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中的“阿姨”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诗文解说》中将“阿姨”注释为: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中注释为:庶母或母亲的姐妹;在八十年代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将。阿姨”注释为:鸨母或歌妓院的姐妹们;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身世“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课本对此句中“教坊”的注解是:“教坊,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此注解很不详备;当讲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学生又生疑问,堂堂一位大诗人,为何与歌女同命相怜呢等等,这里有必要对“教坊”一词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必修本)所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其中的“阿姨”一词教材没有注释,容易引起误解。“阿姨”这个词在古今汉语中都很常用,似乎没有注释的必要。但现在通用的“阿姨”是对比自己年长且和母亲同辈的女性的尊称,近些年也有些城市人用“阿姨”来称呼保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符合《琵琶行》的语境,因为诗中的“琵琶女”在自述身世,“阿姨”当指她的亲人。那么,“阿姨”究竟指谁呢?  相似文献   

4.
荒诞派戏剧也叫“反戏剧”。所谓“反”,就是说它一反传统戏剧的手法和程式。法国欧仁·约内斯库在1949年创作了剧本《秃头歌女》(以下简称《歌女》),使他走上了荒诞派戏剧的创作道路,并且成为这种戏剧的创始人之一。所以分析一下《歌女》,可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要求结构的完整统一,是传统戏剧的特点。戏剧,人们也称之为“动作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角色:小白鸭甲(幼儿,女) 小白鸭乙(幼儿,女) 小黑鸭丙(幼儿,男) 老白鸭阿姨(幼儿, 女) 〔在欢快的乐声中,幕启。〔舞台的左侧是一棵大树,右侧是幼儿园房前台阶。〔老白鸭阿姨正坐在台阶上洗衣服。抬起头,望望台下的观众,“嘎——,嘎——”叫了两声之后,又低下头洗衣服。〔甲从舞台左侧“嘎,嘎”地叫  相似文献   

6.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这篇课文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比较难以理解。课本上没有对此句注释,教参也只对“阿姨”作了注释,把“阿姨”讲成庶母或母亲的姊妹,这里指娼女的养母或养母的姐妹。那么,“弟”究竟作何理解呢7有人认为“弟”就讲成“琵琶女的弟弟”,但从文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部分看,她只说了自己的籍贯和住处,所述内容全是教坊里的生活,并没有言及家世,文中也没有述及父母、兄长、姐妹,由此可以推知,这里的“弟”不是指琵琶女的“弟弟”。那么,“弟”到底指谁而言呢?在古代,既可指同胞而后生之男子为“弟”,也或可称…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修订本)选了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其中有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这句话中的“阿姨”一词,教材没有注释,容易引起误解。“阿姨”这个词,古今汉语都有,在生活中也很常用,似乎没有注释的必要。但现在通用的“阿姨”指比自己年长,且和母亲同辈的女性,是对女性的尊称,近些年也有些城市里用“阿姨”来称呼保姆的。很显然,这样的解释并不符合《琵琶行》的语境,因为文中“琵琶女”在自述身世的不幸,“阿姨”当指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么,阿姨究竟指谁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要么不翻译,要么作这样一些解释:(1)指妓…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六册自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其中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里的“弟”“阿姨”,教材未加注释。《读写月报》1999年第8期刊发的《“阿姨”谓谁》(以下简称《阿》),对“弟”“阿姨”二词进行了大胆补释。作者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笔者甚为敬佩,但对《阿》文将“弟”“阿姨”分别释为“弟弟”“母亲”的观  相似文献   

9.
女有赵薇,男有李承鹏,皆以“大眼”闻名于世。“李大眼”,绰号虽不雅致,但李承鹏安然受之。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有一男角儿叫“李大嘴”,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有一女角儿叫“谢大脚”。“不论大脚、大嘴,还是大头,别人敢这么亲热地叫你,我觉得是他认同你。”李承鹏说。  相似文献   

10.
杜牧的《泊秦淮》中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的“商女”,有人望文生义,认为是商人之女。但多数注家都释为:歌女、歌伎或卖唱的女子。这是对的。歌女何以称“商女”呢?原来,唐代歌伎、女伶通称为“秋娘”,也称为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看什么漫画,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机器猫小叮当》。”(我知道现在应该叫“哆啦A梦”啦,可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资深小叮当迷来说,叫“小叮当”早已成为习惯,就好像是叫孩子乳名叫惯了,现在突然要我改口叫他学名,实在是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一样,所以,请容我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风靡校园的杨红樱阿姨的小说《男生日记》中有一个跑得贼快的男生叫“兔巴哥”。我们班李博文的特点与“兔巴哥”极其相似,于是,同学们都管李博文叫——“兔巴哥李”。“兔巴哥李”长得帅呆了,酷毙了!浓浓的眉,核桃眼,樱桃小嘴一点点儿,高挑的身材,整天笑嘻嘻的,一副  相似文献   

13.
1、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尔雅:释亲》谓“妻之姊妹同出为姨”,《释名·释亲属》称“母之姊妹曰姨”。《辞海》、《辞源》亦均如此解释。《中文大辞典·阜部》认为“弟走从军阿姨死”之“阿姨”是“母之姊妹”。《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和《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第五册则注为“姐姐”。此两种解释似欠妥。《中文大辞典·女部》“姨”字第四义项“女子互呼之称”较为切合上述诗句中“阿姨”一词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六册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其中一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里的“阿姨”,教材未加注释。有人著文将“阿姨”释为“母亲”,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5.
一天晚上,我和三岁的女儿在床上玩游戏,玩着玩着她突然问我:“爸爸,我们幼儿园怎么没有男阿姨?”这个问题可把我给难住了,半天没答上来。女儿不罢休,一个劲地缠住我问。我想了想,问她:“女阿姨不好吗?”“女阿姨不会练武术,也不会翻跟斗。”女儿答道。幼儿园没有男阿姨,这可不是新问题,看来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国标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主要特色可概括为“新”、“实”、“简”、“美”,是一套具有生命活力的开放性教材。这套教材加强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使学科从“封闭”走向“开放”。如教材中《我叫神舟号》介绍了我国探索太空奥秘的新成果,《东方明珠》反映了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三个小伙伴》让学生认识合作的重要性,《我叫足球》介绍了足球的起源及发展概况,《这儿真好》渗透了环保教育,等等。正因为有了这种开放性教材,我们的教学也从整齐划一转变  相似文献   

17.
《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自入选教材以来,不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少不了它,可以说是传统篇目了。我教授它已有三遍了,每次都觉着文中“父亲”这个称呼有点别扭,但每年教材还是这么写,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父亲”这个称呼是不得体呢?还是另有深意?“父亲”这个词,表明的只是血缘关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父亲。”它是书面语,按照惯例是不能用于欧也妮称呼她父亲的口语中的。前几天,读李梵的《词语春秋》,其中有一篇《人前人后不相同——亲属称谓的面称与背称》,就把“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18.
不应忽视有关银元的教学雷从海中学语文教师都知道,银元,作为旧中国重要的流通货币,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而且出现时不只一种名称。如在《一面》中叫“银元”,在《茶馆》《老哥哥》中叫“现大洋”,在《包身工》中叫“大洋”、“洋”,在《多收了三五斗》中...  相似文献   

19.
编读直通车     
编辑叔叔阿姨们: 我叫邓玮,是通过邮局订阅获得《小溪流》的,我觉得它——很差的反义词的反义词的反义词!(晕了吧?哈!) 5 6=我的年龄;“寺啊依山依山霸”是我的电话;蒙娜·丽莎是男还  相似文献   

20.
彤彤和妈妈一起到王叔叔家做客,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她们。一见面,王叔叔的女儿丹丹高兴地叫着阿姨,可是彤彤却不好意思地躲到了妈妈身后,紧紧地抓住妈妈。妈妈在心里叹了口气:怎么这孩子的个性这么别扭呢?如果能活泼大方点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