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是大学基于"师生"主体,以文化资本为核心逻辑演化而成的"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及"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关系构型。在这个构型中,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及管理文化既相互区别,自成子场域,又相辅相成,整合形成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在大学场域关系中,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对立统一的,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是主体交叉的,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是管理在调节教学与学术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就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资本流转所处的地位而言,教学文化生态是本,学术文化生态是根,管理文化生态是魂,三者权力主体交叉、资本交流多元,成为大学场域不灭的冲突和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三域"的有机联动,为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治理提供了现实的际遇。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必须重视大学文化生态建设,实现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文化不同于文明,它总是与生态相辅相成,大学文化生态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大学文化生态的演变常常会带来大学治理的变化,是历史与传承、创新与内生的统一。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大学形成了独特的虚拟空间场域,这既给大学文化生态带来了冲击,也为重构提供现实可能和新的治理路径。大学的精神网络是大学文化生态发展之魂,纵观两千多年来,大学发展变革的历史,大学精神都是大学的核心追求。在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逐步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内隐趋于外显,依据场域理论,借助虚拟的"信息网络",构建大学的"精神网络",形成"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的"三域两网"分析构型将是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架构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文化场域表现为多样文化的共生共处,对人们在具体事务的决策与行动上具有很大的影响。生态民族学是一门以人、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对象的学科,以文化场域作为研究的实验室。文化场域给生态民族学提供了研究的经纬度和抓手。  相似文献   

4.
将大学教学同行评价视为一种场域,它具有自身运行逻辑与特点。作为从科学场域中分化出来的子场域,大学教学同行评价承袭了科学场域的惯习,在评价的民主性、专业性和公正性三个方面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但作为一种新生的场域,在发展中又面临场域自主性弱、惯习潜沉、资本不足等方面的困境。走出困境的路径是进行制度构建以提升场域自主性、倡导教师文化以促进惯习更迭、动员资本以增加场域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教育呈现由现实到虚拟互联的变化,且虚拟互联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出现教育新生态.作为"天地之性最贵者"的人,在教育新生态下,其发展融于复杂的时空及组织关系中,在价值上呈现出多元与无序.透过科学的共生宇宙观、历史的人类共生发展观、哲学的人的文化价值观,科学分析人的内生发展及其价值逻辑,探寻共生内生关系及人的发展逻辑及实现路径:共生是人的存在状态,内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共生与内生的平衡,是教育新生态下人的多元发展的价值逻辑回归,文化教育场域是共生与内生平衡实现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作为生产、传播文化资本的载体,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始终推动着教育资源再分配与师资结构再生产。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大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虚拟空间场域,冲击着大学文化生态的演进,使其体系发生着形态与属性上的转变。创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的信息化治理,需要建立基于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生态治理框架,理清各治理主体的责任;形成虚拟教学共同体;组建矩阵式学术联盟;采取智慧型校本管理方式,搭建集成性校园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7.
“那”文化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民族生态文化,它彰显出壮族在与自然及他族的交往中尊重生态、社会多样性的生存原则,在理想的生态对策域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的互动性审美脉络观,应对着日渐频繁的生态灾难与资本文化逻辑的世界化,进而展现出社会——生态场域正面的自组织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逻辑就是追寻具有科学文化精神的新型农业、乡土文化记忆的新型农村、现代文化观念的新型农民,进而振兴乡村文化.民族地区多元的文化样态呈现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谐文化"五位一体"的静态文化体系,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要致力于从"五位一体"乡村文化体系中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文化实践是在民族文化场域、职业文化场域、教育文化场域和乡村文化场域中进行,要本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生原则,在振兴乡村的共同价值指引下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资本"的作用,农村背景大学生的最大弱势不在于经济资本而在于文化资本。大学场域作为权力场和学术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同一场域至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流文化,农村背景大学生的文化劣势地位使其产生了复杂的场內位置感和对场內竞争标准公平性的怀疑。大学管理者要引导校园文化建设,需帮助学生认识大学场域,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重视非经济帮扶,从城市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共荣,并认识到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分配公平问题,更是互动中的关系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知识资本化是知识场域与经济场域产生交集并形成知识资本化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以"求真善,明致用"的学术文化为本,与"求义利,合商道"的商业文化保持一定的张力;以"在矛盾中共生"为理念,形成在规范中求创新的大文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