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该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澜.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也是是空前的.恢复高考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该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澜。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也是是空前的。恢复高考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经过10年文革,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崔卫平还是中国东部一个小村庄里的棉农兼拖拉机手."路透社用这样的开头报道中国恢复高考30年.……  相似文献   

4.
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寒冬举行。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同志拍板决定的。1978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两届"幸运儿"分别在1978  相似文献   

5.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顾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30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30周年。我们约请了几位30年前恢复高考的见证者来回忆当年的高考,其中既有宏观的全景回顾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邓小平1977年拨乱反正、英明决策、恢复高考30周年纪念。在简要回顾小平同志以战略眼光恢复高考的决策经历及其战略影响与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代高考改革的十四种走向。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2008,(5):16-21
1.恢复高考首届新生入校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决定恢复高考.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开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1977年出生的我,在恢复高考20年后的1997年参加了高考,或许是这个简单的原因促使我欣赏了这部励志影片。这是一部讲述1977年党中央恢复高考的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作为恢复高考的直接受益者——江海洋导演,没有按照以往主旋律影片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以亲身经历和当年同时经历高考的一代人的共同体验向我们描述了对这一伟大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10.
从来没有一种考题,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备受关注。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浙江省自行命题的高考作文《路》已成为一个纪念恢复高考的里程碑。从1977年的《路》到2011年的《我的时间》,35次高考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1.
傅振国 《云南教育》2014,(23):34-37
邓小平原打算从1978年恢复高考,查全性一番慷慨陈词,邓小平改变主意提前一年从1977年恢复高考,几十万青年从此改变命运。这一年招生27.3万人,其中很多人成长为社会栋梁,他们之中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外交部部长王毅。  相似文献   

12.
杨学为 《中国考试》2007,(12):37-41
2007年,邓小平逝世十周年,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在邓小平领导下,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废除推荐,恢复高考,吹响了中国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本文仅以大事记的形式,记述邓小平领导恢复高考的历程,重温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以纪念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件,表达我们对邓小平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13.
高考是一种文化——《高考改革研究丛书》总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恢复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不亚于1949年以后的许多历史事件。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在促进中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和维护社会稳定、公平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们国家恢复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30周年。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的感受到,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恢复高考制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不断激励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不仅是纪念恢复高考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纪念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等各方面的思想,纪念恢复高考制度在重建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1977年,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推动了恢复高考这一大事,不仅成为教育和社会拨乱反正的先声,更重要的是适时为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这些人才至今仍然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30年来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们国家恢复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三十周年。回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三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恢复高考制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不断激励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纪念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周年,不仅是纪念恢复高考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纪念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等各方面的思想,纪念恢复高考制度在重建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海峰 《教育》2012,(17):58
今年是恢复高考35周年。在2007年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时候,曾引起全国媒体的"集体性怀旧"。但很少人知道或意识到,今年又是高考制度建立60周年,更是一个重要的纪念年。其实,1952年中国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国中最早主要采用统一考试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  相似文献   

18.
30———"恢复高考"30年整;20———"素质教育"20年整;7———"新课程改革"7年整。这些数字密切联系中国当代教育:"恢复高考"10年后,曾经赢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赞扬和拥护的这件大好事渐渐演变成为严重影响民族未来素质的"功利倾向太严重,学生负担太重"的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回顾恢复高考30周年的历史实录巨著《难忘1997:恢复高考的历史实录》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上编,石破天惊:恢复高考  相似文献   

20.
胡洋  张航 《考试周刊》2007,(50):1-2
高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才选拔制度,更是一个通过选拔社会精英来规范整个社会发展取向的社会制度,所以当年的恢复高考对于中国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引领中国回归理性:恢复高考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声;恢复高考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恢复高考恢复了社会的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