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从教材的编排上看,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语言表达以"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注重培养听和说的能力,只是到了二年级第二学期,才在教材中编排数量很少的书面表达练习,这样的"写话",内容固定、要求不高,学生易于达到,教师易于满足。但是一升入三年级,教材要求学生写"作文",有想象作文,有写事、写物、写景,几乎包罗了小学作文的全部。即使是二年级的"写话高手",也不适应教材这种跳跃式的训练,学生畏写问题严重。如何做好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写话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过渡,让低段与中段的习作有效衔接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
刘洁 《甘肃教育》2014,(21):46-4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写作目标分为四个学段,并有不同的称谓。第一学段称之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之为"习作",第四学段称之为"写作"。称谓不同,作文的性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小学阶段的作文起点从"写话"开始,第二、三学段进入练习作文阶段,即习作,其性质是练笔,不是创作。因为是"习作",所以在内容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强调"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小学第一学段作文教学称为"写话",其目的是降低小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对此,笔者认为写话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话训练的内驱力。新课标对写话教学第一学段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四、课程改革中的作文教学(一)转变观念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不怕作文到爱写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因此,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之下将九年义务教育按年级划分四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第一学段的写作称为写话,二三学段的写作称为习作。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的小学语文习作弊端颇多,学生写作现状差强人意。笔者根据小学实习经验对小学语文习作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小学语文习作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习作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改进指导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学段目标不明,任意拔高,降低学生习作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写话",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为"习作"。为了降低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设置了低段"写话"、中高段"习作"两个阶段性目标。低段"写话"是中段"习作"的基础,中段"习作"是低段"写话"的延续、提升,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存在着明显差异,低、中学段的习作教学频频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本文以中低两个学段作文教学的衔接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研讨、评价标准等视角,深入分析"脱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衔接"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作文首先是认识的事 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低段称为"写话",中、高段称为"习作",到初中才称为"写作".也就是说,小学生习作只是一种练习.是儿童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进行的练笔.  相似文献   

9.
教科版小学语文写作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学段为"习作"。下面,我按照不同的学段,谈谈自己对这三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理解和认识。第一个学段:1-2年级的写话阶段课标中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话的形式,一般是看图写话和自由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  相似文献   

10.
作为起步阶段的小学低段习作,语文课程标准称之为"写话",这个定位为小学语文低段的习作教学明确了目标。写话,即意味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像《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低中学段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学段间写作要求跳跃性大,习作训练的脱节现象特别明显。从课本的编排来看,低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到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本中才出现了少量的书面表达练习,如写家乡的风景或特产,写熟悉的动物,画图写话,写写一学期的收获等,这样的"写话",要求低,内容少,学生容易写,教师容易忽略。可是一进入三年级,教材一下子安排学生写"作文",有写活动的,有记事、状物、写景的,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小学作文的全部。就算是二年级的"写话能手",也不适应教材这种跳跃式的训练,学生畏写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而作文又是语文的重中之重。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写"可以说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版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对写作进行了不同阶段的划分,第一学段(小学1~2年级)为"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为"写作"。之所以做这种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将1~2年级作文称为“写话”,将3~6年级作文称为“习作”。这就表明了作文教学要从低段的写话抓起,那就要先使孩子们喜欢写话。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过“愉快教育”理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对于刚刚迈向写作之门的低年级孩子们来说,生活是孩子们写话的重要源泉。因此,只有引领他们走进生活,寻找写话题材,轻松写话,才能享受写话的快乐,从而爱上写话,为以后的习作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是学生从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变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是开展写话教学的主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段习作目标定位为“写话”,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该学段要求习作要求,将写话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写话中享受乐趣、建立自信,夯实好作文基础,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5.
《语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孩子学习写话是今后习作的基础,对今后习作教学起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训练低年级孩子学习写话呢?我经过一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将“写话”列入小学低段(1至2)年级的教学内容,规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突出了起步阶段培养学生读写的重要性,从而为三年级开始的习作打下了基础,这是以往大纲所未曾提到的崭新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抓好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起步早,学步好。  相似文献   

17.
龙慧 《吉林教育》2006,(7):57-58
一、如何认识“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在不同的学段用了不同的概念: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是“写作”。运用不同概念的目的是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教学的梯度区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在《“写话”、“习作”与“写作”辩正》一文中对“习作”作出阐释:“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一种虚拟的写作,不是一种真正的写作。”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小学低学段(12年级)语文教学提出的目标之一:"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重视写话的训练和培养。写话就是低学段语文的作文教学,旨在为中高学段的习作奠定基础。而看图是写话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看图写话教  相似文献   

19.
张立元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6):18-20
崔峦老师在他的长篇论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培养是低段写话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写话兴趣,我们认为要从三个层面加以引导:保护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并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将1-2年级作文称为“写话”,将3—6年级作文称为“习作”。这就表明了作文教学要从低段的写话抓起,那就要先使孩子们喜欢写话。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过“愉快教育”理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对于刚刚迈向写作之门的低年级孩子们来说,生活是孩子们写话的重要源泉。因此,只有引领他们走进生活,寻找写话题材,轻松写话,才能享受写话的快乐,从而爱上写话,为以后的习作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