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苏秀珍 《学苑教育》2012,(17):11-11
“名师”人人想做,成为“名师”之前,不妨先做“明师”。做“明师”也不易,需要我们对教学与教育有极大的热情,这是推动高效教学的助燃剂;还需要自觉地具有使命感的思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思辨性和生命力;更需要永不厌倦的研究精神,注重知行合一,把知识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2.
<正>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名师!或许是因为今大的教育规模日益庞大而资源日益紧缺,或许是因为大家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日益强烈,或许是因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旧的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矛盾冲突日益激化……总之,我们需要大量的名师来改变现状,改良教育,以适应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时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打造"名师工程"的响亮口号。为使工程得以具体落实,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为一些特级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还把工程的具体任务"承包"给有关部门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着意打造名师工程,其出发点是好的,教师确实需要培养,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也确实需要一批名师来带动。但遗憾的是,一些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名师的"加工厂",有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为了扩大区域教育的知名度,增强区域教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劣。按照学校要求“打磨”新教师,用先进教育观念“打造”有一定水平的中年教师,在校内开展“名师”评选活动,“装点”优秀教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加快名师队伍建设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名师是普通教师的榜样,向名师学习,是为了给普通教师一个标尺,用这把标尺来丈量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育领域,当我们在谈及教师的榜样时总会想到名师。在谈到名师时,那一长串的名字:斯霞、霍懋征、李吉林、魏书生、孙维刚、李镇西等便会一一出现。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那应该学习名师的什么呢?应该怎么样向名师学习呢?执着的教育追求,向着自己的教育之梦出发只有热爱才有可能让自己有所作  相似文献   

6.
正一名师,主要是来自于外在的评价。在现实教育中,我们都向往做个有名的、有影响的教师。我毫不隐晦地说,我也曾梦想着当名师。到现在我也不反对当名师,更何况我也被名师影响过。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名师。一位名师,首先要有过硬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陆莹 《福建教育》2014,(9):40-40
名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大树,是改造教育生态环境的主力军。2012年10月,南靖县依托两所县直幼儿园成立了两个幼教名师工作室。成立幼教名师工作室,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幼教名师的再成长,打造名师品牌,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幼教名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引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呼唤名师,教育改革催生名师,于是各地各级中小学名师评选活动便应运而生。最近几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非常注重名师队伍培养,都在"打造"名师。然而,名师热背后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抓好名师的评选、培养和使用对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超前、业绩卓越的教师队伍,意义是深远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名师都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论是师德修养、教学艺术和水平、教科研能力都是一流的,是名副其实的名师。然而,有些学校尤其是一些农  相似文献   

9.
由《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社主办的"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构建成因专题教研活动"于2007年11月3日至11月4日在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举行。两天里我们观摩了名师带来的6节展示课,并分别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高职“教学名师”的评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五年制高职应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名师”的评选指标体系,精心组织评选活动,推动“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张映春 《江苏教育》2006,(3A):39-39
名师,即非同凡响、富有盛名的教师,他们是教育实践中的佼佼。生活的历练,幸福的成功。名师的价值不在一己之名,而是一种财富和资源,属于一门学科,属于一所学校,属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张晓震 《教育》2008,(2):40-41
一个初涉教育的工作者如何修炼才能成为名师呢?这个问题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教育工作者们。《教育》旬刊记者在北京一些中小学采访时强烈感受到基层老师们对于成为名师的渴望,但同时,面对新时代的教育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在教学教法和管理等方面往往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而常常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欲做名师,先从名师”,这句话绝非无的放矢,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名师”们是怎样教学的吧。  相似文献   

13.
正名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大树,是改造教育生态环境的主力军。2012年10月,南靖县依托两所县直幼儿园成立了两个幼教名师工作室。成立幼教名师工作室,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幼教名师的再成长,打造名师品牌,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幼教名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引领、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我县幼教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致力于打造名师品牌和发挥名师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本人就幼教名师工作室的一些粗浅做法和点滴经验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何谓“名师” ?按辞海的解释 ,即“著名的老师”。我区近年启动的各类“名师工程”中的名师 ,可解释为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有影响、有声望、有名气的著名老师。  综观历史和现实中一些可以称得上名师这一角色的人 ,都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 ,似可以作为我们判定一位名师的主要参考依据 :  一、师爱。名师对学生有一种真诚的、无私的、持久的、普遍的爱 ,也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着的、热烈的爱。师爱是名师自我牺牲精神的崇高体现 ,是成为名师的前提 ,是区别名师和以教书为谋生的普通教师的根本标志。“没有爱就没有…  相似文献   

15.
近日,合肥市首批“名师工作室”已经相继挂牌成立,并开始开展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通过加强团队建设,让一群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育人聚集在一起,不断增强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活力。在选拔和培养名师上,打破了以往“拉郎配”的单一方式,而是采取了领衔名师和成员之间的“双向选择”,让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幸福的港湾。工作室的成立为名师的成长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为名师提供了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在为  相似文献   

16.
于永正、靳家彦、支玉恒三位名师做课成都,给四川小语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的丰采。“走近名师”,我们关注的是名师之名“名”在哪里?他们给了我们什么启迪?我们更期望广大教师以名师为镜,不懈地学习、实践、反思,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步步“走向名师”。这,就是我部与乐山市实验小学、乐山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走近名师”座谈会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时代呼唤名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时代是需要名师的时代。有了名师,绿叶红花,枝繁叶茂,才显出勃勃生机;有了名师,众星拱月,繁星满天,方才有星光灿烂。一位名师不仅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好学生,还可以带出一批好老师,影响一方教育。然而,当今教坛老一辈名师寥若晨星,新一代名师屈指可数。泱泱大国,名师何其少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小语界堪称为名师者,如斯霞、王企贤、霍懋征、袁王容等,德艺双馨,他们创造的许多精彩课例,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经典”。尔后,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丁有宽的读写结合,风靡全国,影响深远。于永正、贾志敏、靳家彦、支玉恒等,又以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0,(11):F0004-F0004
为有效利用现有语文名师资源,发挥其卓越的专业塑造力和学科影响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型语文名师,整体改善语文教育现状,推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并使语文名师谱系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手众多语文名师,已成功举办了五期语文“名师育名师”班,刘国正、于漪、魏书生、孔庆东等名师亲自授课,言传身教,贴身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名师讲坛——送教下校”活动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菜单式”培训的系列之一。我们将名师聘请为“名师讲坛”的成员,再由各中小学校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名师,并向名师提出授课要求,最后以片区的范围将课免费送到学校。该活动充分体现了“以校为本”的原则,达到了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意识水平的目的。使教师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但“送教下校”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四川教育》2005,(7):46-48
于永正、靳家彦、支玉恒三位名师做课成都,给四川小语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让我们感受到了名师的丰采。“走近名师”。我们关注的是名师之名“名”在哪里?他们给了我们什么启迪?我们更期望广大教师以名师为镜。不懈地学习、实践、反思。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步步“走向名师”。这,就是我部与乐山市实验小学、乐山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联合举办“走近名师”座谈会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