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小说在郑州”是业界对《小小说选刊》杂志及郑州百花园杂志社(以下简称“百花园”)的肯定与赞许。《小小说选刊》近年期发行量近60万份,居全国文学期刊之冠,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等称号,成为小小说、微型小说界的领导品牌。在我国文学期刊特别是纯文学期刊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小小说选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品牌化的经营之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9,(1)
九十年代以来,众多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呈下降态势,办刊经费捉襟见肘。《昆仑》在去年初便闭门关张,《漓江》也于不久前偃旗息鼓,《峨嵋》停了,《小说》也要停了。记者翻阅今年的报刊征订目录,竟有20余种文学期刊没了踪迹———停刊了。这实在是中国文学和作家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那仁居格 《传媒》2019,(17):29-31
在文学期刊步履维艰、难以为继的严峻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也未能幸免地受到冲击。如何能在困难之中突出重围,藏文期刊《岗尖梅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成为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之林的领军者。《岗尖梅朵》创刊于1989年,由海西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海西州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办刊宗旨为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致力于培养藏族文艺新人,拓展藏族文艺阵地,促进藏族文学事业繁荣,真诚地为热衷于藏族文学事业的有志人士开辟园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岗尖梅朵》编辑部认真分析当时的藏文期刊特点和市场形势,并组织召开研讨会,最终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刊之路,于2000年第三期起打破藏族文学期刊一贯的“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模式,将《岗尖梅朵》改版成藏文诗刊,刊载内容纯为诗歌和散文诗,以及相关诗歌的点评和评论文章,是当前全国唯一一家藏文诗刊。目前《岗尖梅朵》硕果累累、闻名遐迩,无论是发行量还是知名度,都位居藏族文学期刊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发展才是硬道理——《芙蓉》改版一周年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市场的萎缩和文学期刊生存的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998年开始,文学期刊的生存问题变得愈来愈严峻,尤其当《昆仑》、《漓江》、《小说》等几种有全国影响的刊物因为发行量上不去、经济上不堪重负而先后宣布停刊以后,文学期刊的生存问题更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文学期刊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是何等的辉煌,作家如雨后春笋,刊物漫山遍野。处于文化消费主角地位的文学备受读者的青睐,《人民文学》曾创下了发行量146万的显赫记录。进入90年代,文学期刊戏剧性地衰败,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江河日下,发行量的锐减使文学期刊的成本大幅上升。期刊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读者日趋减少,使得办刊经费捉襟见肘,编辑人员生存困窘。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停办。《昆仑》、《峨嵋》不见雄姿,《漓江》“宣告断流”,文学界的优秀期刊《小说》也与读者依依惜别。大型的文学期刊相继停办,众多的中小型文学期刊也感到举步维艰,在四面楚歌声中茫然回顾。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回顾文学期刊动荡的历史,探寻文学期刊发展的道路,也是在山穷水尽的处境中寻求一条柳暗花明的蹊径的一个尝试。一、文学期刊衰落的原因1.文化消费的多元争雄文学作为文化消费的主流受到读者的钟爱,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多元和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共存使文学受到读者的冷落。文字、音像、多媒体传播方式虽各有千秋,彼此不能相互取代,但文化市场必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娱乐生活类报刊的活跃、影视传媒的发展、电脑的网络化已夺走了文学期刊的部分读...  相似文献   

6.
困惑与苦斗中的文学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相当多的文学期刊面临窘境,已经是不争的现实。1998年7月,在新疆召开的。全国文学期刊主编研讨会”上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一个会议消息稿,消息稿的题目便是《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出路》,文章中这样描述了文学期刊的现状:“目前文学期刊的现状不容乐观,办刊经费不足,发行量下滑,成为困扰主编的主要问题。由于政府正在减少拨款,甚至即将‘断奶’,文学刊物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林范武 《传媒》2015,(4):48-49
目前,《新潮》《文艺》《文学界》《群像》和《昴》为日本的五大文学期刊,它们所出版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日本文坛.自21世纪以来,日本文学期刊始终没有走出低迷期,再加上娱乐文学期刊发行量大跌,以及电子期刊市场的冲击,文学期刊更是经营惨淡.以《ALL读物》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其发行量大约在40万份,但如今却已经不足5万份,许多同类期刊甚至沦为出版社的征稿“工具”.  相似文献   

8.
据《文汇报》报道,今年,为占领市场,全国不少文学刊物开始改版,力图以全新的面貌吸引读者。《湖南文学》由省级文学期刊摇身一变为前卫时尚杂志《母语》。人民文学出版杜主办的《中华文学选刊》改变了以往只刊登当代小说、散文、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做法,而把民谣、漫画、墙头标语等也纳人选刊视野。创办了20多年的大型文学刊物《百花洲》被改为女性文学专刊,在所设的一些栏目中将只刊登女作家的小说和男作家反映女性生活和女性命运、“且不含男权思想”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举国文学热的背景下,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出现在数百种文学期刊和大量的报纸副刊上.作品散落各处、水平参差而又多如牛毛,迫切需要有一种披沙拣金和荟萃精华的媒介出现.于是,《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微型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纷纷创刊,到1985年前后各类文学选刊的数量多达30余种.此后,随着通俗文艺和大众娱乐的兴起,文学读者大量流失,文学期刊的数量和发行量都日趋萎缩.但大部分选刊依然存活了下来,也逐渐积累起了不错的资源和名气.  相似文献   

10.
文学期刊作为一个整体如何走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境地,在不失却刊格和艺术良知的情况下,重新去获得广大读者对她的青睐,这是近十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数以百计的文学期刊的一个课题。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来看,在目前国内文学期刊中,除如《人民文学》等少数几家权威性“纯文学”刊物和部分被冠以“通俗文学”之名的期刊拥有数量可观的读者外,其他大多数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无论是与自身曾经有过的“好时光”相比,还是与眼下期刊界其他种类如综合文  相似文献   

11.
书业内外     
2000年文学期刊变化不大 据《文汇报》报道,2000年各地文学期刊虽没有突出的变化,然而也有不少刊物在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整。《人民文学》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刊登文章的内容上,兼顾老中青三代作家。 “动作”最大的莫过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啄木鸟》等。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当代作家》已  相似文献   

12.
由于平日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较多,我逐渐爱上了文学。四年前开始学习写作,先是写小说,未果。其中一篇我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小说稿先后投给八家文学期刊,均被退回。我想大约自己不是写小说的材料,便转而改写杂文。还好,头一篇寄出去一个月便在《陕西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之后,我便以写杂文为主,间或写点散文、科学小品之类的“报屁股”文章。日积月累,如今竟也发表了近二百篇、三十万字的东西了,只是对写小说一直视为畏途。去年,《西安晚报》增辟《终南》文学作品专版,我偶然心血来潮,尝试着将三年前屡投屡退的小说稿《极限等于零》寄往该报。一个月后收到退稿,当时我实在没有勇气拆开信封,便随手扔在抽屉里,继续写我的“报屁股”文章。几天后,妻子整理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为期刊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从总体上看,我国期刊业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期刊的种数大幅度提高,期刊的总发行量和总利润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此大背景下,文学期刊的衰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图书商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七大类期刊中,只有文学艺术类和画刊类期刊的增长为负数,其它五类都呈增长趋势。而且其中有四类的增长速度超过10个百分点。包括《昆仑》《漓江》《小说》《湖南文学》等在内的大量文学期刊或停刊,或被兼并,或完全改刊,现存的文学期刊也…  相似文献   

14.
在商品经济大潮兴起的背景下,在与网络、电影、电视、音像、手机等媒体“抢夺”读者的竞争中,大多数文学期刊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正所谓“穷则思变”,文学期刊纷纷尝试创新和改版。本文以《萌芽》杂志为个案,试从其独辟蹊径的品牌营销策略入手,探究其成功之道,以期对文学期刊的生存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杨文忠 《传媒》2016,(8):50-51
在中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可以称为“黄金时期”,几乎每个省都出版了自己的文学刊物,并逐渐形成了阵容颇为强大的文学大军,吸引众多读者,《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行量都曾超过百万.获得如此佳绩,媒体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彼时,传播方式以纸媒为主,这就使知识分子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同时也使文学期刊成为文学、文化、思想的导引者,甚至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一种“期刊化”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张锦华 《编辑之友》2016,(4):99-102
清末传统文人为寻求国家富强,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开始创办文学期刊.受“文以载道”传统影响,清末小说期刊编辑出版者以激励爱国、启蒙民众为担当,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具有了初步的大众传播意识.为适应期刊这一现代大众传媒,他们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与技术,根据读者需求进行编辑.变革的同时,也坚守了传统文化,探索了文学期刊的现代化,树立了文学期刊的编辑范式,同时也为五四运动、文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出版经营活动的开展,有些编辑逐渐在商业经营中迷失,过分追逐小说期刊的娱乐功能,助长了小说创作的庸俗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回族文学》杂志所发表的作品屡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散文选刊》、《读者》等国内主流刊物选刊选载,影响力不断提升,知名度越来越高,这对于一个地处西部边陲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而言,显然是最佳的褒奖。在选载率不断攀升的同时,《回族文学》  相似文献   

18.
据《文汇报》报道,推出新人、发表有质量的新人新作成为不少文学期刊追求的新时尚。《十月》从今年起设立“小说新干线”栏目,每期推出一位还不大为人知晓的青年作者,在他们的中短篇之后,附上评论,予以推荐。《东海》的“新锐文本”栏目,每期选择两位年轻作者。《上海文学》的作者则呈现出全面“年轻化”的趋势。而标榜先锋性的《芙蓉》,更主要刊发年轻人作品。纵观期刊界,除掉少数依然“固守城池”外,绝大多数都开始着眼“未来”。《十月》主编王占军说,老刊物要保持自身的活力,一定要关注青年作家,多进行相互沟通,及时反映他们的创作成就,这是大型刊物必须具备的前瞻性眼光。在市场竞争下,谁都不愿意在现在或将来丢掉自己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期刊出版、发行困境已是出版界议论多年的话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期刊是继续坚守"纯文学"的办刊理念,还是走向市场,这已是各类文学期刊研讨会上多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文学期刊《伊犁河》的一名编辑,20多年来,笔者与同事们为了寻找文学期刊的生存发展之路,《伊犁河》两次走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文学期刊市场出现了80后作家办刊热现象,《最小说》、《鲤》、《文艺风》等由当红80后作家主编的青春文学刊物密集创刊,并屡屡创造文学期刊发行量的新纪录。这些刊物的热销与其主编在粉丝中的强大魅力有直接关系,同时,公司的全方位宣传,尤其借助网络论坛的造势,以及刊物在纸张、设计等方面对目标读者的充分满足等因素,使刊物在内容相对单薄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不可忽视的是,80后作家的整体创作依然青涩,而主流评论界也缺乏对此现象的考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