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感悟《人生》路遥的小说《人生》在80年代轰动一时,触动和鞭策了一代人。小说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经历可谓辗转曲折。梦想与希望在他身上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在我看来,他的这一段人生历程就如同一个圆形跑道,起点也就是终点。他有才华却难得志,有理想却难实现。故...  相似文献   

2.
小说《浪漫的薛姨》主人公薛姨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女人,可命运偏偏让她的战争中失去了夫君,小说着力表现了薛姨生动泼辣的性格,论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薛姨人格中的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特别强调了她的人格升华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英国印象主义批评家和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说过:“就广义上说,小说就是个人对于人生的直接印象;小说的价值首在于此,价值之大小依印象之强弱而定。”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哈代创作《还乡》,必然会揉进自己对“人生的直接印象”,必然会留下哈代自身经历的轨迹,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还乡》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主人公克林·姚伯决不就是哈代自己。不过,认为哈代通过《还乡》,尤其是通过主人公克林的故事去表现自己对“人生的直接印象”,对于高尚理想的追求,对于人生悲剧的见解,那么,回答还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19世纪文学史上一颗熠熠闪耀的明珠,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小说中对主人公性格的塑造是其永久魅力所在。本文通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来解读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展现他们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的性格变化。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小说《荆棘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这部长篇家世小说讲述了扎根于澳大利亚牧羊农场的祖孙三代的经历,通过女主人公梅吉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其在澳大利亚这个新大陆上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并逐渐成长的经历。本文对梅吉的丈夫卢克的性格、其利己主义和泛劳动主义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进行分析,阐述了他对女主人公梅吉的人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珍妮姑娘》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德赛莱撰写的悲剧性小说,其小说悲剧性源于作者的悲剧哲学思想和悲剧人生经历,具体体现为主人公珍妮姑娘一生充满了各种悲剧.造成主人公珍妮姑娘悲剧的原因主要有其本身性格、家庭与社会环境、个人道德选择和父权文化至上和感情生活规范仪式的缺席等.珍妮姑娘一生悲剧主要体现在主人公珍妮姑娘三次重大人生选择前后的一系列悲剧,具有社会文化性和自然性等特性,留给后人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这部19世纪英国文学代表作之一,就诞生于英国著名女作家勃朗特姐妹当中的艾米莉·勃朗特的笔下,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令人匪夷所思的爱情悲剧故事,而这个爱情悲剧故事与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心理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地读懂和理解《呼啸山庄》这部伟大作品,本文从心理、性格等几个方面对《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下,如今的社会越来越趋于男女平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读者热衷于研究女性主义探索其中更深层的意义。本文从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在她们身上女性主义的体现、以及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对比分析,从中体现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女性主义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极具悲剧色彩。小说以批判现实的手法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性格的两个极端,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交错的爱恨情仇以及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展现出了自然野性与文明秩序的矛盾冲突。最终,男女人公在选择与宽恕、坚持与放弃中获得了自我救赎,这也是人性迷失后的回归和净化。  相似文献   

10.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看来,《珍妮姑娘》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和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珍妮姑娘》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治审美情操的功用。  相似文献   

11.
《月牙儿》与《棉花垛》以主人公母女两代人相继为娼的命运,为我们揭示了旧中国男权社会中女性不可避免的性别悲剧,尽管两篇小说中主人公性格不同、堕落的主客观因素不同,但结局却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12.
小说《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爱情故事的小说。小说从主人公斯嘉丽命运的变迁、情感的经历反映出人生命运的变化无常,在小说的创作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并通过一系列意象表达了小说的文学主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为此,本文结合小说内容,从意象解读、审美理想、人性思考等角度深入探究小说《飘》的文学意蕴,并对小说中的美学进行解读,旨在加强对这部小说的深入理解,充分彰显出这部小说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解读《鲁滨逊漂流记》故事背景及小说结构,从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入手,通过命运与性格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出鲁滨逊的性格中虽然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所以他的命运最终还是和殖民主义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景慧 《时代教育》2009,(11):143-143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不同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小说《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命运及细节的对比,提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个性的写照;只有通过对作者性格的深刻剖析,才能更深刻理解文中人物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萨宁》是俄国白银时代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阿尔志跋绥夫的代表作,《萨宁》通过对主人公萨宁人生经历的描写,表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空前彷徨的状态。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俄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生发展的观照。试从萨宁性格的悲剧意义来看阿尔志跋绥夫对处于困境中的俄国知识分子前进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以他的深沉力作《黑骏马》在文坛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这篇小说在人物形象上的特点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一、主人公形象是作者本人的投影郁达夫曾说 :“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张承志的小说自叙传色彩就异常浓厚。在他的作品里 ,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人生体验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作者本人的感受和看法 ,他笔下的白音宝力格既是张承志人生体验的直接、现实的再现者 ,又是他理想中渴望成为的形象。白音宝力格对草原人民情动于衷的热爱 ,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无不体现着张承志自己的情感和探索 ,作者在白音宝力格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17.
《风萧萧》超越了“爱情传奇”与“间谍传奇”的范畴,徐圩在现实与想象交织的世界里追寻着一种自由、浪漫并且充满哲理的人生.自由的人生观——对人生理想状态的探寻成了主人公人生轨迹的最终归宿.《风萧萧》中浪漫化的表达方式,诗意哲理化的人生,“爱”之观念的诠释和升华,集中归纳了主人公在漂泊一生中的理想征途.人性的健全发展、人类理想的自由生存状态的追寻构成了主人公的最终宿命.  相似文献   

18.
对《卡斯特桥市长》高超的象征艺术,人们尚未作过系统论述,而这恰恰是构成这部伟大小说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类似于《圣经》的圆圈形叙述结构,展示主人公圆圈式的人生历程;借助背景,隐喻主人公的命运和性格,暗示人类生存竞争史的悠久;并通过动物意象,极有分寸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意念。循此,本文探讨了《卡斯特桥市长》象征艺术的三个方面:结构象征、背景象征、动物象征。  相似文献   

19.
鲁迅《孔乙己》是写知识分子的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中走完他悲剧的人生。笑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鲁迅《孔乙己》是写知识分子的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在笑中走完他悲剧的人生。笑在小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