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随着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人的审美意识变得更加强烈,更加富有理性和美的创造性,当我们对音乐进行感受时,会不假思索地从中得到愉快的感受,这种愉快的感受不是来自音符的形状与形式,而是来自对音乐本身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英国一所大学进行了这样一项有趣的研究:250个志愿者每人都品尝两种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并且分别在四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下品尝:强有力的音乐、美妙优雅的音乐、愉快清爽的音乐和醇香柔和的音乐。品尝之后,志愿者们马上给出他们对酒的品味感受。  相似文献   

3.
冯永艳 《科教文汇》2007,(3S):100-1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音乐课,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避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做到愉快教学,极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快乐地遨游。  相似文献   

4.
姚春琪 《科教文汇》2011,(29):177-177,192
在低年级音乐课的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头饰",可以将儿童对形象事物的认识和对抽象事物的想象统一结合起来,既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又具有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依据,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和老师一同进行音乐课教学,对提高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表达他们内心的音乐美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相应的对现代生活中美的感受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带给人更加愉快的心情,还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自主性的学科,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养成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奠定学生未来发展基础。由此,本文主要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音乐课,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避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做到愉快教学,极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快乐地遨游.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因而,音乐教学就是从学生欣赏音乐开始,体会音乐的美妙,这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音乐课,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避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做到愉快教学,极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快乐地遨游。  相似文献   

9.
对小学音乐课程来说,合唱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小学生在音乐上的综合素养。另外,近年来合唱教学也受到了广大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小学中各种合唱表演和比赛越来越多,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有必要且必须要寻找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而让小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游戏一般泛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使音乐教学的知识更加全面和具体的理解,享受音乐带来的体验,感受其内涵,为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逍遥游     
《科技新时代》2006,(8):29-29
称职的向导、舒适的鞋子、轻松的音乐,这注定是一次愉快的旅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有待于我们去描绘.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在教育教学中收获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薛丹 《内江科技》2009,30(10):188-188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上升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教育功能。目前,音乐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体育竞赛、训练和体育教学中,从而更加增添了体育运动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与体育结合日趋紧密。运用音乐对体育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启疑,而肩负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考.音乐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笼,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不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组织音乐教学,而且更应该克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主地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其音乐素质.这种教学方式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识和素质.实践证明,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欣赏能力是以音乐本身为主体,经过空气介质的传播,再经过人的耳朵,供大家聆听,从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根据感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得出大家欣赏音乐的水平也不一样,学生的欣赏音乐的水平越高,就可以使自己的眼界更加宽广,丰富自己的感情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胡晓平 《科学中国人》2014,(7S):171-171
我县近几年正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如何使音乐教学更加有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音乐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感受音乐、探索音乐;教师也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17.
基本乐理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掌握音乐的主要因素,开拓音乐视野,培养音乐感觉。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认识、理解、掌握运用乐谱知识及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常识,从而培养视唱能力及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以表现,我通过音准、节奏及旋律演唱训练等教学,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体验音乐的意境、学会自己创编表演。在课堂合唱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基本方法,进而深入探究合唱中如何对音色、音量和协调性进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歌唱能力,进而使合唱声音更加和谐、完美。  相似文献   

19.
所谓音乐快乐教学法是指在音乐课的教学、学法中,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快乐起来呢?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做了以下尝试。一、快乐学习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一种统称。活生生的节奏不是靠思维把握的,而是靠人的直觉去感知的。音乐的节奏通过听觉能产生刺激的反映,如心理的快感、肌肉的张弛、脉搏跳动的增快或减慢等。在不断体验音乐演奏(唱)的过程中,主体内的各种刺激反应建立起一种复杂的联…  相似文献   

20.
欣赏教学应改变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易接受并吸引他注意力的方法,使学生确实在认真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真正做到享受音乐,享受学习。达到在娱乐中学到音乐知识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