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先读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把木梳卖给和尚王颖陈圆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  相似文献   

2.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丙。负责人交待:"以十天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相似文献   

3.
人才一种     
话说当年,外资企业侵入国内市场,竞聘人才蜂拥而至,考核内容是将木梳卖给和尚,卖得多的胜出,被录取。第一位应聘者很费劲地向一个头痒的小和尚卖出了一把木梳,说木梳方便挠痒。第二位应聘者对住持说,木梳可方便进香者整理衣着,出售了10把木梳。第三位应聘者说是为了给远道而来的进香者以纪念,让住持签了1000把木梳的订单。按理最后的胜出者应是第三位,跨国企业的招聘工作也该结束了。可当自认为是天才的第三位应聘者欢天喜地地离开招聘场地,招聘人员正在收摊子的时候,第四个应聘者———小才,满头大汗地赶来了。“对不起,对不起,我乘的车在…  相似文献   

4.
有一则故事,说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应聘者趋之若鹜,其中不乏硕士、博士。但是,当这些人拿到公司考题后,却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原来公司要求每一位应聘者尽可能多地把木梳卖给和尚,为公司赚得利润。 出家和尚,剃度为僧,六根已净,光头秃顶,要木梳何用?莫非出题者有意拿众人开涮?应聘者作鸟兽散。一时间,原先门庭若市的招聘大厅,仅剩下A、B、C三人。这三人知难而进,奔赴各地,卖木梳。  相似文献   

5.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10日期到。负责人问小伊:“卖出…  相似文献   

6.
木梳与和尚     
人才的招聘和应聘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实践的课题。凡成功者无不包含着聪颖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有这样一则故事: 某市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工艺品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人员。招聘广告一经贴出,应聘者蜂拥而至。面对众多应聘者,公司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公司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请你想办法将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寺庙中的和尚。”一言既出,顿时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笑话,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真是岂有此理!这人不是神经错乱吧,拿人开涮?”不一会,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名应聘者——单伊、石满、钱贯。 招聘负责人对他们交代说:“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报给我。”10日期到,应聘者准时到公司约定地点进行汇报。 负责人先问单伊:“卖出多少?”答:“一把。”“怎么卖的?”回答:“我去了很多寺庙,人家拒购此物,好在下山途中偶遇  相似文献   

7.
唐惠忠 《初中生》2013,(20):16-19
请先读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把木梳卖给和尚王颖陈圆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故事,说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应聘者趋之若鹜,其中不乏硕士、博士。但是,当这些人拿到公司考题后,却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原来公司要求每一位应聘者尽可能多地把木梳卖给和尚,为公司赚得利润。  相似文献   

9.
有这么一个故事:某梳子制造商招聘推销员,让应聘者带着梳子去卖给和尚。应聘者A带着梳子出发后,他想:和尚光着脑袋,谁会买梳子梳头发呢?他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无果而归。应聘者B带着梳子找到那些和尚说,你们虽不用梳子梳发,但能用梳子挠痒痒啊!于是,推销了一些梳子。应聘者C带着梳子来到寺院,见香客盈门,香火鼎盛,便找到住持说,何不买些精美实用的梳子送给香客,以作纪念,以吸引更多的香客呢?住持曰然。于是买下他带去的所有梳子,还预订了大量的梳子。自然,应聘者C成了优秀推销员。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  相似文献   

12.
有一家大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应云集。但面对“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的考试题,大多数人无奈离去,最后只剩下三个人:小伊、小石和小钱。招聘给他们10天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相似文献   

14.
有个公司招聘,考题是把木梳卖给和尚。甲上山跑了三座寺庙,游说和尚买他的梳子,引来和尚的责骂和追打。下山途中,甲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他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对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认为有理,那山上共有十座庙,于是住持买下了十把木梳。丙到了一个颇具盛名的深山宝刹。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都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作纪念,保佑…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家著名的国外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前来应聘的人挤满了大厅。面试时要求应聘者在10日之内,尽可能多地把木梳卖给和尚。面对这样的考题,门庭若市的招聘大厅转眼间只剩下了3个人:A、B、C。  相似文献   

16.
智慧锦囊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最后的8秒钟时,保加利亚以2分优势领先,似乎稳操胜券。但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出线,否则将被淘汰。保加利亚队没有放弃,他们通过巧妙的战术安排竟然取得了宝贵的6分,赢得了出线权。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故事一:打破常规为了选拔高素质的营销主管,一家著名的大公司为应聘者出了一道实践性的试题:想办法把梳子尽可能多地卖给和尚。许多应聘者看后拂袖而去。如果你来应聘,如何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故事二:让和尚买梳子这是…  相似文献   

17.
展示失误     
公司要招聘一位车间生产线的负责人,经过几轮的笔试和面试,只剩下三位应聘者。人事主管对此也难以取舍,只好交由总经理亲自定夺。最后的应聘会是在经理的办公室进行的。总经理让三位应聘者同时进入他的办公室,只是问了他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加盟本公司?”  相似文献   

18.
一样不一样?     
一天,小明拣到一只塑料小皮夹,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问大家:“小朋友,谁丢了小皮夹?”小刚立即站起来说:“老师,这只小皮夹是我的。”他拿了皮夹一看,又说:“王老师,我的皮夹的面上是只猴,不是花。这只皮夹不是我的。”  相似文献   

19.
储薪  邓文圣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2):20-20
木材厂老板新招一位伐小工人.送利斧一把。工人第一天伐木十棵,老板大加赞赏;工人受到鼓励,第二天更加起劲,可是只砍了8棵,工人很是惭愧;第三天加倍努力,结果只砍倒了6棵。工人很委屈地向老板表白,自己并没有惜力:老板接过斧子看了看问:“天天磨斧吗?”“磨斧?”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于砍树,哪有功夫磨斧?”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周五和王六到庙会上看热闹。正逢节日,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两人随着人流挤进了大佛寺。大殿的进门旁放着一个钱箱,一个和尚劝大家积德行善,给佛爷捐款,捐钱不在多少,都会有好报。有些信徒把钞票投进去。周五对王六说:“咱可不能迷信,快走吧!”王六说:“我想跟你来个比赛,咱俩也捐款,看谁捐的少,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