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武当》2003,(9)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 (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的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3,(2):64-64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武当》2003,(3):62-62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地说有些还是泥  相似文献   

4.
蔡星生 《武当》2001,(5):11-12
武当玄门五形拳谱,是笔者在挖整、继承武当纯阳门拳剑功三秘技时,由武当龙门派纯阳门一十二代宗师刘理航老先生所传,并嘱托我,要全面继承纯阳门武学,适时还道于武当,同时认真研读五形拳谱,深入领会其中道家武学要义,以期提高武学水准。现摘其拳势古谱公诸于世,以求玄门五形拳同仁交流我流。  相似文献   

5.
武宣 《武当》2013,(9):10-32
传统武当内家拳法,作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然经千年封建王朝的更迭,武当道场的兴衰变迁,也让武当拳的传承传播由盛转衰,由显归隐,渐至散失。三十年来,《武当》杂志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己任,深入全国各地搜寻武当武术传人、功法,归并整理,总计挖整出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这些功法套路源流明析,代有传人,且有史证记载,真实构成了武当内家拳法的基本体系、形态。今在《武当》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武当武术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集录于此,作为三十年挖整工作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刘洪耀 《武当》2012,(4):7-8
今年是"武当大兴600年",改革开放传统武术大挖整三十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月,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和武当杂志社决定于2012年4月24—28日,在湖北省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举办"首届武当演武大会",有关邀请函、竞赛规程及规则已经公布于各大武术报刊及网站。现将有关问题进一步说明如下,以便广大朋友能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这次大会,增强大家参与这次大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刘伟 《武当》2010,(7):I0001-I0001
2010年5月28日上午,武当杂志社采访组一行4人在社长、主编刘洪耀的率领下,从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源头丹江口市出发,驱车千余里来到江苏省重点采访了有关内家拳传人,对武当丹派剑法、孙式形意拳、武当功家南派等拳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挖整。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江 《武当》2014,(7):35-38
自幼酷爱武术的他,13岁那年拜师江西舞狮人习练岳家拳、杨家拳;19岁,他为寻求武术的更高境界,辞别恩师投奔河南嵩山少林寺。一年后,他来到武当山寻师,从此结缘扎根武当,成为三丰派一代宗师。目前,作为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人钟云龙,耗费大半生心智,将其悉心挖整的武当太极拳28式与武当太极拳108式的详细练法,编纂成《武当太极拳》对外发行。那么,他是如何结缘武当武术的?又有着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8,(11):15-27
武当内家拳法在武当道人修炼的基础上而产生,而且不断丰富和完善。元明清时期,随着武当道场的兴盛——顶峰——衰落,武当内家拳法门派拳种骤增,且由宫中流传到民间,并向全国散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挖整出29个门派,208种功法套路,呈蔚为大观之势。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7,(5):5-5
一、时间地点:2007年10月18日—21日在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二、征文范围和题纲(一)武当内家拳功理功法挖整1、各门派新整理传统套路(包括拳、械、功)。  相似文献   

11.
罗明福 《武当》2008,(1):4-6
武当武术又称武当拳、武当内家拳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内外兼修、以柔克刚的独特风格。武当武术博大精深,是传统武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下,现已挖整出武当派功法达29个门派280多个功法套路,其主体内容涵盖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其中尤以太极拳为秀。目前,太极拳已风靡世界,习练者以亿数计。练太极拳不仅成为一种特殊的健身方式,它还附加有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还成了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说武当武术不仅是武当山的、湖北的,她更是中国的、世界的。新时代;弘扬武当武术,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徐亮 《武当》2015,(3):43
1月17日,"因水结缘、合作共赢——津鄂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暨项目推介会"在天津市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天津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昌晋,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湖北省工商联、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指导中心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国武当功夫团受邀参加节目演出。在当晚举行的津风楚韵文艺晚会上,中国武当功夫团精彩的表演博得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誉。此次是继武当武术天津分会成立后,中国武当功夫团第2次在天津开展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天津工商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此次论坛由天津市湖北商会、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南水北调工程使湖  相似文献   

13.
习云泰 《武当》2013,(3):28-28
记得全国在三年挖整期间,一次代表国家体委挖整领导小组去山东济南了解挖整情况,同行者毛伯浩、张文广、蔡龙云、夏柏华几人,由山东省负责挖整的范春和安排接待,范春和是我的学生。我们散步时,他对我说,“一次我听山东即墨县一个老者说,‘老辈子有个张三丰是以做豆腐维生的平民百姓,听说好多人和他较起劲来如棉裹铁,以柔克刚功夫甚是了得”’。我说挖整要凭证据,有机会最好查查地方志,是否有此记载。听说不见得可靠,当然也可能事发有因。但此说多少年来萦系在我的脑海中。经查,乾隆元年《山东通志》、二十八年《即墨县志》、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修的《莱州府志》和《太原县志》等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4.
大侠随成     
张新德 《武当》2008,(5):39-40
离开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身为“武当百杰”、武当拳法竞技代表队总教练、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馆长的李随成先生深感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如何为弘扬中华武当武术,提高武当内家拳法的竞技水平和知名度,使武当内家拳法走向世界,走进奥运,一直是李随成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08,(11):8-9
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又称武当内家拳法,它产生于武当道门,以老庄哲学为理论基础,具有注重内炼修为,以武演道,以柔克刚等特点。武当武术的主体内容就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称此三大拳种为武当内家拳派三大支柱。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  相似文献   

16.
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的技击对练,是道家内传技击上乘套路。它与武当内家拳独特的功理功法,一枝独秀,至今仍是道门众弟子以及武林界所渴望得到的上乘技击之术。武当拂尘与武当绝命剑在对练时,充分体现了唯有道家才拥有拂尘这一独特防身宝器。它在  相似文献   

17.
武术挖整思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武术界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挖掘整理活动,时称“武术挖整”,简称“挖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民间武术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彻查和整理,因为发生在十年浩劫结束不久,挖整明确具有抢救武术遗产的目的。这项工作得到了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为国人和全世界的华人所瞩目,一时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令所有热爱武术  相似文献   

18.
栖心子 《武当》2004,(5):6-7
武当太乙五行功,俗称武当太乙五行导引术,是武当丹法的辅助功法。该功法主要以导引为主,是武当丹法以形引气的重要典范。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形体动作来加强五脏的功能,使五脏坚实,精气充盈,为内炼成丹提供必要的帮助,是修墙补屋阶段较好的功法。望习者重视之。  相似文献   

19.
对武当武术资源存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武当武术资源存在的内部优势是生态环境、文化底蕴、品牌效应;内部劣势是管理不足、资源分散、效益颇低;外部机遇是政策扶持、文化振兴、产业聚集;外部威胁是文化竞争、项目挤压、观念偏差。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持"产业融合"理念,提出武当武术资源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健康产业、旅游产业以及教育产业五大产业相融合的开发路径。研究旨在为武当武术资源开发提供多渠道深层次的路径选择,创新驱动武当武术的多元价值,加速实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的"生产性保护"意义,以促进武当武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费华 《武当》2004,(11):34-34
武当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武当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武当武术既具有前景广阔的产业开发价值,又是武当旅游经济最生动形象,最炫人眼目的卖点,因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武当武术,以满足人们身心健康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武当山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