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核心部分,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让充满趣味的音符飘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要让孩子有精彩的人生,教师必须有精彩的人生"。福建省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郑艳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一个幼儿教师的音乐教育梦。二十几年来,她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音乐教育梦想,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努力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她关爱幼儿的成长,尊重幼儿的体验,相信音乐属于每一个幼儿,努力让他们在音乐的王国里尽情地领会音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活动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人们说每个孩子都是会唱歌的天使,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用唱歌的方式将爱洒满人间。幼儿园时期也是孩子们各项能力学习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让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对其以后的音乐之路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刘秋玲 《广西教育》2007,(9A):43-43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现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中体验快乐,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倪妙 《上海教育》2013,(3):68-69
音乐是开启快乐和智慧的钥匙。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曾经感慨:“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教育不单纯是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更是育人的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20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思索并不断探索,如何能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如何用音乐感染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让音乐能够真正成为放飞童年梦想,贴近校园生活,触摸纯稚心灵,启迪人生智慧,凝聚精神力量,培养审美情怀的一种重要方式。让中小学生在贴近生命本质的音乐声中轻松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审美教育。为此,小学音乐课必须发挥音乐“情感艺术”的特点。让美的乳汁哺育孩子们健康成长,从而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积累了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将直接影响未来。3~9岁是儿童音乐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对高音、高区、节奏、音色的感知和发展都处于"黄金期",在这一阶段适时适度的进行音乐教育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音乐教育会使孩子们"暖身"。学音乐可以从小锻炼对自身的控制能力,这不仅是各部分机体的平衡协作能力,更是全部感官的锻炼和提升,同时也促进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多初学音乐的孩子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定下来",从学习到生活的各方面的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改观。音乐教育会使孩子们"暖心"。大家都承认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但更直观更准确的概  相似文献   

9.
张向华 《山东教育》2011,(33):32-33
作曲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音乐在教育作用方面的真谛。因此,幼儿音乐教育不应只是教给孩子们一些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展他们的兴趣、爱  相似文献   

10.
由于音乐成绩不计入升学成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并不受重视。其实抛开功利性目的,音乐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重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可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提升艺术修养,丰富才艺发展等目的,这一切都是有利于儿童心智发展,能够为农村小学生未来人生的幸福发展奠基。音乐教育,让农村小学教育充满一种灵动和魅力,让农村小学生也拥有一颗追求幸福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学习电子琴已经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电子琴,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手、眼、嘴、脚的协调能力,也训练了孩子们反应的敏捷性,这些对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2.
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孩子是教学的中心.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在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艺术修养基础等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指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们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竟很少,许多孩子长大后只是倾听、欣赏音乐的人,那我们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从孩子抓起,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音乐教育。一、学习用耳朵聆听,丰富幼儿的听觉经验我们知道,音乐…  相似文献   

14.
音乐覆盖着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情感的熏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塑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应重点把握"快乐"这一原则,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体验快乐、在DIY创作中蕴育快乐、在"情与美"中享受快乐、在多元文化中增进快乐,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世界各国尽相学习的国家。不仅学习他们的体制、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可见两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地位。而美国与德国由于国情不同,音乐教育思想也必然具有差异性。但通过对两国的音乐教育思想文献进行仔细的分析,两国在音乐教育思想上还是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都主张音乐教育强调音乐实践,而音乐实践应该以音乐要素的学习为起点,将音乐实践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注意传承音乐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思想。可见,音乐教育的"体验性"、"实践性"、"要素性"、"生活性"、"文化性"、"民族性"是两国音乐教育界在音乐教育思想所达成的共识,是两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音乐从起源到现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减压的最好方式之一,另外音乐还有励志、抒发情感等作用。由此可见音乐作用之广泛。中小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成长规律,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广泛的基础科学知识,还需要从心灵上去提升情感的升华,正确的审美观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而音乐教育正是一门审美课程教育,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具有重大作用。特别在农村,留守儿童居多,更应该关注音乐教育。从而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真正地搞好当前所说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教育信息》2001,(9):35-36
匈牙利国民的整体音乐素质较高,这与其从小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密切相关。匈牙利的音乐教育除了传授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水平之外,还体现了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这样一种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观看孩子们作曲的场面,令人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8.
高中是学生的关键时期,被称为人生的转折点,此时应做到与时代接轨。音乐德育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德育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中音乐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很大作用,音乐德育教育应紧追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真正改变。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家长也都认识到了音乐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纷纷选择一种甚至几种乐器让孩子学习。但笔者认为,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不单单是学习一两样乐器就可以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接受音乐教育应该自然渗透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生活中寻找音乐美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生活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20.
一、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艺术,是听的艺术。音乐以它特有的功能而独立存在。音乐教育是什么?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不只是知识教育、文本教育,更是智慧教育,人生教育。音乐教育必须以它的特殊方式去接受它,才能真正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产生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使人感到美,从而发展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