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台在1996年的沪宁高速公路报道中,及早确立了“捕捉战机,组织战役性报道”的策划思想,派出精干力量组成采访团,与本地报纸联合采访推出系列报道,设立专栏为高速公路建设者送歌,提前半年在新闻板块中为高速公路宣传“倒计时”,策划以“走近高速公路”为题的,涉及交通、经济、观念等全方位的、组合式采访活动。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又参加了苏锡常  相似文献   

2.
王亮 《新闻三昧》2001,(8):28-29
涉入采访是隐性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在不公开身份、不说明采访意图的前提下,涉入新闻事件之中,成为新闻事件的“经历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件的真相。记者“冒充”某一特殊身份涉入到新闻事件中是涉入采访的显著特征。涉入采访方式虽然有助于记者获得事件真相,但若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动摇记者的客观性,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新闻纠纷。那么,如何规范记者的涉入采访呢?这一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单位,老总们经常要求记者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那么,怎样才能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呢?根据本人的体会,答案是:只有“沉下去”,才能有“深度”,也才能“有份量”。只有直面群众,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来。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访。那种“泡会议、听报告、赶场子、拿材料”的采访,是难以写出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5,(11):29-29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由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日报(农村版)承办的全省“老区新闻扶贫开发百村行”已于8月31日启程。在这项采访活动中,他们选派了精兵强将,在全省老区选择了100个贫困村进行全方位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5.
地方报台的新闻记者在日常采访活动中,能不能发现具有全国性的典型新闻?回答这个问题,要看记者在采访中付出的劳动程度如何,记者是不是既“身入”又“心入”了。具有全国性的典型新闻报道,有广泛的读者,记者采访的新闻题材,必须要有广泛性。几乎没有什么题材记者不可以采访。然而,我们有一些记者采访的路子却很窄。“窄”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采访活动不仅为一个地区的党委中心工作所局限,甚至为一个具体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所局限。到农村采访,只想到  相似文献   

6.
去年7月,我有幸采访了山东省宁阳县“种子大王”张加田,写出了“信守合同赔付百万”的消息。《大众日报》以《宁亏二百万也不让一粒劣种坑农》为题在2版头条刊出。这篇消息获’98山东新闻奖一等奖,还被评为’98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三等奖。回想此稿采写的过程,深深体会到记者采访“心入”是采访写作成功的重要一环。首先,采访只有“心入”,才能锤炼记者与采访对象、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进而激发采访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颜伟杰 《新闻实践》2011,(10):12-13
在“走转改”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持续不断开展蹲点调研,进农村、进社区、进车间,入工地、入学堂、入警营,上高山、下海岛、赴边疆,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实记录变迁,真心关爱民生。通过在基层一线的蹲点采访、调研和报道,切实增强了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对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体验。读一读部分蹲点记者来自一线的“微报告”,细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感所获,在走基层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自信、更充实、更坚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新闻摄影记者采访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心世界的闪光点,摄取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细节即“心入”,这是新闻摄影采访的重要环节。但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激情满怀,有的人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23日到12月8日,《嵊州日报》配合党委、政府总结“九五”成就,制订“十五”规划的需要,推出了“看人家,想自己”栏目,专题采写周边经济发达县市的经济发展亮点,并结合嵊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作有益的比较、分析和思考。一个半月时间里,报社先后派出6个采访小组,分赴上虞、绍兴、诸暨、新昌、萧山、余杭、余姚、鄞县、东阳、义乌、永康以及江苏省的江阴、昆山市等13个县市进行调研采访,连续刊发了20篇报道。  相似文献   

10.
好的新闻作品无不来自于记者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认真深刻的思考,即“身入”与“心入”的统一。但在平常工作中,有些记者认为,似乎只要身临其境了,便可与好作品结缘。其实,这种“身入”还很肤浅,只有在“身入”的基础上做到“心入”,即真正用心观察,细心研究,深刻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能听到很多的一面之词,这些“一面之词”中有真也有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稍不留意就会被采访对象所蒙蔽,如果过分信任采访对象或者不加分析地采访报道,极易造成报道失实。所以在采访这些“一面之词“时,记者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善于在纷繁现象中去伪存真,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理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三、四年中,笔者主要是担负《常德日报》“三农”工作报道,对如何做好农村报道有了一些粗浅体会。2009年本报为庆祝建国60周年,组织了“沅澧流域行”大型采访活动,在领导和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先后到石门、安乡农村采访,从中又学到了不少经验和知识。我认为,要把农村报道写得出彩,让农民喜欢读我们的报纸,在报道中应该要做到“三化”:即典型本土化,新闻故事化,语言个性化。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摄像采访工作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  相似文献   

14.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传科长的事迹,署名记者并未到他们油田采访,更未访问过这位科长和他的同事。原来,那篇报道是从油田现成的材料和报道中摘抄编成的。呜呼,“记者”竟成了“抄者”!  相似文献   

15.
一篇批评报道的优劣、成败,固然有许多因素起作用,但就采访而言,提问举足轻重。“问什么”、“怎么问”构成了“问”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般记者来说,采访中“问什么”大都可以心知肚明,而“怎么问”可能就比较难以把握了。笔者觉得,以下几点有助于解决批评报道中的提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魏艳 《青年记者》2010,(7):36-36
报道两会,每个记者都有不同的采访视角和关注重点,如何让自己的报道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准备环节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上会的“新兵”而言,准备工作越详尽,采访就底气更足些。  相似文献   

17.
近一段时间,我访问了一些教授、学者、艺术家,写了几篇“访问记”,一类是记述专家和艺术家刻苦治学与练功的;一类是述说专家、教授对某些学术研究问题的见解的。在采访中,有些体会,记述下来,供大家参考。“访问记”采写的“工序”过去在采访工作中,往往容易犯“浅尝辄止”的毛病,事先不大做准备工作,一旦抓到一两个生动的材料,又适可而止。总之,事前事后,缺乏调查研究。这样的采访方法,自然很难写出质量较好的报道。在  相似文献   

18.
二维码、WAP、彩信、短信……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市“两会”期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除了采用传统媒体手段进行详细报道以外,还将这些新媒体手段运用到了“两会”报道中,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两会”24小时滚动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保华 《记者摇篮》2009,(2):64-64,63
隐性采访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在使用隐性采访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记者必须坚定一条信念:“守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底线,隐性采访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的“未知要素”是为了说明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提出的,是指被采访对象“拒绝回答”、“没有回答”、“还不清楚”、“没有明确解释”、“有意回避”、表明“有待最终确定”,或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被采访对象没有条件详细说明而记者又无法立即做进一步采访的内容。在当今国内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政务报道,“未知要素”的表达不常见,而在西方新闻报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