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一问题的讨论,我想首先要认可一个基本的前提: 新时期的期刊业,不论就产业还是就事业而言,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期刊业在高速、迅猛发展的同时,受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影响,面临着“大转折”。这个转折是世纪的转折。当前乃至今后10年左右是中国期刊文化由第二世纪跨入第三世纪的过渡时期。所以对当前期刊形势的分析不仅要站在中国和世界的结合点上,而且要站在第二世纪到第三世纪的转折点上。当前的期刊界就因为“结合”和“转折”而丰富多彩,而五光十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就是当前过渡时期期刊文化的主要特征。多元化是对当前期刊市场的整体观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  相似文献   

2.
已经来临的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希望的变革时代。对期刊出版而言,则是进入了一个从手工制作向高新科技、网络化接轨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个转折时期,期刊要充分反映好时代的主旋律,妥善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关系,做好期刊产业实力增长这篇大文章,就必须用更高的智慧和胆识,更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汇集信息、突出特色、着意策划、提高品位等手段,推出精品,并插上新科技的双翼,才能在新世纪站稳脚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些,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必须高瞻远瞩,不仅要把握期刊出版的内…  相似文献   

3.
许建平 《传媒》2002,(4):31-32
笔者在这里将要谈论的女性期刊,是指妇联机关主管主办的综合类社会文化期刊,它们普遍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中期,90年代以后,又普遍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健康发展,成为中国整个期刊市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并且,仅从其在期刊市场上的销售份额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真正有期刊,应该是在20世纪初,中国期刊的早期活动实际上是有西方人参与的。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期刊是1520种,现在是9000多种。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今天,期刊的多样化,包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伪满东北地区日文期刊曾是日本对东北三省殖民统治和文化侵略的工具。而今这一时期的期刊已成为研究东北近代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对这一时期大量日文期刊进行调研和整理的基础上,就伪满时期东北地区日文期刊的产生、发行概况及部分重要期刊作以简要的考证和介绍,希望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能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后,不少期刊、报纸的经营越来越惨淡,甚至破产、停刊。在美国,2009年,闻名世界的《读者文摘》以87岁高龄,宣布破产震惊全球,加剧上演了纸质期刊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后,不少期刊、报纸的经营越来越惨淡,甚至破产、停刊。在美国,2009年,闻名世界的《读者文摘》以87岁高龄,宣布破产震惊全球,加剧上演了纸质期刊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期刊是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大众传媒。在我国,女性期刊大多由各级妇联组织主办,以“向女性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女性”为办刊宗旨。尽管女性期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女性角色定型化描述造成的女性意识缺席导致了女性期刊一直未能改变文化身份的边缘化状态,并开始成为女性期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女性期刊的崛起中国女性传媒的真正勃兴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1983年广东省妇联的《广东妇女》杂志改名《家庭》与1985年湖北省妇联创办《知音》杂志是女性传媒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两种期刊以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软新…  相似文献   

9.
期刊业:在发展中走向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现了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性转折。1978年至今实施了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变化,本文仅就我国期刊业30年来走过的历程做一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10.
杨嘉 《出版参考》2007,(7S):20-20
2007年期刊蓝皮书《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21世纪中国期刊发展重点区域和主要竞争区域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这三大地区共出版期刊4716种,占全国期刊品种总数的49.81%。有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北京两个超大型城市对于非农业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期刊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从我国8725种期刊中选拔出1518种优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于2001年岁末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组建强劲的“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为推动新世纪初中国期刊出版的繁荣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中国期刊方阵”的确立和成功排定,在期刊出版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集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还不是世界性的期刊强国.作为期刊后发国家,必须将后发优势转化成比较优势,其中一个可以利用的重要方面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经济理论上,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期刊发展具有比较优势,也具有边际效益稳定的特性.这一点也被统计数据证实:海外机构订户多订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性期刊.中国期刊应抓住传统文化复兴的机遇发展世界品牌.  相似文献   

13.
策划:现代期刊制胜的法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策划,是现代期刊迎接竞争的必然举措中国期刊业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竞争的时代。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共有期刊6000种左右,年发行总量25亿册左右;90年代末,我国期刊达到8000余种,年发行总量为25亿册略高,品种增长了30%,但是总发行量的增长很有限。在以后两年间,由于对期刊管理稍微松动,一号多刊、以音像号代刊、以国际号代替国内号等因素影响,期刊的总发行量才终于突破30亿万册。我国在期刊品种上少于美、英,居于第三位,总发行量少于美、日,居于第三位。这说明在中国期刊业界,读者消费总量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在我国图书馆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将长期并存互补,共同发展。这使我们在期刊馆藏、服务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探索新路子和新模式,以迎接21世纪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略论图书馆对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并存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初,我国图书馆中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将长期并存互补、共同发展。这使我们在期刊馆藏、服务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探索新路子和新模式,以迎接21世纪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原创精神——期刊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辉 《传媒》2000,(3):28-30
原创是书报刊的灵魂。在期刊出版领域,充分认识原创作品在期刊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原创精神对于推动期刊发展的巨大作用,是判断编辑学识水平、才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实践标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期刊作为一种积累文化的出版传媒,惟有弘扬原创精神,提倡独创风格,关注首创魁力,才能以自强不息的品格、石破天惊的气魄、  相似文献   

17.
略论图书馆对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并存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雪梅 《河北科技图苑》2005,18(1):58-59,63
阐述了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各自的优点与不足,由于它们将长期并存互补、共同发展,这使我们在期刊收藏、服务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必须探索新路子和新模式,以适应21世纪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出版经济》2001,(11):4-5
以“建设强劲的中国期刊方阵,创立品牌,走向世界”为主题的2001中国期刊展览,在4天接待15万参观者后,已于11月4日落下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胡起立、罗豪才,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茂林等领导同志先后参观了  相似文献   

19.
翟卞 《编辑学报》2007,19(3):214-214
新闻出版署1988年11月24日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中曾将期刊的概念界定为:“本规定所称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并按照期刊持有的是“国内统一刊号”还是“内部报刊准印证”,将期刊区分为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期刊述评(下)高江波三、新时期以来妇女期刊的成绩和经验中国妇女期刊肩负宣传“妇女解放、进步与发展”的历史使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走向改革开放和崭新时代。新时期的妇女期刊继承了历史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其独有的功能,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