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和差的。教师既要关心优等生,又要关心学困生。关心优等生往往并不难,但关心学困生则不然。有些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和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样的学困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们,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学困生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2.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总有好的差的."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从本人多年来的教学中感悟到,改变"学困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大措施."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大的方面,因而其转化工作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其实,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3.
田安娜  刘常梅 《教师》2010,(17):20-21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总有好的差的。“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从本人多年来的教学中感悟到.改变“学困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大措施。“学因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大的方面,因而其转化工作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其实,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4.
正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而在班级之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学困生,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学习障碍。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必须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看来首先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成为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的领域。"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学校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使这些学生得到全面、主动发展的任务,而这一艰巨的任务更多地落在班主任身上,班主任必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找到培养学困生正确的自尊意识途径,使这些学生树立起自尊意识和改变不正确的自尊观念,促使他们健康地发  相似文献   

5.
伍增元 《中学教学参考》2014,(15):129-F0003
<正>俗话说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是正常的现象。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自信的信念,逐步转变失败的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困生,用爱心温暖他们,相信他们有成功的潜能,也有成功的愿望,用平等的态度帮助他们,使学困生多方面提高素质。任何一个班里都有学困生,这些学习成绩暂时落后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为社会、家庭、教师、班集体、学生自身等几方面。这就要求老师摸透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即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他们施加影响,有的放矢,真心爱护,满足他们的自尊感,就能促使他们向正确方向发展。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要慢慢来,有耐心,循序渐进。要正视学困生,用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改称学困生为"潜力生",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为社会、家庭、教师、班集体、学生自身等几方面.这就要求老师摸透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即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他们施加影响,有的放矢,真心爱护,满足他们的自尊感,就能促使他们向正确方向发展.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要慢慢来,有耐心,循序渐进.要正视学困生,用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改称学困生为"潜力生",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为社会、家庭、教师、班集体、学生自身等几方面。这就要求老师摸透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即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他们施加影响,有的放矢,真心爱护,满足他们的自尊感,就能促使他们向正确方向发展。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要慢慢来,有耐心,循序渐进。要正视学困生,用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改称学困生为“潜力生”,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为社会、家庭、教师、班集体、学生自身等几方面.这就要求老师摸透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即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他们施加影响,有的放矢,真心爱护,满足他们的自尊感,就能促使他们向正确方向发展.他们并非一成不变,要慢慢来,有耐心,循序渐进.要正视学困生,用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改称学困生为"潜力生",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0.
<正>一、首先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人格受到尊重与保护,学困生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心才能调动起来。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并非排斥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和管理必须是出于爱心,且有耐心,言辞中肯,分寸恰当,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不能因我们急躁就伤害学生的自尊。学困生,比普通学生情感更脆弱,情绪更容易波动,常常会破罐破摔,这是直接阻碍他们进步和发挥潜能的内因。学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师应用爱心培养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自信心的种子发芽。耐心辅导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亮点,保护他们的自尊;多与学困生家长沟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们都有一个不成文共识:一提到学困生,教师都是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遇到学困生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你就会欣喜的发现学困生也并非是不可救药,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在学习上、生活上多一份的关心,多一份的爱护,多一份的鼓励。就能很好帮助学困生摆脱困难,与其他的学生一样,学好课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利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郑春六 《考试周刊》2011,(17):85-86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学困生的转化,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研究完善,学习提高,只有把握住素质教育的脉搏,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方针,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也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一个成功的教师眼里并不是没有学困生,只是他们没有歧视学困生的心态和行为,他能平等地对待自己眼中的学困生和优生,甚至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教育他们勇于追求、自强不息,做一个诚实、自尊、自重、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心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关系学生的发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关爱学困生的必要性,正确认识学困生,如何尊重、关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既是现实对班主任工作的迫切需求,也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要积极发掘学困生身上的优点,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尊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尊的信念,进而帮助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取得学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一直是教师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的、社会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课堂上教师冷嘲热讽,课堂外同学讥笑孤立,家庭里父母呵斥责骂,久而久之,学困生便在嘲讽中丧失了自信,在孤立中日渐冷漠,在呵责中放弃了自尊,一颗纯洁的心灵渐渐扭曲、变形,学困生真的成了我们所说的"差生"了.  相似文献   

17.
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而作为一位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学困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而且"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学困生"则不然。有些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这样的"学困生",想让教师从心底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学困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18.
课改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那么,如何给学困生一个发展空间呢? 一、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和决心 学困生不是样样都不行,而是缺点掩盖了他们的优点,自卑感掩盖了他们的自信心。对学困生我们要多肯定、少否定,多激励、少指责,一旦发现他们做了好事就及时表扬,一旦有进步,哪怕很微小的进步,就及时鼓励。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娜  徐峰 《辽宁教育》2012,(19):48-50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学困生以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极大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学好英语的欲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0.
杨永珍 《甘肃教育》2014,(19):41-41
正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转化学困生是提升教学实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日常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通过教育增长学困生的知识和才干,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一定要对他们充满希望,平等对待,努力做到不言弃、不抛弃、不放弃,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有质量、有前途的教育。如何转化这类学生,应该是政治课教师面对的重要教育课题。一、要研究这类学生,注重他们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