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西南联大显著的办学成果,西南联大的相关研究被广泛关注,总结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以实现其对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也成为不少学人的努力方向。本文在对西南联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积极探析当前西南联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试图在对西南联大相关研究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回应西南联大语境中的相关争议,阐明西南联大与社会环境、时代特点、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实现对西南联大历史定位的准确把握,从而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略论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积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回顾、缅怀西南联大的办学历程,学习、借鉴西南联大成功办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及通才教育,中华传统化“和合”化是其基础,而且是学校培养众多一流人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合并之初位于长沙,后迁至昆明,历时八年,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华彩篇章。在抗战时期极其艰难的办学条件下,西南联大却能取得如此成就,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高校合并是20世纪末兴起的联合办学热潮,时至今日,院校合并办学已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今日的合并办学虽不同于西南联大,但西南联大的办学方式却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西南联大是联合办学的成功典范 ,它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校长民主治校、教师严谨治学、职员高效治事、学生刻苦求学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得益于三校相似的办学理念和师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管理模式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以为今天的联合办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是联合办学的成功典范,它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校长民主治校、教师严谨治学、职员高效治事、学生刻苦求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得益于三校相似的办学理念和师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通过对这种管理模式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为今天的联合办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之所以蜚声海内外,之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组成它的三校联合办学有着密切关系。联合办学能充分利用教师人才济济的优势,能充分利用经费和教学设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的整体效益。当然,西南联大的联合办学是在抗战时期不得已的行为,但其联合办学的成功,仍可为今天联合办学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九年,但它却留给我们太多值得追思的卓越功绩和精神情怀。西南联大的成功绝非偶然,强大的师资队伍、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及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等等,都是造就其昔日辉煌的重要原因。反思当代高等教育,我们可以从西南联大成功的办学经验中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西南联大的联合办学是抗战时期的被迫之举。不同的背景、传统、分工安排及归属意识,使得联大内部出现过许多矛盾与冲突。实施有序管理、激发爱国情操、熔铸办学风格,是联大缓解矛盾的主要举措。这可以为当前我国高校矛盾的化解提供若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联合办学的成功案例。本文对西南联大的成功办学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精神纽带、制度纽带和资源纽带是提升联合办学水平的三条纽带。只有注重和发挥这三者的作用,大学的联合办学才能超越“形”和“体”的层面,进入到“神”和“灵”的境界,取得理想的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西南联大现象"成为一个经久不散的热议话题。所谓"西南联大现象",可以概括为:在社会环境极为恶劣、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西南联大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现象。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它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当时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数次南迁而联合组建的一座特殊大学。它校址设在昆明,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西南联大在云南前  相似文献   

12.
西南联大课程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铸造西南联大的品牌中,科学而有创建的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是西南联大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通才教育“的思想到“通才教学“的实践,不可缺少的载体是“通才课程“.文章从课程的视角切入,对西南联大的课程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走向作了初步探索,对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小翠湖”是我校的风景点。根据史料,“小翠湖”原名“梅园”。 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西南联大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离开昆明之前,为纪念在昆八年主持西南联大校务及表示惜别之情,捐助国立昆明师院国币5百万元,在西南联大新校舍(当时昆明师院,今云南师大内)建一小型花园,并定名为“梅园”。不久就和昆明师院的修茸工作一起动工。到10月,昆明师院已焕然一新,屋舍整洁,道路平坦,梅园中池水清可鉴人。一反西南联大旧貌。据我校的西南联大校友指认,“悔园”就修建在新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办学的光辉历史,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示云南师范大学办学的成效,凝聚海内外联大学子,强调西南联大的地域品牌,充实云南文化建设内涵,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强化联大精神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加快高等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云师大师生牢记西南联大的历史嘱托,牢固树立扎根边疆,为云南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而奋斗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独特的校园诗人群体,"西南联大诗人群"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和充分的研究。目前,关于"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研究是零碎而不完整的。"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被忽视,与诗歌领域的"流派研究"范式密切相关。"九叶诗派"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存在。另外,资料的难以收集和缺乏也是"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大,由于当时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学院又迁至滇南蒙自办学。西南联大在滇8年间,涌现出许多民主斗士、科学巨匠,培育出爱国主义、学术独立、科学民主的西南联大精神。时至今日,西南联大精神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在引领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更是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7.
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其艰苦的八年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剖析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大学改革不无裨益: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生存的灵魂;加强师资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一道辉煌的彩虹。西南联大在硝烟与动荡中办学8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学术成就显著。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世界教育史的奇迹,它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好好研究的名校之一。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了7年书,读了  相似文献   

19.
西南联大教育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其极具特色的内部制度的建设与实施。西南联大内部制度建设,基于对当时大学基本矛盾的认识和对所处环境的把握,汇聚了三校原有的办学传统和管理经验的精华,体现了西南联大制度理念融合、制度设计联合、制度运行和合,形塑了一套大学制度的价值系统,彰显出西南联大优秀的制度品质。  相似文献   

20.
西南联大堪称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本文分别从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师资、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西南联大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