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研究生教育已有93年的历史,其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借鉴外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与适应本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过程。旧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在学习外国研究生教育模式过程中融合了他国多种模式的特点,带有多国模式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从早期的苏联模式到当前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既是时代的产物、现实的要求,也是学习借鉴外国模式的结果,在当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及其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以及培养模式的变革和重构。  相似文献   

2.
近期以来,“教育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等成为人们关注的词汇。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必须创新。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遇到的阻碍主要是文化阻滞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创新所面临的传统文化阻滞力。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学领域,教育不仅是一种配置资源,也是社会地位的获得机制。兰德尔·柯林斯作为教育社会学冲突论的代表,其对教育社会作用的阐释以及对于文凭的“文化通货”研究至今仍然深具影响。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广受关注,而最高等级的教育——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中。在研究生教育日趋职业化和“文化通货”性趋向的今日,应澄清研究生教育宗旨,改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抑制研究生教育市场化、通货化等,以求还原、复归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研究宗旨。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为科教兴国兴省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剖析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的指出:“十五”期间江苏将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江苏研究生教育将担负起“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作贡献”、“建设江苏教育强省”、“提升人才竞争平台”等重任。文章论述了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确定“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二是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三是坚持学科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文章最后强调,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必须切实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研究生创业教育主体构成及其关系,认为研究生创业教育主体构成应由研究生、导师、学校和政府四方面构成,并且相互之间关系紧密。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研究生“创”的主体性缺失、导师“导”的主体性缺失、学校“管”的主体性缺失以及政府“帮”的主体性缺失现象。提出了重构研究生创业教育主体性的策略,即注重学生“能力养成”主体性,发挥导师“知识传授”主体性,强化学校“环境塑造”主体性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四个服务”的战略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体向好,但存在“研究”特性凸显不足的问题。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提出浓厚思政课堂“学术味”、专业课堂“思政味”、学术研究“文化味”、实践活动“探究味”和校园文化“理论味”,构建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五味”俱全的思政教育体系,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协同视角,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运行机制难以适应主客体变化、实施过程未能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显隐性教育结合不够影响教育效果,引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念与育人目标不契合”“队伍建设与育人需求不匹配”“教育内容与学习主体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在新形势下,坚持系统开放、发挥“序参量”作用,从“机制协同、队伍协同、内容协同”等三个方面实现“同向着力、同向发力、同向加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管理层次的最高境界。结合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形势,探讨了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为例,总结出从以外部控制向内在诉求、从有形管理向无形服务、从他律向自律、从“一刀切”向特色化转变,是今后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异化”背景下的一项社会性命题,它包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反思和人文思考。对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去教育异化”的积极作用,可以提升研究生对学术的责任和忠诚,塑造研究生的智慧和品质,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根本。针对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控制论指导下,从研究生生源选拔开始进行“超前式”前馈控制,对培养过程进行“试点化”实时控制,并通过“预输出”方式实现研究生输出质量的反馈控制,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保证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控制效果,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出,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逐渐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提高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内涵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建设党建工作队伍、占领党建工作阵地、搭建“网络+”党建平台和强化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建的龙头作用、凝聚作用、堡垒作用和服务作用,从而改变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重显效、轻潜绩”“重形式、轻质量”“重考核、轻激励”和“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促进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一些比较混乱的局面,包括招考过程的“潜规则”、研究生培养目标模糊、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学术近亲繁殖、师生关系异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师生比过低、研究生教育布局不合理等现象。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治理:重新定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改革研究生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研究生教育法》制定,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三种具体政策类型。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可以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解析,其现实依据包括西部和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西部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存量少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在2005年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设立“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开展“研究生开放课程建设”等,着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提供服务。据此,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管理”模式中,研究生入学阶段的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中,导师的指导本来就有着“领徒入行”的独特作用,而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学位”等特点,无疑给这一阶段导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在“新生入学教育”、“师生互选”、“师生第一次见面恳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等环节中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使教育硕士生在整个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论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育人陈发玉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是指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依据管理目标的要求,在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针对研究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以下简称“管理育人”)。它贯穿于从研究生招生到毕业分配整...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传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范式的局限性,提出了“过程本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范式。同时,设计了“过程本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框架,并对将来的实施评价行动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阐述了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原则要求,在分析了当前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根据艺术专业的特点及特性,在培养过程中遵循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着力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结合西安音乐学院的实践,说明了在音乐舞蹈专业领域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如何落实“专业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原则。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评定是培养“四化”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措施,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和实施研究生思想品德评定,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事实上,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和评定,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是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是一个客观的社会活动,是为社会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服务的。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人才,研究生教育最终也是以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和政治、经济、文化需要服务的。这种高级专门人才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20.
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有内在的学理依据,也是破解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短板的现实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的科学展开,必须明确问责的主体、客体、情形和程序,以从理论层面上对“谁来问”“去问谁”“问什么”及“怎么问”等命题作出系统性的解答。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运行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协同性、常态性和规范性。当前有必要通过形成内在的多元协同机制、全程覆盖机制、规范运行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作出整体性的机制重构,为新时代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机制保障和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