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和2,6-二甲酰基-4-R-苯酚钠的Sehiff Base缩合反应得到了系列带羟乙基手臂的六氮杂双核Cd(Ⅱ)环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电喷雾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制大环四胺与酚类物质可形成Zn(Ⅱ)配合物。6-(2'-羟基)-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LA)和6-(2'-羟基-5'-溴)-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LB)和 6-(2'-羟基-3'、5'-二溴)-苄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Lc)确定可作为4-硝基苯酚乙酸盐(NA)的水解催化剂,pH=5时,含酚环与ZnL1:1配合,在 10%CH3CN溶液中,298K=0.10mol/dm3KNO3和pH=7.0-9.5时,对 Zn(Ⅱ)配合物进行动力学研究表明,配位酚是一种好的亲核试剂,对NA的水解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水解速率遵循方程式V=(Kcat[配合物] KoH[OH] K0)[NA]。  相似文献   

3.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草酸根桥联的[(VO)3^ⅣCu^Ⅱ]型异四核配合物[(VO)3(C2O4)3L3Cu](ClO4)2,其中L代表2,2'-联吡啶(bpy)和1,10-邻菲咯啉(phen).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VO)3(C2O_4)3(bpy)3Cu](ClO4)2的电化学性质,初步推定两对氧化还原峰是由于VO(IV)离子的电极反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用水热法以1,10-邻菲啰啉(phen)和叠氮基团(N3-)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o(N3)2(phen)2],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以及热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其中钴(Ⅱ)离子为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用水热法以1,10-邻菲哆啉(phen)和叠氮基团(N3^-)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o(N3)2(phen)2],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以及热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其中钴(Ⅱ)离子为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2,2'-联吡啶-3,3'-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一个稀土-有机功能配合物[Tb2 (C12H6O4N2)3 (Phen)2 (H2O)2·6H2O]n,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结构.检测了该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90.0、546.0、586.0和620.0nm处有四个特征荧光发射峰,它们分别归属于铽(Ⅲ)离子的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的电子跃迁;在低温下配合物有弱的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7.
N-(2-氯苯基)-N1-(1,2,4-三氮唑)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2-氯苯异氰酸酯,再进一步与3-氨基-1H-1,2,4-三氮唑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2-氯苯基)-N^1-(1,2,4-三氮唑)脲,其产率为72%。对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Cu2(Phen)4L](ClO4)3*xNaClO4三个咪唑类配体桥连双核铜配合物(L分别为苯并咪唑,吡唑,4(5)-甲基咪唑负离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ESR谱和电化学伏安特性,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25℃时配合物催化超氧离子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所有配合物均有SOD活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尚未见报道的配体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丙二酸二酰胺,简写(H4Sapma),并合成了它的Cu(Ⅱ)、Ni(Ⅱ)两种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电子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丙二酸二酰胺与Cu(Ⅱ)、Ni(Ⅱ)均形成1:1型的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表观生成常数。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过渡金属元素锌与三(3-氨基丙基)胺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通过X-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P-43m,配合物中金属离子Zn2+处于4个N原子的配位环境,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3,5-二氯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通过缩合反应,合成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希夫碱配体(HL),配体与CuCl2·2H2O、Zn(Ac)2 ·2H2O,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两个新型的希夫碱配合物[CuL2](配合物1)和[ZnL2](配合物2)。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PXRD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体(HL)、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分子结构,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体(HL)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1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配合物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1是四配位的四方形结构,配合物2是扭曲的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MTT法检测了配体(HL)及配合物对3种人体肿瘤细胞株(MDA-MB-231、CNE-2Z、A-549)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配合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比配体好,配合物1对MDA-MB-231细胞和C...  相似文献   

12.
通过2-羟基-1-萘醛和氨基乙酸形成的Schiff碱与二价铜离子合成新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红外光谱与电子光谱研究而表征。其Cu原子形成四配位配合物,分子内中心原子分别形成亚胺的N→Cu,羟基的O-Cu,酚氧原子的O-Cu以及水的配位O→Cu。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过渡金属元素锌与三(3-氨基丙基)胺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通过X-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P-43m,配合物中金属离子Zn^2+处于4个N原子的配位环境,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新型二元配合物二水合-[N,N'-双(2-苯胺基)乙二酰胺]合镍(II),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其荧光性能的研究,发现Ni2 对配体二水合-[N,N'-双(2-苯胺基)乙二酰胺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溶液中以对苯二甲酸根(TPHA)为桥联配体,端接1,10-邻菲罗啉(phen)合成了一个新的三元混配的配合物[Cu2(TPHA)(phen)4].2ClO4,经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推定该配合物具有TPHA桥联双核铜(Ⅱ)结构,铜(Ⅱ)离子处于五配位的四角锥环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试剂2-(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胺(TZAN)作为络合滴定铜的指示剂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在pH值为4.0-7.5范围内,加入6滴指示剂TZAN,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由红色变为亮绿色,变色敏锐,准确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由丙酸出发制得3-乙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然后在乙醇溶剂中与4-氟溴代苯乙酮反应,得到3-乙基-6-对氟苯基-7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用无水乙醇培养得到单晶,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34143(6)nm,b=1.30996(11)nm,c=0.72338(11)nm,β=105.090(2)°,Z=4,F(000)=544,R1=0.0984.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u2(phen)(ipt)2]2n.nH2O(ipt=isophthalate,phen=1,10-phenanthro-lin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2.338(3),b=12.167(3),c=18.167(4),β=111.686(14)°,V=2534.1(10)3,C28H18Cu2N2O9,Mr=653.52,Dc=1.712g/cm3,F(000)=1320,Z=4,R1=0.0443,wR2=0.085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L)2](L=2-苯甲酰基-4-苯基-2-噁唑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594.11,晶胞参数a=0.6099(2)nm,b=1.1082(4)nm,c=1.1331(4)nm,V=0.6753(4)...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制得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d(AA)(phen)]n.3nH2O(H2AA=己二酸,phen=1,10-邻菲啰啉)1.而且对该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同时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