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商主义是西欧中古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盛行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和经济实践的总称。学界以往多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重商主义,对其思想和政策进行总结和介绍。从文化视角进行考察,我们发现重商主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即肯定和重视"近代商业"价值;崇拜和追求金银等货币财富;信奉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具有商业意识和商业精神。重商主义经济文化是商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文化,它是对中世纪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的否定,它为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重商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它的主要内容是“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 ,发展目标是“国家富强”。重商主义自形成以来 ,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直接催化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并构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基础。它推动了英、法、美、德、俄、日等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崛起 ,并促成了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早期发展的成就。今天 ,重商主义对正在改革和崛起中的中国抵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误导 ,加强政府的宏观干预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是在有识之士探索民族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活动中萌生重商意识;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明确提出“商战”主张,其“以商立国”、“商战固本”的思想大大丰富了重商主义的内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定为工国”及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改革举措。标志着重商主义思潮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丁乙欣 《考试周刊》2008,(12):238-240
近代英国作为一个典型的重商主义的国家,其市场主体的行为、思想在很多方面值得探讨,尤其是对于财富的看法.可以说,英国近代的市场主体为随后的西欧众多国家在近代现代化道路上的前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些经验就是来自对财富一种自由且理性的逐利观,并最终与国家的整体富强联系在一起的"双赢"观念.  相似文献   

5.
重商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西欧社会的一种经济思想。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是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动。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的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将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分为首尾相接的五个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14、15世纪以来,西欧社会经历农奴制解体、城市与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出现、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化和政治变动,为现代化的起动准备了条件,为新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相似文献   

7.
重商主义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重商主义的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对重商主义的垄断独占制、黑奴贸易、殖民经济的核心地带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是十七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作.该著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后被各国经济学家普遍采用.法国的重商主义与西欧其它国家的重商主义比较,其突出特点:时间晚、它是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国、荷兰等国影响下才产生的;政策性强,重商主义政策在法国的实践较为彻底和有力,在理论上的论证,远不如实践那样丰富、它遵循着威尼斯商人经商致富的秘诀:少言语、多行动.  相似文献   

9.
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其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嬗变取得了成功,在英国重商主义理论的推动与政策支持下,英国农业生产完成了资本主义化,同时,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为工商业的发展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方式得到巩固,英国社会转型因而得以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0.
近代海关贸易报告是由在中国海关工作的外籍人士所撰写的一种重要报告形式。报告撰写者的重商主义思想也体现在贸易报告中。因此,报告成为重商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和实践应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傅新球 《历史教学》2003,3(12):55-59
现代化进程是一次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动.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的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将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分为首尾相接的五个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14、15世纪以来,西欧社会经历农奴制解体、城市与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出现、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变动,为现代化的起动准备了条件,为新文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流通领域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行业垄断、税费过高等三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与自由;各级政府转变思想,树立全局观念;运用政策措施,为流通扫除障碍,简化消费信贷手续,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13.
提到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英帝国。然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西班牙帝国,西班牙开始衰落以后,主导世界海洋贸易的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与此同时,法国也步入了振兴之路。英帝国的崛起,面临着老牌帝国西班牙的巨大障碍以及新兴海洋强国荷兰和大陆强国法国的强力阻挡。重商主义在英国的良性发展,是英帝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促成英国能够克服来自西班牙、荷兰及法国的冲击与影响,战胜竞争对手,逐渐取而代之,崛起为近代以来最为辉煌的大帝国,并对世界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首先是一种政策体系,是当时欧洲各国所采取的经济政策,进而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于是重商主义逐渐形成理论体系。重商主义产生于十五世纪,盛行于十六、十七世纪,十七世纪末随着资产阶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时期,基于中西对比和对农业认识错位的原因,近代重商主义开始抬头。学习西方先进技艺,发展近代工商业,成为洋务派官僚改变中国命运的制度安排,农业则处于被轻视的地位。洋务运动的失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缺乏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变革不可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甲午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形成了重视农业的共同认识,其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因素,一是灾荒深重。在对西方认识更加深入的基础上,清末新政为近代农本主义提供了制度保障,晚清的农业政策开始了具有近代化意义的变革,也为民国时期的农业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中国古老的农村社会由此具有了某些近代气息。  相似文献   

16.
德国在政治上长期保持分裂愕面,各城市不为国家统一作国努力,却为了自身利益而建立各种联盟,违背了历史潮流,因而汉萨同盟从建立之初就埋下了衰亡的种子。加上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城市平民反对城市贵族斗争此起彼伏,同盟本身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却享有各种特权,衽垄断、封建因素过多、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各国绘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汉萨同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导致最终同盟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7.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时代长期施行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重要概念,与之相应,近些年对晚清“重商主义”经济思潮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1年广东高考历史客观题第15题即以上述两点为切入点进行了考察。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而王权是促使它形成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民族国家的漫长形成历程中,王权促使英吉利民族萌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王权逐渐战胜封建割据势力,民族国家建立的条件日益具备;1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王权得以摆脱教皇控制,英国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再加上君主对重商主义的重视,为近代早期英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航海条例是重商主义原则下的产物,是英国为了打击海上贸易对手、发展自己的航海力量而多次颁布的贸易限制法案。最早开始于1381年,迟至1854年才最终废除。航海条例对早期英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英国社会转型(从商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过对航海条例颁行历史进程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重商主义政策、民族主义特别是经济民族主义对英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它的形成及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适应了近现代全球化的潮流,为英国重商主义实践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切不仅与它是一个商业、政治、军事、司法四合一并得到英国国家政府幕后支持的组织有关,也与它发展成为一个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机制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