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油水井需要借助抽汲等工艺来降低井内液面或为了提高工艺处理效果,减少或避免二次污染而进行工艺排液时,其主要方法有抽汲排液、气举排液、混气排液、液氮助排技术及其他排液技术。目前在东辛等老油田采用的洗井助排工艺,由于主力油层是渗透率相对较高的砂岩层,油层压力低于井筒静液柱压力。应用自助排液泵排液是一项新的高效排液技术,可以应用于负压射孔时的油井排液、油(水)井酸化解堵施工的残酸排液、新区试油排液求产等工艺。  相似文献   

2.
膜技术分离浓缩葡醛酸水母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葡醛酸水母液中残存的硝酸需要分离处理的企业技术难题,采用膜技术对葡醛酸水母液进行了分离浓缩。主要考察了不同操作方式下葡醛酸水母液的体积稀释倍数与体积稀释比的关系、体积稀释倍数与透余液硝酸浓度的关系、透过液硝酸脱除率、分离前后葡醛酸水母液透过液与透余液波美度变化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料液稀释倍数达到4倍以后,采用洗滤技术对葡醛酸水母液中硝酸的脱除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纳滤膜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浓缩。这些研究对改进葡醛酸水母液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电荷在液/液界面上的转移过程是目前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发展了一种制备金属纳米电极和SECM探头的方法.围绕着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与纳米探头(金属、玻璃纳米管)的结合以及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与极化的液/液界面的结合,本文研究了加速离子在可极化的液/液界面上的转移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并对电子在液/液界面间的转移的Marcus理论做了较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沥青船液货舱的加热及保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船液货舱是沥青船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沥青的物理性质、液货舱的两种不同结构,分析了沥青船液货舱的加热保温系统的分类和特点;应用传热学的理论,总结了沥青船液货舱保温的两个措施: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优化的底部支承结构。沥青船液货舱的三维温度场分布是沥青船研究的一个关键技术,对于沥青船液货舱保温加热系统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工作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固体表面结构对液滴撞击液膜后演变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CLSVOF方法模拟液滴撞击不同尺寸槽道上的表面液膜的流动过程,获得不同槽道高度和宽度时液滴撞击液膜后的演变行为,探索撞击速度、液膜黏度和表面张力对撞击后液膜铺展行为、水花飞溅高度和二次液滴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槽道结构对液滴撞击液膜后的动态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槽道高度的增加,冠状水花厚度越薄,越容易产生二次液滴;随着液膜黏度的增大,则抑制冠状水花形成与二次液滴的产生;液膜表面张力减小时,射流更加明显,二次液滴数更多,飞溅现象提前,冠状水花消失时间延后。  相似文献   

6.
针对于低温往复泵输送介质的低温易汽化特性,怎么保证泵具有较高容积效率是个难题。低温往复泵的容积效率影响因素主要有:进、排液阀泄漏;活塞泄漏;阀门关闭滞后;液体汽化导致进液为气液混合状态,使介质可压缩性增加。通过试验验证,减少气液混合状态可提高泵的容积效率。  相似文献   

7.
浓缩携砂液是水基压裂液的一种,实际上是将稠化剂-瓜胶粉,均匀地分散到一种液状介质中,使得在现场施工中.实现携砂液连续配注[1].通过时浓缩携砂液的性能评价、与常规羟丙基瓜胶携砂液时比,发现浓缩携砂液性能优越,经室内膨胀高度实验和岩心伤害实验,优选出适合埕岛油田馆陶组油层的浓缩携砂液配方,经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8.
若考虑船舶液(体)舱内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对于非液货舱通常是按装载50%舱容液体的固定值计算。当液舱(接)近满载时,许多船舶由于缺乏修正资料或方法,其影响值均被看作为零。事实上,对于那些设置有容量大、数量多的液舱的船舶,若将众多近满载液舱对稳性的影响进行叠加,其数值已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数学推导,借助计算机模拟运算,结合计算实例,介绍了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近满载液舱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液膜流动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液膜流动过程中各参数高精度测量对于理解相关过程及其传热机理至关重要。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平管外降膜蒸发过程中液膜厚度变化,通过测量管壁和液膜温度计算出液膜传热系数,对不同喷淋密度(0.16/0.24/0.32 kg/(m·s))和管内热水进口温度(40/50/60℃)下液膜厚度及传热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膜平均厚度和传热系数随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内热水进口温度恒定时,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传热系数随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液膜喷淋密度恒定时,随着管内热水进口温度的增大,厚度基本不变,传热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从物理角度阐述了电流变液机制,分析了作用于电流变液内悬浮颗粒上的力,并综述了电流变液物理模型和电流变液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1.
酒精粗馏残液中含有一部分固相悬浮物,将残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分别加以利用和治理,也许是酒精粗馏残液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残液中固相悬浮物的化学成分及来源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将分离后得到的固相沉淀物直接用作水泥缓凝剂或农作物的间接肥料。  相似文献   

12.
对兴隆林业局柳树枯枝病害发生原因、症状、侵染循环、发病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结论: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和10%双效灵8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新型移液器     
新型移液器张瑞田(天津武清县黄花店中学301708)在化学分析配制溶液等工作中,经常用到吸液球及移液管进行移液.这种移液方法需要相当娴熟技术.否则会出现提液失败、放液不准、污染仪器(吸液球)等现象.还会使手指疲劳,耽误时间.尤其是大、中学生及初学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胜坨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在措施井中出现的短命井比例较高,影响了措施成功率。出砂、供液不足等原因是造成措施井短期失效的主要因素。本文对目前措施制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找出现有方法中的不足,并归纳出临界采液强度分析法。通过对措施预案的临界采液强度评估,确定该井的合理日产液量,并结合注水单元水线推进速度提前做好对应水井的调配,在加强措施后油井日常维护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措施井成功率,降低短命井比例。  相似文献   

15.
以水滑石为添加剂,采用共混法制备水滑石与聚砜支撑层,利用界面聚合技术制备得到聚酰胺/聚砜-水滑石层板(PA/PSF-LDH)杂化膜.以新型PA/PSF-LDH正渗透杂化膜与NaCl汲取液构建正渗透体系,以3种重金属离子Cr(Ⅵ)、Pb2+与Cd2+水溶液为目标物,考查原料液pH值、原料液质量浓度及流速、汲取液浓度及流速...  相似文献   

16.
在"蛋白质"实验课堂上,学生对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浓度的选择及使用方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不同浓度的A液和B液对鉴定结果的影响,本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管件内高压充液成形的原理、特点;阐述了ERW管(高频电阻直缝焊管)制作的轿车拖拽臂的内高压充液成形工艺方案,为类似零件的制作提供参考;说明ERW管内高压充液成形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良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改进装置如图 1图 12 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注射器、橡皮塞、干燥管、导管、烧杯、橡皮管。药品 :液溴、铁粉、苯、CCl4、水、AgNO3 、NaOH溶液、浓NH3 ·H2 O。3 实验步骤①按图 1装置准备仪器 ,并安装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杯中先注入NaOH溶液至浸没干燥管Ⅱ的下端 ;取下带针头的橡皮塞 ,向干燥管Ⅰ内加入少量铁粉并注入 2mL的苯 ;最后将注射器里吸入液溴后 ,将橡皮塞塞好。③推注射器的活塞 ,将液溴注入干燥管Ⅰ内即可开始反应。④反应完毕后 ,把干燥管Ⅰ内的反应液倒入烧杯中 ,充分振荡后分液 ,即可得较纯的溴苯。4…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是梨树产区发生较严重的一种病害 ,经药剂种类和使用浓度试验 ,结果表明 :60 %多福可湿性粉剂 40 0倍液、5 0 0倍液及多菌灵 5 0 0倍液对梨黑星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且与其它处理对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电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应用于电流变液换向阀.阐述了电流变液阀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ER桥武的电流变液换向阀,介绍了其结构型武,分析了其动态特性及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