,还可以促使学生拥有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因此主要通过从音乐审美到立美的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并阐述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施行以来,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音乐在初中阶段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学科。构建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将音乐知识较好的教授给学生,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并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笔者通过自己对音乐教学的研究,提出几点关于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方法,针对构建有效音乐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基于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而生成的情感与认识共存的精神活动。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形成音乐审美的基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玮 《教师》2014,(16):52-52
音乐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也具备深厚的熏陶功效,借助音乐的力量,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优雅脱俗。教师可以利用唯美的歌词来影响学生,可以利用乐曲优美的旋律来感染熏陶学生,可以利用音乐创作者自身不同于常人的命运或者音乐背后的故事来影响学生,可以借助优美的古典乐曲或是乐曲中所包含的那些古典文化的元素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时代,初中音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开拓学生音乐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优化学科的资源融合。  相似文献   

15.
秦焕景 《成才之路》2014,(20):54-54
情感教育在音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的学习中,不断灌输情感,可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不断向学生灌输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名曲赏析,陶冶学生的性情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要想将音乐教育的启蒙作用发挥到最佳,我们就要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李振坤 《学周刊C版》2019,(9):141-141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是也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器乐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初步表现音乐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能够在美妙的旋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本文围绕如何根据音乐的律动开展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好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的心灵高尚起来;音乐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刘莉莹 《学苑教育》2021,(10):91-92
小学音乐课堂是学生接触音乐艺术,培养良好音乐素养的开端,音乐课程中的声势律动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水平。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音乐教学的开展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更好的音乐体验,教师必须将声势律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有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如此才能为学生树立长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