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生成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所以,在独立、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坚持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师生间敞开心灵,让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接纳、情与情交融,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文本,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互动,让真实情感在课堂上流淌,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意义,这是我们应追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智启智、以情促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基于这种理念,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情感与智慧,催化学生睛感与智慧的生长,让我与学生们一同沉浸在欢愉的学习氛围中,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提倡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摆脱课堂上的教师权威地位,让教师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沟通、合作、对话,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交流方式。好的师生关系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对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感召力,学生积极学习的情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追求的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以智启智、以情促情,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基于这种理念,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能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情感与智慧,催化学生情感与智慧的生长,让我与学生们一同沉浸在欢偷的学习氛围中,一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放飞想象     
做一个进取的人民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做一个智慧的人民教师,与学生同生成;做一个快乐的人民教师,与事业同发展。让学生生命在我们的发展中成长;让我们的生命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相似文献   

8.
情智交融的数学课堂,既要有浓浓的情,也要有深深的思。以情萌智的数学课堂,是激情澎湃的课堂,也是思绪万千的课堂,是学生情真意切的流淌,也是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射。在构建情智课堂中,我们要做到以情育情、以情萌智、情智互动,让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和谐共生。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时,要在兴趣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在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手上会做""脑中会想""嘴上会说"中去学习、操作、体验、交流,从而构建出理想的情智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陛的大舞台。语文课堂教学本应是一个丰富多彩、动态生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过程,是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情感与智慧共生的过程。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智发展的平台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高扬“健康课堂”的旗帜,通过设计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采取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创设自信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生命渴望,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让课堂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1.
杨新民 《学周刊C版》2010,(10):165-165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才华。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现和发展状况.所以,我们应将赏识教育带入地理教学中,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即把语文课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把语文课上成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有"情"味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语文教学缺乏"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堂追寻的是师生潜能的尽情释放,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调整,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原本沉静的学生活动起来,在探究性学习中彰显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适时地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交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一、抓住契机,巧妙引导,激发探究的内驱力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在目前的  相似文献   

15.
狄晶 《考试周刊》2012,(25):30-30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语文,学生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当教师深情投入、热情洋溢时,当教师建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时,学生能以情悟情、以神会神,能兴致勃勃地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在语文形式与人文内容的双向运动中对话、交流、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语文是富有情趣和生命动感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语文教师能够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准确地诠释和演绎新的语文课,营造出富有灵动、情趣的语文氛围,就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生成强调师生、生生在互动中,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碰撞,情与情的感应。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两种失衡现象:一是教师过于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堂中完全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任务,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  相似文献   

17.
关于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可谓众说纷纭,苏州许红琴老师如此概括:真实、朴实、扎实,让语文返璞归真,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打好文化的底子;诗意、智慧、灵动,让语文情智交融,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精神享受、诗意栖息、走向智慧的过程,为学生奠好精神生命的底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摆脱肢解文本、繁琐分析的诟病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感.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寻找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点,改进教学行为,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仇敏 《湖南教育》2008,(1):24-24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存在的潜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足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指向内心、关注自我的时期,教师要从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角度切入,让学生学会对自我经验自觉提取,唤醒自我体验的意识,激活与文本、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构建自我开放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让同学们体会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实验重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并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