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分析"学困生"成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还要揭开"学困生"这个"结"。对职校计算机"学困生"的成因作深入探究,并提出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有效性策略。教师对学困生怀着真诚的爱,充分尊重、信任学困生,善于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找到启迪学困生心灵的金钥匙,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健康、蓬勃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闫丽阳 《教师》2012,(10):23-23
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困生"对教师有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情绪致使教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很难推进。对立情绪从何而来?一些对"学困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对"学困生"的冷落、歧视、辱骂、嘲讽使得这些学生逐步丧失了自信,  相似文献   

4.
单景辉 《辅导员》2014,(10):75-76
如何转化"学困生",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碰到的不小难题。笔者的经验是,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首要完成的工作。其次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的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学困生,我们班也不例外。根据这几名学生特点,笔者通过和家长沟通,与曾和他们上过同一幼儿园的同学交谈,了解了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针对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巧用心理效应,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一、善用"登门槛效应",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1975年为慈善机构募捐时,只不过多说了一句"哪怕是一分钱也好",便多募捐到了一倍的钱。查尔迪尼是这样分析的: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逐渐开始关注高校的"学困生",而我国直到20世纪末大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才开始进入公众视线。本文基于对"学习困难"定义的回归解读,发现我国高校"学困生"学习策略失调和学习动机不高,从"矫治、补偿性"、"预防性"和"发展性"三个视角对大学生"学习困难"转化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1.现在教育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其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
  许多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好,出现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得不到及时全面照顾,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我深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学效果是否成功的关键,学困生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学业型学困生"("学业型学困生"是指"非智力不足或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性格上有缺陷,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恰当,学生生活方面有问题而导致学业基础差,表现为不能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学业成绩低于自己智力水平的学生")。还有一种属于"品行型学困生"(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有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妨碍他人学习、妨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妨碍班级教学常规的学生)。还有其他的诸多原因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去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走出误区、阴影等,引导学生逐步引导使其转化,转化后要及时巩固避免再次变为学困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形成的"学困生"的基本成因,并就此提出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关岭自治县八德中学为例,对"学困生"的成因、认知特点进行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期望能对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帮助,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玉梅 《考试周刊》2011,(31):145-145
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学困生"的转化是班集体建设和学校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的重中之重。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转化学困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师生情感的交往,树立信心,引发求知欲,促其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下,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出现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困生"的转化成为数学科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庞永红 《考试周刊》2011,(16):87-88
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转化进行分析探究,提出教师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每个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落后原因,并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语文兴趣淡薄,缺乏信心,导致了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断增多,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也不断增加,全力做好转化语文"学困生"的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班级的教学成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有效转化语文"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转化这些语文学困生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张会军 《考试周刊》2009,(17):143-144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英语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出现了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教育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是当今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教育教学实践,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如何转变学困生是当今新课标要求每个学科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是通过对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的初探。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初中英语学困生占初中学困生比例约为50%以上,本文主要论述一线英语教学实践中"尊重与爱并重,情暖学困生";积极的评价,推动学困生";四多"并用,助力学困生的农村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莹 《考试周刊》2012,(18):153-154
如何做好生物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为生命科学输送优秀的人才,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都面临的课题。然而面对高中阶段薄弱的学科知识基础、懒惰的学习习惯、缺乏上进的学习心理的学生,要让生物考生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就高中阶段生物学科"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谈起他们,教师总是挨声叹气。确实,有的教师为"学困生"付出了许多,你看,课间放弃休息为他们补课,放学后还经常专门为他们开小灶,甚至利用所谓的"小科"课来强化训练——这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人任教小学高年级数学多年,深深地体会到,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转化,长期在"学困生"帽子的重压下已经对学习产生了畏难和厌倦心理,甚至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成绩的好坏无所谓,对数学的学习已经趋于被动状态,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完成质量比较差,所以考试成绩常亮"红灯"。  相似文献   

20.
黄刚 《中学教学参考》2012,(12):113-113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的学生很想认真学习但总学不好,也有的学生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这些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学习障碍,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作为中学教师,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努力让他们转化为"优生",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下是本人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生"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