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正> 不久前学界冯其庸先生和范曾先生说,他们主张谈"国学"不要仅限于儒学,最好谈"大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这个意见,我觉得很好。我主张谈"百家之学",并不限于儒学一家。在我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初版,2009年三版)中已经着重宣传过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正>韩国正在转变方式,更多地对外输出"创意""理念""模式",而不是"内容""产品",因为后者不能持久。2014年6月19日,韩国首尔东大门。这个声名远播的服饰批发集散地,被韩国政府历时五年改造成了DDP,即"东大门设计广场"。大量原创设计师的作品在这里集中呈现。在这座开业仅三个月的世界最大的非标准建筑物里,"都教授"与"千颂伊"的"家"正在展出。入口处,全智贤与金秀贤的巨型图片嵌入"星星"型的广告牌中,来自各国的游客纷纷在此合影。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论语》辗转于世俗的朋友父母君臣的人伦关系中,认为"仁"处于核心位置,他的"仁"政理念也是安置在他所构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塔形社会结构里。《庄子》则一开始就从"人"出发,从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出发,放纵"人"的奇思异想。作者对孔子、庄子的哲学思想作出了比较,并结合个人经历对文化发展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欢迎学界朋友们到古城西安参加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这便于学者们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背景发掘祭黄帝陵的感恩意蕴,进一步探讨中华文化基本理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尊德性"、"道问学"的讨论关涉传统学术的方法论和目的论,有清一代"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折射出传统学术在宋明理学与清学之间的转轨。清初孟学研究中诸如博约论、心性与问学等问题无不曲折回应了学界"尊德性"、"道问学"的争论,成为探究清初学风转折的重要路径。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清初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推身移步隐含了清代学风的新走向,同时在方法论和目的论上影响着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李莉 《世界文化》2014,(12):6-7
<正>2013年的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做了《我心中的孔夫子》的讲演,他提到了他所想象的孔子,是睿智又活泼幽默的。而作家杨绛心目中的孔子可能更贴近大众的感受——一位善于教导学生的传道授业的师者。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孔子在国人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符号。如今,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成并蓬勃发展起来,10年来数以万计的孔子"传"人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为世界各地传递着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至今,学界与一般大众莫不认为石涛"在创新上的成就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将石涛画学与"创新"等同,而最重要的证据即是石涛自己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借古以开今"等名言。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辨析,认为:以"创新"论石涛画学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由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主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香港孔教学院联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日本文化振兴会、韩国孟子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新加坡儒学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多个单位协办的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7日至1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凯煌大酒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部长冯镇安博士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交通部部长陈广才先生出席会议并致闭幕典礼讲词.大会共收到论文134篇,与会人士围绕大会主题"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林长华 《寻根》2010,(6):135-138
<正>福建省东山岛"寡妇村"本名"铜钵村",1950年5月10日凌晨,国民党军残部从大陆败退台湾时,在东山岛大肆抓丁,只有200来户人家的铜钵村,有147名青壮男子被强行推上开往台湾的军舰。从此,失去了丈夫的91名已婚妇女便步入了夜夜守活寡、天天盼亲归、人人负载家  相似文献   

10.
在2003年便有人提出艺术市场的"泡沫论"。之后的两年多间,关于中国艺术市场究竟有无"泡沫"和"泡沫化"的论争不绝于耳: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坦言:"艺术品拍卖屡屡创出天价  相似文献   

11.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处把“文”排在了“行”的前面.与《学而》篇顺序显然矛盾。  相似文献   

12.
颜红 《世界文化》2014,(1):8-12
<正>提到巴黎,人们永远会联想起另一个词"艺术"。巴黎是艺术的天堂,也是艺术家的温床。应当说当下的巴黎应该包括了整个20世纪直至今日,足足有100多年的漫长历史。因为这100年是巴黎真正成为艺术巴黎的百年,出现了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如萨特、波伏娃、杜拉斯、特吕弗、邓肯等。而今天他们都深埋于巴黎的地下,用他们的灵魂守望着巴黎的天空,他们的精神遗风,日复一日地影响着巴黎,构筑着巴黎的过往,连同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解读王笛先生西南腹地研究"三部曲"的研究理路,从问题意识的角度梳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两大阶段,认为:前期区域社会史聚焦于"传统—现代"为核心的现代化范式,后期则以"国家—社会"、"国家—地方"关系作为分析模式;在此基础上,"现代性"与"地方性"成为西南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两个主要向度。另外,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看,区域社会史还表现出明显的"地缘转向",但仍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区域环境"不能被简单地视作"人类活动"的一种背景与舞台,要注意"人地互动";二是区域社会史研究要将"区域"视为"空间"普遍性与"地方"独特性的统一体,特别是要探索从"空间"进入"地方"的途径;三是"区域"不应该被视作是封闭的独立空间,应关注区域内外以及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需"尽全时空"。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思维和保护行为已然走向纵深,厘清"保护"概念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保护"概念的形成发展趋势及其在应用实践中的主流思维。  相似文献   

15.
张有学 《寻根》2010,(6):93-95
<正>在汉字形成的早期,没有发现带女字旁的婚字,只有不带女字旁的昏字。昏字在甲骨文时期写作■、■,从■(日),从■、■(氏)。昏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昏暗。《说文解字》中说:"昏,日冥也,从日从氐省,氐者下也。一日民声,记时在黄昏。"其意  相似文献   

16.
吴正格 《寻根》2012,(6):53-55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里,"酱"字写为"(嗜)".此字左边是"爿",指劈开的竹片或柴爿,取火用的;右边上方的"(夕)",不当"月"字认,而是"肉",《说文》里的"肉"字写为"(夕)";下方的"酉",也不是指地支时辰中的十七时至十九时,而是指"酒","酒,酉也"(汉·刘熙:《释名》).可见,最早的"酱"字是爿、肉、酒的三字合成.所以,解析"酱"字,得分别解析其中的爿、肉、酒.  相似文献   

17.
錢遜 《中国文化》2013,(1):64-70
一“和”与”同”谈到“和”的思想,首先要讲“和”与“同”;和是与同相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中外诸多史学工作者不约而同地瞩目于中国的东北角,在地域文化的研究上积弱而强,形成一股强劲的"辽海"风.为此,辽宁省史学会于2004年10月16~17日在大连召开"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以缜密的实证精神研讨辽海历史文化诸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农村,仅城市中有15%的人不会读书写字。为了减少盲,更好地发展经济,印度近年来一直坚持推行“识字工程”。不久前,政府又制定了更加宏伟的目标,争取到2020年把全国的盲人数降低到人口的5%。长期以来,农村被列为扫盲的重点,现计划在23万个村庄建立“农村知识中心”,以便广大村民养成阅读书籍和获取知识的习惯,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个中心都将全副“武装”;配备1000本不同学科的图书、一台可以上因特网的电脑、一台打印机以及其它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当今时代再也没有人敢公开乱讲"女子不如男"。但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语,则始终无法让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五十的"女子"们释怀。由于孔子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而且以"难养"定性,在孔子文化日益复兴的今天,孔子是否轻视"女子"?"女子"又应该怎样看孔子?诸如此类问题就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孔子是否"轻视妇女"是一个长期争论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