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电教》2003,(10):34-35
非谓语动词的一般式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或在其后发生.非谓语动词的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之前。  相似文献   

2.
非谓语动词的完成式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届高考中常考的内容之一。为此,我简单地做一下总结。  相似文献   

3.
李萍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3):109-111
从词类的角度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谓语,并得出结论:英语中的谓语必须含有动词而汉语中的谓语词类要多样的多:有动词,名词,形容词,还可以是短语(或词组)。最后,对短语谓语的分析提出了问题:这些短语谓语是主谓谓语,联合谓语还是四字成语谓语。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复杂谓语是根据谓语中的动词的个数来确定。主要包括兼语谓语句、连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相似文献   

5.
蔺小燕 《海外英语》2011,(14):320+326
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是历年来高考中考查学生能力的重点和难点,但好多同学对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和用法难以理解,该文通过例句的分析,区分了谓语和非谓语,让学生能够把握句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王玉 《太原大学学报》2013,(4):77-80,100
基于语料库,采用多项显著共现词素分析法,对大量真实语料统计分析后发现,英语中使役构式对其动词词槽中的非谓语动词有选择性,不同使役构式所吸引的非谓语动词并不相同,证明了各使役构式有其独特的语义,并不能作为同义词进行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7.
英语双重谓语结构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在双重谓语结构中有两个交叉的谓语,由两个谓语——一个动词性谓语和一个名词性谓语一组成的交叉。本文从英语双重谓语的动词入手,对其动词性谓语、名词性谓语及其特点进行讨论,以期达到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汉语句子的谓语和英语句子的谓语差别很大。英语句子的谓语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而汉语句子的谓语没有;汉语中可充当谓语的成分多种多样,而英语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动词来充当;二者都有被动式,但在形式标志上不同  相似文献   

9.
由于汉语、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法特点有诸多不同。本就英语、语进行了比较,旨在提醒人们在进行英、汉语言转换或使用时,注意差别,避免出错。  相似文献   

10.
11.
王红丽 《海外英语》2014,(4):209+226
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谓语动词。在汉语中,谓语动词没有时态变化;而在英语中,谓语动词有十六大时态。在汉语中,谓语动词有被动语态,一个"被"字足以表达;而在英语中,十六种时态各对应着自己的被动语态形式。对中国学生而言,学习英语语法的难点就在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形式难以记忆。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一套方法,便于英语学习者更容易地理解、记忆英语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探讨英语动词的谓语形式和非谓语形式在句法中的用法区别,旨在强调二者不同的句法功能,帮助学生在造句、写作时,能很好地遵循句法规则,写出正确、地道的英文句子。  相似文献   

13.
朱继平 《教师》2013,(4):120-121
非谓语结构无论从语言本质出发还是从汉英区别角度出发都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道难关。英语的语段好似一棵大树,大树中的主干就是主谓结构,而非谓语就是大树的枝叶,让树形优美而华丽。学习非谓语结构有三个突破口:①掌握最基本的概念特征,把握好非谓语教学的难易度;②加强非谓语结构在语篇中的输入,使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转移成正迁移;③运用比喻的方法增加非谓语结构学习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主语、谓语的研究在不同阶段其内容上呈现不同的特点:解放前主要是对其术语及词类的探讨,属于初级阶段;解放后至“文革”期间主要讨论了主语的判定,最终确立了以形式为主、意义为辅的标准;“文革”后在国外不同理论的影响下主语、谓语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从三个平面、认知等角度来观照主语、谓语。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从科技英语的特点入手 ,着重分析了复合谓语特别的配置次序、原因以及表现形式 ,探索了这一普遍而又典型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8.
双重谓语由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组成,其语法特征往往通过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在动词的选择和时态的使用上体现出来,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在动词的选择和时态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20.
双谓语的结构是主语+实意动词+形容词、分词、名词及其短语。它不同于名词性复合谓语和带状语的谓语动词。名词性复合谓语由连系动词加表语构成。带状语的谓语结构较双谓语灵活,并且状语修饰动词谓语或整个句子,而双谓语的第二谓语仅说明第一谓语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