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学生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弄清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钟对这种现象,大学人文教育要有所改现,探讨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国家的需要的重要,并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在大学教育中传授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大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在使学生获得人文知识,培养现代人文精神,建立起高尚的价值体系,塑造崇高的人类精神家园。简而言之,人文教育其实质上就是对人性进行全面培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丁梅 《科教文汇》2013,(26):142-142,144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给出了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对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精神、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人文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有效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突出人文素质培养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以期帮助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王松霞 《科教文汇》2009,(23):82-82,160
当前我国中职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在中职人文教育中,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中职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责任。具体做法有:树立人文教育理念,完善素质教育目标;挖掘课程人文内涵,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教师加强人文修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因此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摆在大学教育中一个突出的位置。本文围绕当前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方小明 《科教文汇》2007,(1X):110-110
历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极好场所,每一个历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采取提炼人文素材、构建和谐历史课堂、以境激趣、以史激趣等方式,并且要让学生注重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7.
柳小芳 《科技风》2011,(15):237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重专业、轻人文,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缺乏学习和工作所必须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结构,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实施人文教育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完美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9.
杨雪松  李世虎 《科教文汇》2011,(18):147-148
体育学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的重任,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体育院校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阻碍了体校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首先对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为加强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等医学专业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高的医学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兼具深厚的人文素养与高超医术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从人文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方式和评价方法、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有益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状况令人担忧,本文就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建大学理想;调整大学教育目标,构建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体育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不断增强学生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真正落实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适合国家发展的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13.
就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憾,分析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并就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作为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写作训练、阅读指导等方面贯穿人文教育,让学生获得深厚的人文修养,提高其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则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夯基人。作为承担着为各级各类幼儿园培养教师和管理人员任务的中职学校,应不断完善幼师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着力点在于: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明确人文素养教育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极好场所,每一个历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采取提炼人文素材、构建和谐历史课堂、以境激趣、以史激趣等方式,并且要让学生注重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7.
人文是一种精神文化,泛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我们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独立个性为目标的重要课程。本文通过论述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其意义、从中所揭示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观,来探讨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注重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研究主题。数学教学也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充分挖掘数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意志、素质与审美意识等方面的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养成严谨的治学品质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操,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人文素质的定义和目标,探讨了在武警院校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以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描述了在士官教育中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总结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教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陆海  张雯艳 《大众科技》2015,(2):179-181,197
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三足鼎立,是生成现代大学三大课程系统的基础,在大学教育中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学课程应该是大课程观,显性教育课程与隐性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在今日大学教育格局中,课程应课程设计应下沉到基层教学单位,突破专业的限制。文章探讨了大学人文课程应该成为享受课程,体验课程,人文课程更应该重视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育人作用。泛人文课程涵盖多个子课程分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基层教学单位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