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笔者分析了自适应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将其用于主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中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变频调速技术用运于冷却水系统中,可以保持水压恒定。通过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流量,减轻人工操作负担,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船舶海水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软件是在工频模式的设计工况下工作的,这已不能适应新的减排规则和相关公约要求.本文以载重量为30 000 t的多用途船的海水系统为仿真对象,根据海水系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变频海水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该系统的操作和监控功能,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实现该系统的相关界面设计和功能仿真.对该系统进行全面的操作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逼真地反映海水系统在变频模式下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动态过程.这对提高船员的操作水平及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温差中央空调系统适用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通过同等初投资假设及大温差空调和常规空调能耗比概念的引入,消除初投资在评价中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使大温差中央空调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广泛的适用性.利用热工基本理论和同等初投资能耗比较法,对中央空调中的主要设备进行变工况分析,推导出各种大温差中央空调适用性判据.计算表明,对于常规空调设计参数,大温差送风的送风温差不宜超过12.8℃;大温差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差不宜超过9.2℃;冷却水大温差技术在冷却水供回水温差小于10℃时总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在对冷却水系统进行建模时,首先针对系统管路中的各个器件分别建立稳态热传递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实情分别设置各自的时间常数,便可列出各个器件的动态模型。以中央冷却器的动态模型为基础的整个系统的模型也随之可获得。研究结果表明,按此方式建立的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较为逼真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化工行业高耗水现状,从工艺设计角度分析了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缘由和节水潜能。评述了煤化工行业的三个节水途径:设备节水、工艺节水和系统优化节水。讨论了包括水夹点技术在内的几种水网络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用于多杂质水网络设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算法。指出单元污水处理技术的革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水技术和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水网络的超结构进行优化,可望带来显著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海水中的化学成分 ,阐述了海水环境中混凝土的腐蚀机理 ,并针对腐蚀机理分析了改善混凝土自身结构、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掺加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施工操作方法等各种防护方法 ,基于防护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检测半连铸AZ80镁合金锭坯凝固过程中温度的连续变化,研究了半连铸工艺对镁合金锭坯凝固过程中传热行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相应铸锭凝固组织的宏观分析,研究半连铸工艺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铸造速度的提高,液穴深度加深,但影响变小,同时两相区中心的曲率半径增大,中心与边部的温度场差别增大.但在二次冷却水较小的情形下,随铸造速度的提高,这种影响减小.提高铸造速度和加大二次冷却水量都可以减小靠近锭坯中心的柱状晶区域,减小组织差别,获得组织一致的锭坯.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外某港口项目消防供水系统设计压强过小,远未达到业主要求的环状管网最远处压强不小于1.0 MPa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根据NFPA14-2010及咨工批复文件要求,确定系统升级后在最远处消火栓DN65水带接口处剩余压强需不小于0.69 MPa.采用试算、图解法、反推计算法等方法确定泵房水泵出口处压强为0.84 MPa.通过增加1台变频管中泵、1台稳压泵、1个20 m3的清水池、冷却水供水管以及压强传感器、电动阀、超声波液位计、变频控制柜等设备和控制系统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工作最终达到预期目的,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0.
对于水试样总硬度测定的设计,按照每个项目都是基于工作过程而展开。通过对自来水、海水、人工湖水和纯净水的硬度的测定,对结果分析比较,启发人们对各种用水的选择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可以节约燃油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油冷却船用柴油机的气缸盖、气缸套及其它部件,并使气缸盖出口处冷却温度在大气压力下为100℃或更高。由于提高了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减少了热损失,增加余热回收,从而取得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用于大功率电子器件冷却的微槽群相变微冷系统的冷却工质液位高度、蒸发元件表面微槽群尺寸及横向微槽的采用等因素对整个微冷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液位高度变化、微槽群尺寸及横向微槽的采用对微冷系统散热影响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该微冷系统的最佳液位参数和最佳尺寸参数。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复杂的诊断对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模糊神经网络结构,该神经网络结构集成了一系列模糊神经子网络,来完成故障分类任务.文中以某高温硝酸冷却系统为诊断对象,以系统故障树为设置子网的基础,建立了含有多个子网的复合模糊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发动机向大幅度提高推重比和降低油耗的方向发展.涡轮进口温度在不断的提高.随着叶片热负荷的加大,冷却用气量也不断加大,最多已占到涡轮进口流量的20%左右.冷却气的喷射对高压涡轮级的三元流场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在多叶片排三元N-S方程并行解的基础上,采用冷却气射流源项模型,研究了某带冷气掺混的高压涡轮级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对某图文信息中心进行冰蓄冷和电蓄热的设计,以达到供冷和供暖要求,并与常规的风冷热泵系统作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蓄冷蓄热技术不仅转移高峰电力而且节约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动力电池液体冷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电子冷却液NOVEC 7000为工质的电池液体冷却实验系统,开展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电池冷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产热机理不同,不同倍率放电时,电池呈现出不同的温度变化特性。发现温度对电池性能有着双重影响:尽管采用热管理手段能够降低电池表面温度,提高电池安全性,但是相应的电池电化学性能严重下降。质量流量的增大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池表面最大温度,但在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质量流量增大造成的附加功率(如泵功率)的消耗。在持续充放电过程中,NOVEC 7000工质的沸腾将电池的表面最大温度稳定地维持在34~36℃之间。而以乙二醇溶液为工质时,温度则保持持续增大的趋势。基于微细通道内沸腾换热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在保证电池热安全性的同时,有效提高系统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地下冷却池代替传统的冷却塔,即利用地冷进行节能的新设想。并在计算的基础上用较长时间的实验论证了这个新方案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80 W大功率LED在大空间自然对流条件,设计了散热基板--热管散热系统,并研究了LED输入功率和散热器倾斜角度对LED结温和照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热管散热系统可以使80 W功率LED的结温降至73.5 ℃,LED输入功率和散热器倾斜角度对结温和照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