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7,(12):17-17
过多的民生类新闻势必会挤占其他类新闻的空间.而一个社会的发展不只是需要关注吃喝拉撒.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那样:“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莹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随尚杰 《大观周刊》2012,(34):377-377
“能震撼人心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人类崇高的道德,一个是头顶深邃的星空。”康德看到那庄严而圣洁的星空时充满热爱,感到敬畏。“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温总理看到那壮丽而光辉的星空时心中满怀希望,  相似文献   

3.
张永红 《新闻导刊》2006,(6):33-34,32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尚未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没有发生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发生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品味自知     
MSN上有一个人的签名是“从一个国家的教育看这个国家的未来,从一个男人的袜子看这个男人的品位。”品位这个词,我一直是比较关注的,总不愿意被别人说是一个没有品位的人吧。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传媒科技》:您认为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会不会有情感?如何赋予其情感?需要哪些方面的技术以及怎样的逻辑?刘挺: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未来机器人肯定会拥有情感,只是机器人的"情商"会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初级阶段会有点儿"呆萌"。情感是机器人拥有高级智能的一种体现,尤其是目前人们对陪伴型机器人的需求呼声极高,缺乏情感的智能是残缺不全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够形式化,就可以  相似文献   

6.
说起“爬格子”的感觉,爱好“爬格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爬格子”有苦也有乐。那种感觉很难表达,就像喝咖啡的味道,许多人不喜欢,但有些人又特别喜欢,喜欢上了往往一辈子也难以割舍。然而,“爬格子”对于爱“爬格子”的人来说毕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间小书房里:一盏台灯、一杯茶、一包烟、一支笔、一本稿纸,便可进入一种充满感情的世界。可以尽情地哭,尽情地笑,尽情地敞开自己白天紧闭的心扉,在没有尘埃,没有宠辱,没有奸诈,没有铜臭的世界里翱翔。“爬格子”的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的文字变成信息传播纸上的铅字。被发表的作品是“爬格子”人孕育的胎儿,是“爬格子”的人在格子里播种后的收获,是“爬格子”的人获得的最高精神奖赏。“爬格子”虽苦,但苦中有乐。“爬格子”的感觉@林绍荣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走在大街上,你环视四周以及天空,在那五彩缤纷的物体表象之上和蓝色的天空下,到处都是飞舞的符号.人类文明从开始就从来没有欠缺过符号,但是如今的符号充满了一种欲望的味道.四面八方涌来的欲望表达着一种赤裸裸的追求,这或许可以说是社会的进步,或许可以理解为文明的扭曲,或者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徐立军 《视听界》2010,(5):116-116
在电视界,频道的覆盖落地好像只是极少数人关心的事情。在广电总局和各个省局,有村村通工程,关注的是偏远农村地区人群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是国家、政府让贫困家庭有电视可看的一项基本福利。在电视台,节目部门埋头做节目,信号传输往往是技术口的事情。各省卫视有两三个人在忙活卫视落地的事情。而在广告主眼中,一个频道的覆盖率和收视率是广告投放时最为看重的两个参数。落地入户是衡量一个电视频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基础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电视栏目策划,是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现实。然而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现实来看,电视栏目策划似乎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创新”这个焦点上.很少有人关心创新之后的事情.即如何保持栏目的常新。对于模仿,则更多投以鄙视的目光。虽然创新是电视栏目策划的核心,但模拟与常新是创新的基础与延续。没有模拟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常新。  相似文献   

10.
“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世界各国——即全人类——已经悲剧性地失去,并在继续失去大量的文献遗产——或者毁于粗心,或者毁于无动于衷——最令人痛心的是——毁于故意销毁。”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记忆与档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曾在网上以“档案民族记忆”为检索词进行搜索,但结果是“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相关内容”。这也许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头脑中如果也没有这样的链接,那将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爱生命:灾难报道的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庭 《视听界》2006,(3):94-94
灾难报道就是灾难事件报道。灾难事件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人文关怀”,但在报道中,有时“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灾难报道中。火灾、车祸等灾难事故往往造成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现场,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如果离开梦想注定没有希望和未来。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如果离开梦想注定没有希望和未来。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这个重大战略构想一经提出,便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凝聚一切力量的精神旗帜。但也应清醒看到,中国梦的实现,既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读懂它、理解它,才能深入它、践行它。  相似文献   

14.
唐湘成 《青年记者》2012,(17):24-25
心哩学中有一条重要的“情感共鸣”原则,它是指两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日常行为和生括上产生了一种灵魂上的和精神的无限延展和沟通,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基本一致,达到配合默契的交往.在传播活动中,情感共鸣的实现对于整个传播过程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是衡量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任何一个传播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传播对象并以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为目的,只有受众理解并认同了报道的内容,在心理上产生了“共鸣”,才实现了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信息动物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人会上网、会使用手机,动物不会!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但离开了网络和手机,人还能活吗?肯定能,只是活得不舒服、不自信、不踏实。你有没有在吃饭或者聊天的时候突然翻出手机查看,然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响?并没有人找你汇报工作或者指派任务(让人沮丧的是你分明很清楚即便漏过了某些电话也无大碍,因为你并不是某国总统,也不是跨国公司的CEO或全球瞩目的UFO),但你就是担忧,仿佛随时会错过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或者,你一进家门就顺手打开电视机调到新闻频道,一上车就调到新闻频率,一进办公室就打开电脑浏览新闻,虽然你明白自己不是报社总编或电视台台长,但就是潜意识里不愿错过任何重大新闻(哪能天天都有“重大新闻”!我们害怕把新闻“落下”,其实是我们害怕自己被“落下”)。以上症状,传播学上应该叫“信息依赖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没有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存在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可算作是新闻。也许因为这种形式在新闻作品中所占比例较小,也许因它本身就是某种分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目前的各类新闻教科书尚无有关的专门分类与介绍。但从新闻采写实践的角度讲,这种新闻形式因其视角独特,在一些新…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江苏卫视宣布正式定位于“以资讯为核心、以情感为特色”的个性综合频道,得到了业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面对众多省级卫视纷纷出台的定位战略.应该做何解读,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党委会和团委会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来向大家好好地汇报汇报过去一年多我们在巴西到底都发生过些什么事情。我曾经是一个青年团员,现在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于党委和团委交给我的任务,我是应该很好地来完成的。自从我们被捕的第一天起,同志们时刻关心我们的命运,我们回来以后,大家很急迫地想了解一下我们过去所经受的事情,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大家从报纸上,从王唯真同志的讲话里,已经知道了不少情况,现在我想从过去一年里所发生的事情中抽出几个问题来和大家谈一谈,向同志们作一个初步的汇报。美帝国主义和巴西政变大家知道,巴西在拉丁美洲是第一大国,它的政局的变化,对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时候。世界上的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六年一月,在悼念总理逝世的日子里,《航空知识》杂志搞了这样一个封面:一个天空,没有飞机,什么都没有。什么意思呢?“十里长街送总理,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这个封面表达了人民心中沉痛和怅惘的感情。看着天空,使人想到总理英灵直上重霄九; 看着天空,使人想到总理的光辉品德高入云天。就是这个天空,给人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任你去联想。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工厂生活、军旅生活、学校生活、农庄生活、家庭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作家也不例外。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写道:“我只是生活了,并没有努力想记下点什么或者为了未来的书,记住点什么。”“我曾经生活、工作、恋爱、受苦、期待、幻想过…”但是他还说:“只有那种能向人们叙述新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的人,只有那能够看见许多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的人才能够作一个作家。”,他又说:“必须用生活来无限地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