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新颖、情节生动有趣、颇有教育意义是《两只小狮子》一文的特点。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实际组织教学,并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呢?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点。根据实际确定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训练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到大纲的精神、教材的特点、课时及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本课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我根据教学大纲、本课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确立了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使学生掌握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课属于观察归纳课。上好观察课的关键是准备好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实物材料。为了保证教学目的顺利完成,使本课的重点突出,要采取观察、比较、分类的教学方法。根据大纲要求,课堂要充分体现出儿童的特点,注意形式多样化,安排一些儿童喜爱的活动,使学生愉快地掌握四种茎的生长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3.
《年、月、日》一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预案之前,我着重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本课哪些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哪些知识随着生活积累慢慢就可以明白,哪些知识则需要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多彩的光》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教材从观察影子开始,将本节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光源;第二部分是研究影子。学生在生活中对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积累了一些经验,考虑到学生实际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5.
余能强 《辽宁教育》2007,(1):105-107
内容分析 “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时、分、秒”(三年级上册)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一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三是通过国庆节等有意义日子的导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一位小朋友在公交车站向一位陌生大哥哥询问,引出时间教学环节,对话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有利于任务活动的开展。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英语好奇,乐于用英语表达所见、所闻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7.
<怎样和他联系>是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内容.笔者连续三次执教本课.教学设计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注重提炼活动意义,反复修改,终于使课堂活跃起来、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精通)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本课内容主要是突出练习第7课的核心句型并拓展学习购物相关的词语,熟练用英语购物及询问价格。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学习与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在相关话题背景下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材人教版三年制初一教材下册第十二课增强自律能力第一框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关于本课教材的分析的说明。 第十二课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具有总结和提高的意义。在一个学年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和思想方法的教学教育过程中,诸如调节情绪、磨砺意志、承受挫折、开拓进取、自尊自强、塑造性格、寻求友情、陶冶情趣、培养情操的教育,都包含、渗透着自律的内容和要求。本课则是在前面这些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养成自律习惯和增强自律能力的要求,并且对“自律”展开全方位的分析阐释,使学生  相似文献   

10.
《动物和环境》是“九义。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的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一课,属于环境保护知识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光、温度、水等。以认识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为例,进一步说明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从而发现动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课属于观察课型。根据大纲的要求,本课教学应确定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互协调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挂图、插图、幻灯片,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可通过介绍蜜蜂和蚂蚁的群体生活习性,向学生渗透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蜜蜂的外部形态特征,了解蜜蜂  相似文献   

12.
麻雀     
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课教学目的:一、学会本课生字词;二、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内容《校园里的画》是新入选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折射了前苏联儿童的校园生活。课文写了“我”和卡佳在黑板上比画画斗智的故事。所画的内容本身又自成一个故事。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富有情趣。本课在读与写方面承担两个过渡任务 :在以前学习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本课第一次提出默读课文的要求 ,是为即将进入中段的学习“初步学会默读”的过渡 :“我”和卡佳所画的内容本身又自成一个故事 ,可以用来进行连环画的看图写话的训练 ,是从写话向中年级“习作”的过渡。二、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1.本课是在第三课‘’电热”一课中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热叫做电热”和“导体通电部分越长、越粗,电流越小,温度越低;导体通电部分越短、越细,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它可以说是“电热”一课的延续,是电热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师用书第ZO页中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亲自操作。只把本课内容当作知识进行传授,由教师演示,是不符合本课…  相似文献   

15.
刘栩娜 《考试周刊》2009,(37):220-220
一、教学背景 2008年4月17日,我在本校对全区开设了一堂研讨课,教材是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素质练习。本课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基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坚持“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采用了一点对我校来说是探索性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2 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 ,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 ,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 ,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 ,最后是算出平年、闰…  相似文献   

17.
《麻雀》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八册的一篇课文。根据大纲要求,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赞美伟大母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母亲的敬爱、感激之情。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直观演示情境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自然第三册第七课,名曰《小车》,实际上只要求学生知道轮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自己动手给木块或纸盒安上四个轮子,做一个玩具“小车”。至于了解车是怎样逐渐进步、各种各样的车和它们的用途,是第八课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掌握有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是从“使用小车有什么好处”引入的,课本上的三幅图对“好处”作了形象的、对比的说明。本课需要指导儿童获得的认识是:小车可以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数学课本第七册第三单元《年、月、日》,主要内容有年、月、日、季度、旬和小时。这部份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理解、掌握,熟练运用。下面谈点教学建议:一、年、月、日等有关知识方面:教学时,要首先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小时、分、秒以外,还有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这是固定的。各个月有多少天,不完全相同。大月有31天,一年有7个大月。小月有30天,一年有4个小月。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平年及闰年。记住各月平年、闰年的天数并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技能目标:(1)能联系实际生活,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自学、观察、分析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三)德育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索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受到爱国主义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张2003年年历卡片。(还可以动员学生找一些其他年的年历片)教学步骤:一、出示生动画面引入新课(多媒体、幻灯、放大的图片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