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狭义的双语教学可以解释为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本民族语言和一门外语的教与学,达到让学生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课程结束后达到精通母语,掌握一门外语的教学模式。广义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教育模式,将在加强非外语学习的同时,开始在非外语课程中,用母语、外语两种语言教学,以养成用外语思考的习惯。在我国双语教学具体的是指除用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  相似文献   

2.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母语及第二外语对同一知识进行描述,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进而完全掌握并且能够熟练应用的目的。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目前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学习者非母语的语言作为直接教学用语的一种教学模式.发端于加拿大,现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浸入式教学使用的第二语言通常叫做目标外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语言,目标外语是在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外语,使之有别于其它的语言教育模式.在我国,外语浸入式教学通常是指英语浸入式教学,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而不是通过专门的第二语言课程(英语)教学来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下我国各大学指称的"双语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外语浸入式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中,英语是"双语教学"中使用的目标外语,因而叫英语浸入式教学.  相似文献   

4.
崔玲  陈光 《职业技术》2006,(12):103-103
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进行课程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活动。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等形式,其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进行思维,能  相似文献   

5.
一、双语教学概述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情况下出现的是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双语教学,而在教育发达地区目前绝大部份是用汉语、英语的双语教学.本文所涉及的双语教学也指的是母语(汉语)与外语(英语)进行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一、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 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 通过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实际运用,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满足社会对专业双语人才的急需;通过双语教学,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7.
关于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这门外语主要是英语.它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可利用非语言行为的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陈建兵 《文教资料》2005,(5):139-140
所谓双语历史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逐步导入、部分渗透地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世界历史的教与学,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既有现行教学大纲规定的母语教材,又同时使用自编的非母语教材或原始史料与之配套,即采用双教材共同进行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依据一、学生的英语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最新要求,高中阶段学生应掌握英语单词量为5000—6000。如历史双语教学提前介入,既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资源,又可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前接触专业英语,有…  相似文献   

9.
外语浸入式教学是指用学习者非母语的语言作为直接教学用语的一种教学模式。发端于加拿大,现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浸入式教学使用的第二语言通常叫做目标外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语言,目标外语是在相关学科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外语,使之有别于其它的语言教育模式。在我国,外语浸入式教学通常是指英语浸入式教学,是用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而不是通过专门的第二语言课程(英语)教学来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种手段,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外语进行知识讲解与技能传授,但绝不排斥母语。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还处在尝试阶段,一般是用英语来教学。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教学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等的同时还能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并初步学会用英语搜集与体育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双语教学的涵义及目的双语的英文是“B ilingua l”,就是“Tw o L anguages”(两种语言)。其含义是能熟练和恰当地使用两种语言,以便促进那些掌握母语而正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学生的学习。我国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中全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理化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后来,新加坡、比利时、卢森堡和中国香港也实行了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够比较省时、省力地培养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  相似文献   

12.
双语教学指的就是在儿童学习使用母语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儿童再认识一种非本民族语言。本文主要是指汉语(母语)和英语(外语)。为什么要提“双语教学”而不提“外语教学”呢?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对于儿童,我们不可能单纯地用外语进行教学,特别是儿童学习外语时必须借助于母语进行对比、沟通和消化,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唯有教学时母语和外语相互配合渗透,才能达到习得外语的目的。那么,双语教学能否互相渗透呢?这正是我们在实践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双语教学是指利用两种语言来进行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准确有效地使用语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语教学实践指的是,对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一部分课程使用母语,另一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双语授课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成为双语人或尽快成为双语人。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学的定义所谓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真实的汉语和英语语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因此,双语教学与传  相似文献   

15.
对高中世界历史双语教学的思考、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历史双语教学可行性依据所谓双语历史教学 ,就是在课堂上 ,教师逐步导入、部分渗透地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世界历史的教与学 ,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既有现行教学大纲规定的母语教材 ,同时使用自编的非母语教材或原始史料与之配套 ,即采用双教材共同进行教学。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依据有四方面 :一、学生的英语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最新要求 ,高中阶段学生应掌握英语单词量为 5 0 0 0 -60 0 0。如历史双语教学提前介入 ,既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英语资源…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师参与双语教学是极具挑战性的。美国1919年颁布的《双语教学计划原则草案》界定,双语教学就是用两种语言授课,即各门学科均使用两种语言。我国美术教师参与双语教学既用母语,又用英语;既要保证母语(汉语)的学习与传承,又要达到与英语的对比与融合,并逐步过渡到中英文的相互切换,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钟晓 《嘉应学院学报》2003,21(4):118-118
在中国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 ,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目前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 ,但不绝对排除汉语 ,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用非语言行为 ,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 ,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 ,所以 ,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 ,属于“外语教学”的范畴 ,而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双语教育正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前正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学语言除母语之外还另用一门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它源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双语教学牵涉学生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外语)以及他们的本族语(母语)。在运用水平上,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的弱势语言,本族语(母语)是强势语言;双语教学关注的主要是“保强扶弱”。“保强扶弱”反映了“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正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教学中,教学语言除母语之外还另用一门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它源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状况。双语教学牵涉学生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外语)以及他们的本旗语(母语)。在运用水平上,第二语言(外语)是学生的弱势语言,本族语(母语)是强势语言;双语教学关注的丰要是“保强扶弱”。“保强扶弱”反映了“双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欧卫红 《教育探索》2008,3(4):44-45
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外语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是本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所必须使用的交际语;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母语通常被看做是第一语言的同义语。但是,一个人在使用术语时选择的是母语而不是第一语言,这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母语及母语蕴涵的全部意义,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习俗和诗韵文采等,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要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只靠一两门课是无法实现的。除语文课是重头戏之外,还应包括政治、历史、思想品德和音乐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语言应主要为汉语普通话。母语教育甚至还应包括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因为我们的国歌人人都会唱,我们的党团信仰能继承和延续,它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母语的教授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在我国,双语教育的含义是,在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以普通话和英语开展各项工作的双语人才。未实施双语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