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画稿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可以与美术史文献、敦煌绘画(洞窟壁画、绢画,版画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古代美术的创作规律等问题.本文在论述敦煌画稿研究现状时,着重介绍了比较重要的一些课题以及相关成果,进而对敦煌画稿的研究前景作了一些展望,提出了敦煌画稿有待于探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蕴慧 《家教指南》2004,(5):106-107
本文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一些校勘和注释提出了一些商榷.  相似文献   

3.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的俗文学之一,是敦煌俗文学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文学体裁.现存的真实可考、内容丰富的敦煌变文语料,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以敦煌变文叠词研究为例,其对《汉语大词典》修订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增补遗漏的义项;二,弥补孤证的不足;三,提前滞后的书证;四,补充失收的词条.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因病逝世。段文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锦阳,1946年到敦煌开始敦煌石窟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工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段文杰先生是《敦煌研究》期刊的创办者并长期担任《敦煌研究》主编,为提高期刊水平,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缅怀段文杰先生,本刊开辟专栏,邀请段文杰先生当年的同事、故友及相关学者发表笔谈,以纪念这位敦煌学专家。其中部分学者因年事已高或身体不适,我们采取了谈话记录的方式。孙儒们、李其琼、关友惠、贺世哲、施萍婷先生的谈话,均由赵声良根据采访记录整理成文。其中贺世哲先生在与编者谈话后不久,也于3月初不幸逝世,在此,亦谨向贺世哲先生表示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5.
敦煌变文的语言上承先秦两汉的文言用语,下启宋元的白话口语,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连接古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一座桥梁,敦煌变文中丰富而多样的称谓,无疑是考察汉语称谓语发展的珍贵资料,对其特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挖掘,不仅在语言学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在弘扬传统道德、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敦煌变文校注>尚有一些不足之处:误录,或录一毫不相干的字,或未忠于原卷,妄加将通假字改为本字,或颠倒、衍或夺一字或几字;误释,未能考虑到变文所出时的语言特点、社会习俗等而臆断.  相似文献   

7.
《敦煌变文校注》读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泽军 《家教指南》2005,(2):106-108
<敦煌变文校注>,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近年来敦煌变文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是在原卷的核对、词语的注释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在这些方面对之进行阐说.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的《敦煌变校注》堪称学术名。这部凝聚了黄征、张涌泉先生八年心血的精心之作,是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敦煌语言字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前半部(1—611页)为黄征教授执笔完成,后半部(612—1220页)为张涌泉先生执笔完成。这部敦煌变全集和会校会注,反映了敦煌变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饶宗颐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续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饶宗颐的敦煌曲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考察,探讨饶先生在敦煌学研究及其他领域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为进行敦煌学或其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正因为饶先生在文、史、哲、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成为跻身于世纪前列的中外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敦煌变文《庐山远公话》中“来”的多种用法,分析了“来”用作动词、助词、语气词的不同语法特点。特别指出一些人们熟悉的词语在《庐山远公话》一书中被赋予了新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敦煌变文校注》“是迄今录文最可靠、内容最丰实的变文全辑本”,然而,有待发明的地方仍然不少。本文择列数条以芹献于作者、读者。  相似文献   

12.
敦煌变文较好地保存了唐五代汉语的语言面貌,因而其语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对敦煌变文中所出现的110例ABB式语词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并进而与《楚辞》、元曲中的ABB式语词做纵向比较,由此揭示唐五代时期ABB式语词在演变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阶段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敦煌变文中有许多不为历代辞书所载的口语俗词,兹就敦煌变文中“切要”、“寻讨”、“造次”、“承领”、“消宁”,“对当”六个词及带有“禀告”类义项的一组词汇作考释或补释。  相似文献   

14.
本将现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敦煌写卷《降魔变》与罗振玉先生印入《敦煌零拾》的录进行重新对校,从而保留现存原卷的面貌。同时又以罗藏本真迹字,对《降魔变》的本研究作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在前辈学者对敦煌变文校勘、考证的基础上,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由黄征、张涌泉撰著的《敦煌变文校注》成为集大成者的重要学术成果。作者集数年治学之功力,在对变文篇目的考订、清理,卷子的纠误补缺、解难祛惑,俗字俗语音义的订疑正谬、探幽寻微等方面,均有独到精当之处,实为最接近原文的一个校勘本。  相似文献   

16.
武海龙 《家教指南》2023,(5):156-158
2023年8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研究》创刊四十周年暨出版200期座谈会”在兰州市敦煌艺术馆召开。会议回顾了《敦煌研究》40年的办刊历程,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敦煌学发展、《敦煌研究》未来办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校注》“是迄今录最可靠,内容最丰实的变本辑本”,然而,有待发明的地方仍然不少。本择列数条以芹献于作,读。  相似文献   

18.
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所关注的关于涉及敦煌的粟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概述。对这些成果,本文分为四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一、对敦煌所发现的粟特文文献的研究;二、对敦煌粟特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三、对敦煌粟特人聚落的研究;四、对敦煌粟特人社会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概述,以期对敦煌粟特问题的研究状况有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学研究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果。然而,随着敦煌文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亟待探讨敦煌文学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梳理这些问题,初步总结出敦煌文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思路,即在保持现有研究方法的同时,从三个方面来刷新敦煌文学的研究:一、通过对敦煌文学概念的探讨来扩大敦煌文学研究资料范围;二、通过对敦煌文学研究理论层面的关注来拓宽敦煌文学研究方法;三、通过对敦煌文学总体研究的加强来推进文学史的改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讨论自敦煌遗书发现以来,敦煌文学整理研究的百年历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敦煌文学目录的整理研究,在敦煌文学文献目录和敦煌文学研究论著目录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二)敦煌变文的整理研究从《敦煌零拾》收录的“佛曲”三种,到《敦煌变文集校注》的出版,已取得惊人的进展,但对“变文”的释义、定性还存在分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廓清。(三)敦煌诗歌、文赋、词曲的整理研究,已分别出版各种辑录丰富、勘校精良的录校本、校注本,而欲祛彼臆说,全其原书之旨,还有待进行全方法的、系统的研究。(四)敦煌文学的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俗文学”、“民间文学”的窄狭范围,逐步扩大到敦煌遗书内所有文学作品(包括雅和俗两个方面)均归属敦煌文学的研究内容,已为人们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