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陈月婷 《贵州教育》2010,(15):24-25
一、“放手”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它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他们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然而在如今的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绘画一直只是孩子学习绘画技能、技巧的一种活动,幼儿的模仿使得绘画中的内容显现出精美一面的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童稚而天真的绘画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绘画范例以它较强的正面示范引领作用,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工作者纷纷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教育情景中原本几乎约定俗成的教育元素。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想象力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往往受教师范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集体美术教学中教师绘画范例的运用就成为了当今幼儿美术教学研讨中争论颇多的话题。但如果在绘画活动中不提供范例,我们经常会听到幼儿说:"我不会画"。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提供范画的美术活动可以怎么上,才能避免模仿,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能够大胆表现呢?  相似文献   

3.
小班时期是幼儿想象力最丰富、最旺盛的时期。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比较单一,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缺乏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想象丰富的涂鸦。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有范例或进行示范、讲解、重视模仿有关。为此,我们分别在小班幼儿绘画前,绘画中,创设宽松而富有情趣的活动环境,大胆想象的活动空间,进行情景绘画活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不应过多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5.
鲁敏 《教师》2014,(17):58-59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这一方面是幼儿在绘画技法、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是不够自信、缺乏创造性的表现。笔者从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入手,就激发幼儿绘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依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幼儿在还没有学会写字,甚至还没有学会连贯说话时,绘画就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原始美术创作冲动,并非模仿成人而获得,它源自幼儿对客观世界的感悟。现实生活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可以说,主动的绘画活动是幼儿步入人生的早期精神活动。那么,该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让他们在绘画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呢?  相似文献   

7.
薛雯 《成才之路》2014,(28):92-92
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与操作能力的审美教育,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等行为获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陶行知的观点,阐述在自然的生活教育和刻意营造的生活教育环境中让孩子学会感受美,利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表现美,让孩子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下掌握各种绘画的技能,为人才成长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9.
柯梦蝶 《考试周刊》2012,(88):191-19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动力,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传统的绘画活动主要是教师灌输、幼儿模仿,并不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绘画和手工,忽视欣赏教学,特别是专题欣赏。即使进行欣赏,大多也是为欣赏而欣赏,并不把名画欣赏活动与绘画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高尚情操的培养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而欣赏又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传统的绘画教学,在幼儿绘画之前大多是让他们欣赏教师的范画,这对幼儿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因此而完全代替名画欣赏。教师的范画由于构图、色彩、造型的程式化,极易被幼儿模仿。名画作品虽难以模仿,却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大师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可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由于水平所限,教师范画的表现技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思路】组织幼儿开展写生活动,教师至少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引导幼儿写生?该怎样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与写生?根据日常的观察,我发现本班幼儿的绘画现状是:对花盆比较熟悉,曾画过相关的装饰画;大部分幼儿擅长画圆形的东西,如气球、泡泡、花等;幼儿模仿能力强,有的幼儿绘画喜欢模仿同伴的作品。根据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绘画水平,我选择了仙人球供幼儿写生,主要是基于以下  相似文献   

12.
王芸 《宁夏教育》2008,(10):32-32
“新纲要”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绘画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幼儿具有健全的人格,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让幼儿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因此,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绘画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应把游戏巧妙地运用到绘画教学活动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绘画活动的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并具有游戏性;绘画活动的物质环境要丰富多彩并具有游戏性;绘画活动的过程要多样化并具有游戏性;绘画活动的评价要多角度并具有游戏性,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在边玩边画中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这种教学形式能将游戏有机地融入其中,实现游戏与绘画教学的优化结合、动静交替,让幼儿玩得快乐、学得开心。  相似文献   

14.
<正>对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教学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比较"进步"的教育工作者坚持认为,对任何外部指导的依靠都会挫伤幼儿的自发性[1]。他们不赞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展示示范画供幼儿模仿,他们甚至认为任何模仿现实情形的绘画都不是幼儿想要表达的初衷。"进步"主义者认  相似文献   

15.
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生活化的课程充分地表明了生活活动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绘画,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绘画的作用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是不可低估的,如何科学合理组织幼儿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核心教育价值即审美教育,绘画作为学前儿童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实现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绘画本身就是求美的过程,审美教育在幼儿绘画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价值。但面对当前崇尚工具理性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大环境,幼儿绘画活动存在目标、实施、方法、评价上诸多的误区。基于此,文章旨在以儿童绘画作品为抓手,提出如何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审美发展的教育建议,从而推动幼儿园的绘画活动真正发挥审美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们愈来愈多地依靠科技产品完善、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形成一种影响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新环境,改变幼儿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运用大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在绘画活动中的运用,对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幼儿综合素养及促进其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幼儿绘画的主动性指幼儿发起和投入美术活动时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评价幼儿作品往往以教师范例为标准来衡量。幼儿绘画是儿童借助画笔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事物的认识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幼儿的绘画教育不应只是为绘画而绘画,绘画是手段,目的是要促成幼儿心理因素的有效发展,使幼儿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思维、创作有机地统一起来。而教师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绘画教学上多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往往以认知、技能为中心;对  相似文献   

20.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可以说绘画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学中,从幼儿的兴趣人手,挖掘绘画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