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省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不同,这种省略现象仍有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汉民族的"意合"趋向和西方民族的"形合"特征."意合"趋向在省略上表现为省略只求达意,只要能达意,省略的时候不但不考虑语法,甚至也不考虑逻辑;体现在少省谓语,多省连接词、主语.而"形合"表现在英语过多地依赖语篇的衔接手段,省略上体现在多数伴随形态或形式上的标记.  相似文献   

2.
乐羊子妻     
正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①,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②,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中常有超常的"省略",从审美角度而言,诗歌语言中的省略与中国水墨画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法成分的省略并未使诗句的整体语义减损,相反可使诗歌语言产生语义的扩展.因而,在诗学上,"省略"具有独特的诗学审美价值:从语言形式表层而言,可形成语言风格的简约凝练之美;从欣赏心理深层而言,使诗歌产生含蓄想象的艺术之美,拓宽诗意联想的空间,是形成汉语诗意的诗化基因.  相似文献   

4.
老师:"量词有时不能随便省略,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小强:"比如‘他给我一支枪’,如果省略  相似文献   

5.
涂鸦教室     
省略老师:量词有时不能随便省略,哪位同学能举一个例子?小明:比如"他给我一支枪!"如果省略掉量词"支",那我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有时为了讲话简洁或行文方便,常常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略去,这种现象称为"省略"。本文结合高考试题,直击"省略"考点,力求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于"字在句中的省略及语译规律1.引进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之"于"的省略及语译;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之"于"的省略及语译;3.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之"于"的省略及语译;4.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之"于"的省略及语译;5.被动句中介词"于"的省略及语译.  相似文献   

8.
“省略”在英语中指两种情况:一是句法学中所说的组成句法结构的某些成分的省略,(omission);另一种就是本文要谈到的语音学中的语音省略,即省音现象(Elision).英语中不论是词汇还是句子,不论是口语形式还是书面形式,都会出现省音现象.有时可能是辅音或元音省略,有时也会省略整个音节,具体可分为下列两类:  相似文献   

9.
易错点一:不能准确地理解"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具有的三大功能。①在从句开头引导一个定语从句。②指代或替代"先行词"且先行词不可省。但在某些情况下,先行词有时也可省略。③在定语从句中作某个成分。  相似文献   

10.
姜鑫 《现代语文》2007,(3):14-15
一、引言 适当省略是恰当地运用语言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避免了因重复而给人带来的冗赘呆板的感觉,又使得短语或句子前后相互衔接,语言流畅,生动活泼.在书面语和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省略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省略的研究,前人进行了很多,但大都是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阐述、指导和分类.本文中提到的这种从"中医医院"省略为"中医院"的省略形式是现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将其进行了分类分析,并指出了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吴琼 《高中生》2009,(11):44-44
that在英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它可用作代词、连词、关系代词等,有时可以省略。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that不可省略,使用时尤其需注意。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的省略有时会导致歧义的出现,即状语修饰语方向的歧义,使人费解。通常情况下,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可省略而句意不变。那么,在什么情况下that的省略会引起歧义的出现呢? 在英语的非正式文体中,经济的原则告诉我们省略that,因为有时有that和没有that的两个句子通常表达同样的意义。例如下面的两组句子:  相似文献   

13.
吴琼 《高中生》2009,(22):44-44
that在英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它可用作代词、连词、关系代词等,有时可以省略。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that不可省略,使用时尤其需注意。  相似文献   

14.
"X比Y还W"格式的语义类型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比Y还W"格式的语义类型可分为五种,其语义结构在前提句,"比Y"短语的省略,重音位置和W后的数量短语性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根据"还"在格式中的语义,可将它分化为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上看,主语承前省略的成分不是单一的,可以是承前主语省,也可承前非主语省。从内容上看,主语承前省略一般是可以根据语境明确还原的,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省略还原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表达上看,主语省略是连贯语义的一种组句手段,省略是同层次内的省略,不能跨越层次,否则会导致文气不畅。  相似文献   

16.
日语里确很多省略表达。有时它能使句子变得暧昧而含蓄.有时它又能使人产生误解和幻觉;有时它还能让人感觉冷漠.有时它也能让人感觉温暖。日本人酷爱省略表达.可见它的神奇与魅力所在。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句,从日语句子的结构与省略方式、衔接功能与省略功能、说话人的表现意图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对现代日语中存在的大量省略表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可就是这样一个常用字,人们有时读"shuí",有时读"sh éi",即使同一个人,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对"谁"的读音也是模棱两可,而且这种语音的差异并没有表意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看起来"、"看上去"和"看来"都可以表示一种主观判断.三者有时可以互换,有时不能互换,这是由三者的语义侧重点不同决定的."看上去"更倾向于表象观察的结果,更多地体现出某种评价意义;而"看来"更倾向于逻辑推理的结果,更多地体现出某种推测意义;"看起来"则居于二者之间,既可表推测,也可表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第36页中着重补充了这样一句话“that.which在从句(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不能省略;作宾语时,在口语和非正式文体中经常省略。Whom也可省略。”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它往往会引起读者的误解,使人误以为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不存在省略现象。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通常可以省略,但作主语时有时也可省略,张道真先生在其编著的《实用英语语法》书第461页就明确指出了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作主语时的省略现象。 但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作主语时,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省略的,这种省略有一定的范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动词不定式的基本形式是"to+动词原形"。但有些词后面的"to"有时会省略。归纳起来,常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